• 我的订阅
  • 国内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17 09:15:00 来源:杭州网

这里,是湖北,

——古人类重要发祥地、东方人类的故乡,

——农耕文明发源地、长江中游持续千年的文明中心,

见证了曾国的传奇、楚文化的璀璨夺目。

绵延百万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共同诉说着:

荆楚文化是悠久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01

“三人成众”,

实证百万年人类史

7月11日晚,备受瞩目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再登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化石从十堰市学堂梁子遗址顺利提取后,已移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目前正全力进行室内修复和多学科研究”,项目负责人陆成秋说。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出露

3号头骨比1989年、1990年发现的1号、2号头骨更难得,是迄今欧亚内陆同时代最为完好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该阶段人类重要而稀缺的解剖学特征。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郧县人”3号头骨被提取出土。

“三人成众,见证了一个直立人群。”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称,“郧县人”处于古人类演化一个重要的关键时段,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演化史。“考古成果研究表明,东亚区域的人类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现代人是连续演化的。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应该是我们祖先的老家,是东亚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郧县人1号和2号头骨化石及复原模型

从距今约200万年的建始人,到约百万年的郧县人,再到约20万年的长阳人、约10万年的黄龙洞人,湖北是我国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存最多的地区之一,古人类遗迹的富集和系统性全国仅有、世界罕见。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学堂梁子遗址

02

曙光乍现至持续千年,

文明于此起源

距今约8000年的宜都城背溪“太阳人”石刻,“太阳人”头顶之上有圆形太阳纹,射出23条光芒线。城背溪文化先民膜拜太阳——象征农业丰产的神,农业于长江中游出现。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城河遗址出土陶器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文明进程源远流长,城背溪“太阳人”石刻、黑曜石雕塑人像、城河遗址大型合葬墓、屈家岭高温黑釉陶器,及石家河古城,是长江中游从文明起步逐步走向辉煌的见证。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约5900至4200年前的荆门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最早发现、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是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出土大量史前稻作遗存、发现长江中游所见最早的粟作遗存。陶胎最薄处仅0.5毫米厚的蛋壳彩陶,精美的彩陶纺轮,大量出土的史前稻作遗存,则见证屈家岭遗址及屈家岭文化辐射区域制陶、纺织和农耕技术的发达。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

“中华第一凤”玉团凤出土于天门石家河遗址。石家河玉器神人头像、龙、凤、鹰、蝉等造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鸟,形态与石家河玉凤惊人相似;三星堆神秘青铜人像,与石家河玉人像獠牙、纵目、大耳朵等造型一脉相承。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石家河遗址出土玉团凤

国家文物局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之夏商周课题项目组组长、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称,石家河遗址前后持续数千年,其鼎盛时期距今大约5000年到4000年,城的面积最新确认为348.5万平方米,是迄今所见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史前城址。石家河印信台大型祭祀场所、谭家岭高等级敛玉瓮棺、三房湾大型专业制陶作坊等,多维度揭示了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石家河遗址出土玉人像

长江中游已发现和确认的史前城址达20余座,绝大多数分布在湖北。石家河古城作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已具有都邑性质,不断整合文化与资源,引领长江中游向前发展,使其成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区域。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石家河遗址出土连体双人头像玉玦

03

“金道锡行”

支撑早期国家崛起

7月11日,湖北省博物馆“一起讲好荆楚故事”暑期夏令营开营,小小讲述人们惊喜地发现,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中有两件是曾国青铜器——曾侯乙编钟和尊盘。其实,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还有很多,有联禁铜壶、铜鉴缶、铜鹿角立鹤等,件件堪称稀世珍宝。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曾侯乙编钟

从叶家山、郭家庙、苏家垄,到枣树林、义地岗、擂鼓墩,曾国出土青铜器成千上万件(套),加上传世青铜器,总体数量更多。仅曾侯乙墓,出土青铜器就超过10吨。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曾侯乙尊

大量青铜文物背后,隐藏着曾国怎样的秘密?

原来,曾国属周王室同姓诸侯国,在西周早期立国,始封地位于古代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随枣走廊上。随枣走廊正是“金道锡行”的主线路,即古代铜路的南方线路。曾国受命于周王朝,承担着控制、运输、管理南方铜、锡资源的职责,确保其源源不断地经随枣走廊再北上运至周王朝。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曾侯乙铜鉴缶

有学者认为,“金道锡行”支撑了早期国家的崛起,大量的铜、锡资源运到中央王朝,为创造辉煌的青铜文明奠定基础。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曾侯丙错金云纹鉴

武汉城市之根盘龙城,作为商王朝统治南土的据点,出土大批青铜器,被认为是长江流域早期青铜文明的中心。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出土青铜器组合

04

楚统一长江中游

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保存完好的楚王陵,气势恢宏的车马阵,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令参观荆州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海外游客,惊叹不已。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楚文化的典型代表虎座鸟架鼓

楚国立国之初,方圆区区五十里,国君爵卑位低。凭着筚路蓝缕的进取精神,数百年后,其疆域囊括半个中国,“地方五千里”,成为屹立世界东方的第一大国。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凤形佩

著名楚文化专家刘玉堂认为,楚人在八百年的漫长岁月中,不仅创造了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精彩绝伦的丝织刺绣和巧夺天工的竹木髹漆等物质文明成果,而且创造了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惊采绝艳的屈宋文学和恢诡谲怪的美术、乐舞等精神文明成果。“楚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令世人瞩目,且在很多方面能与古希腊文化比肩而立。”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人骑骆驼灯

楚人对长江中游地区的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及长江中游完成华夏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长江天际流,荆楚百万年

