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差点成中国第二个女皇,死前一个月坚持要穿龙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6 21:25:00 来源:戏说三国

现代社会中,有时还存在重男轻女的观念,其实这种思想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再说得具体一点,这是古代官方哲学思想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从汉代起,被董仲舒改造过后的儒学取了官方地位,并确立了“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论。三纲五常成为人们处理社会人伦关系的原则,这一学说将人类社会和古代的阴阳学说相结合,认为君、夫、父为“阳”面,从而自然地位尊贵,而臣、妻、子处于“阴面”,所以处于附属服从地位。后来,在整个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都相对比较地下,尤其是到了宋明时期,随着理学的发展,女人的地位就更加低下。因此,在古代社会,官僚统治集团中很少有女子,除了思想较为开明的唐朝外,女人逐渐退出了社会,回归到家庭。

她差点成中国第二个女皇,死前一个月坚持要穿龙袍

但这并不意外着,在历史长河中缺少志向远大能力卓越的女人,令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女政治家就是女皇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除此之外,例如刘邦的发妻吕雉,北魏冯太后乃至清末的慈禧,个个也都是厉害的角色。可是有一个女人,她的野心丝毫不亚于前面诸位,差点成为中国第二个女皇,一心想效仿武氏登上帝位,为过皇帝瘾,甚至死前一月都坚持要穿下梦寐以求的龙袍,此女就是宋朝的章献明皇后刘娥。

刘娥本出身在一个官宦之家,但不料后来父亲战死沙场后家道中落,十多岁时就被迫嫁人并随夫君四处卖艺,后来丈夫为了维持生计将姿色貌美的她卖给了当时还是韩王赵恒。赵恒对她一见钟情并且十分宠爱,可是刘娥毕竟已不是清白女子,当时的皇帝宋太祖认为韩王赵恒宠溺这种女人有失身份,于是下令将其驱逐出了王府。不过,韩王对她始终割舍不下,两人经常偷偷相会。直到至道三年,太祖驾崩,韩王赵恒登基,刘娥正大光明被接进了宫,赵恒对她的宠爱一如往常。刘娥是一个非常聪慧的女子,她不像其他妃嫔一样整天都围绕着后宫的事争风吃醋,而是用自己的才华的智慧经常为皇帝排忧解难,因此也一路高升直到登上后位。

她差点成中国第二个女皇,死前一个月坚持要穿龙袍

1022年,宋真宗驾崩,仁宗赵祯即位,刘娥荣升为皇太后,当时仁宗仅仅是个10多岁的小儿,因此处理朝中政务的重责就落到了皇太后身上。加上刘娥本身政治才能了得,于是开始了她的垂帘执政生涯,成为宋朝第一个临朝执政的女主,她执政期间着力排除异己,加强手中的权力,但同时也厉行节俭,实行在蜀地发行饺子等有利于国政民生的措施。

权力的诱惑是巨大的,一旦尝到了它带来的快感就难以罢手。久而久之,刘娥不愿意还政于仁宗,甚至还有意无意透露出想要效法武则天称帝的想法。在一次,朝堂上,她试探性地问大臣们:“你们是怎么看待唐朝女主武则天的?”,不料,大臣答道:“她就是唐朝的罪人,差点葬送了江山社稷”,听罢,刘娥沉默了许久。她的内心正经历着权欲和理性的挣扎。

还有一次,一个朝臣给她进献了《武后临朝图》,暗示已经足够明显了,她再次问朝中大臣怎么看待此事,刚开始,群臣皆不敢言,后来一个正直的大臣问道:“太后您这样做,置仁宗皇帝于何顾?”,听罢,她当即把进贡图撕得粉碎,并大声说道:”我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

她差点成中国第二个女皇,死前一个月坚持要穿龙袍

可是内心的欲望是无休止的,后来,刘娥的身体也已经每况愈下,在有生之年穿一次龙袍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终于,在明道二年太庙祭祀大典上她要求穿一次龙袍,刚开始群臣是反对的,但最后也还是妥协了。在大典结束的第二个月,刘娥就病逝了,死前她不停地拉扯身上的龙袍,仁宗不知是何原因,直到一个大臣道出了缘由,“太后是不想穿着龙袍去见先帝啊”,这才明白过来,命人给她脱了下来。

刘娥的一生是传奇的,她渴望权力却也终于保持了理性,但即使贵为皇太后,也始终没摆脱社会伦理的束缚,从这点讲,本质上她也是封建礼制的牺牲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北宋皇太后刘娥,手握军国大权,为何不称帝
北宋皇太后刘娥,手握军国大权、身披帝王龙袍,垂帘听政11年,却始终没有称帝。是不想,还是不敢?弥留时,她为何呜咽着拉扯身上的龙袍,仿佛极度厌恶它?在宋朝,刘娥是个非常传奇的女人,
2024-05-13 16:12:00
武则天之后,为何中国历史就没有出现女皇了?
...性想要成为女皇,但她们都没有成功,有人甚至已经穿上龙袍,但仍然没有称帝。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武则天之后,中国历史就再也没有出现女皇了呢?一、后世帝王吸取历史教训武则天统治后期
2023-08-28 06:27:00
刘娥:大宋歌女的逆袭,开创女性权力新纪元
...案例在前,加之刘娥的统治的确挺不错,大臣们看到刘娥龙袍都给穿上了,就特别机智的奉上了《武后临朝图》,鼓动刘娥称帝。刘娥虽然喜欢穿皇帝服饰,还至死不肯还政给宋仁宗,但她压根不想
2024-03-13 13:18:00
街头卖艺的已婚歌女为何能成为北宋传奇皇后
...;她是宋朝第一个临朝执政的皇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穿龙袍的太后;她执政有方,帮助仁宗稳固政权,开创大宋一代盛世;她与汉吕后、唐武后并称“三后”,但“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她
2023-05-23 09:33:00
刘娥是继吕后、武则天之后,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但她的命却远比前二者要苦得多。刘娥出生不久就成了孤儿,13岁左右她嫁给银匠龚美为妻,谁料婚后没过多久,龚美为了钱竟将15岁的刘娥卖给
2024-02-10 09:37:00
龙袍是皇