铜敦

楚国贵族墓地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是中国境内已知年代最早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信物。东方的楚国与西方发生文化互动,比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要早出近四个世纪。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王巍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区域之一,湖北以荆楚文化代表,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11: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化中国行丨琴瑟合鸣,奏响长江文化艺术新乐章
...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深化学堂梁子遗址、屈家岭遗址、石家河遗址等发掘研究工作,全力推进长江博物馆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工程建设。不断出彩出新。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荆楚风
2025-09-13 00:05:00
铺展湖北百万年历史画卷
...供图元青花四爱图梅瓶。 本报记者 田豆豆摄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玉人头像。湖北省博物馆供图商代大玉戈。本报记者 田豆豆摄编钟之乐浑厚悠长,折腰之舞婀娜多姿。2024年12月3
2025-01-21 09:08:00
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沿着长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发现和确认的史前城址达20余座,绝大多数分布在湖北。石家河古城作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已具有都邑性质。王巍对湖北的一些遗址如数家珍。他说,在距今约5500年,长江中游地区的政治经
2024-11-03 00:06:00
不断发掘内涵丰富的长江文化(传承之光)
...民雕石塑像、刻画记事。这里可以看到以凌家滩、良渚、石家河为代表的5000多年文明。凌家滩先民阶层分化、以玉殓葬、彰显身份;屈家岭先民统一有序、蓄水灌溉、大兴土木,强势发展;良
2024-08-31 05:46:00
...在考古现场驻足,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彭头山文化、石家河文化、三星堆文化等遗址遗迹璀璨夺目;从历史典籍寻找,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苏轼的《念奴娇•赤壁
2024-09-13 10:56:00
探访南京博物院:江南文化与荆楚文化同属于一个维度
...纹图像的陶钵和“四足交替呈奔走状”的陶猪;湖北天门石家河邓家湾遗址中和随州金鸡岭遗址也出土有陶猪,器形圆润,吻部前突,形象逼真。在南京博物院中还珍藏一只4500年前“江猪”。
2023-12-04 09:34:00
上世纪90年代初石家河古城遗址发现5000年从未中断
...农田。记者22日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湖北天门石家河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最新成果,新发现的大型城址及城内水利系统,将进一步深化对石家河古城以及长江文明的认识。上世纪90
2023-02-23 11:13:00
...180余件(组)。在展出文物中,湖南澧县孙家岗、湖北天门石家河出土的肖家屋脊文化玉器造型精美、种类丰富,是中国早期玉文化的重要代表;随州枣树林墓地曾公求编钟是近年来湖北出土最
2023-04-18 10:31:00
...长江文化是湖北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往历史深处回望,石家河遗址标注着早期长江文明的高度,盛极一时的楚文化彰显了长江文化的厚重,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诠释着长江文化的精髓;在长江两岸
2025-09-05 12:5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
2025-11-03 11:02:00
东南网11月3日讯 近日第二十三届毛竹王评选结果揭晓,共评选出毛竹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通过毛竹王评选活动,将进一步引导永安市竹农提升科学育竹水平
2025-11-03 11:07:00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合作郑州倡议》发布
大河网讯 11月3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郑州开幕。开幕式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合作郑州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发布
2025-11-03 11:07:00
架起合作“金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郑州开幕
大河网讯 11月3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以下简称“中拉企业家高峰会”)在郑州开幕,这场为期2天的国际盛会再次将世界目光引向河南
2025-11-03 11:07:00
厦门召开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暨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现场经验交流会
垃圾分类成日常 绿色办公看得见我市召开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暨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现场经验交流会60余家市直相关单位、各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深入市公安局多场景观摩
2025-11-03 08:25: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筑牢三秋防护网 守护群众钱袋子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张占朋)当前,“三秋”生产进入关键阶段,上周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收割
2025-11-03 08:25:00
【文化社区建设】德州天衢新区新区服务管理办公室红色书院开展“新新向荣青年说”镇街干部齐宣讲系列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谢昕纾)为进一步激活辖区居民参与新区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凝聚起共建共享的治理合力
2025-11-03 08:28:00
承德为灾区群众筑牢“温暖防线”
确保取暖物资储备充足、电力保障措施到位、燃煤报警装置全覆盖承德为灾区群众筑牢“温暖防线”10月26日,滦平县红旗村村民许勤正在装修一新的家里整理家务
2025-11-03 08:32:00
许俊富:高速刑侦“破局者”
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刑侦治安大队负责人许俊富高速刑侦“破局者”10月30日,许俊富(右)与同事在分析案情。 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摄抓捕
2025-11-03 08:32:00
2025年河北赛事资源策划运营对接洽谈会观察:推动河北赛事经济迈入2.0版
推动河北赛事经济迈入2.0版——2025年河北赛事资源策划运营对接洽谈会观察9月14日,2025京津冀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在保定易县举办
2025-11-03 08:33:00
记者走基层|北京老书商 香河安“新家”
10月28日,香河县京津冀共享文化产业港“淘知轩”书店内,总经理齐成良(左)正在整理图书。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金秋十月
2025-11-03 08:33:00
据秦皇岛新闻网最新消息,2025-2026年度采暖季即将启动,秦皇岛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将于11月5日正式供热。为保障广大热用户在今冬明春能享受到稳定供热
2025-11-03 08:34:00
我省建立55个县级儿科质控中心河北日报讯(记者赵泽众)从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京津冀儿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河北省逐步构建省—市—县三级儿科质控体系
2025-11-03 08:35:00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推动涉企检查减量提质省市县每级每年度最多入企2次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27日,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2025-11-03 08:35:00
我省推出“户外在河北”季节性子品牌,玩法多样冬季到河北来玩雪2024年,河北省谋划开展了“户外在河北”系列活动,今年又全面推出“燕赵好山水 户外在河北”品牌和“户外在河北 越野一起来”等10个子品牌
2025-11-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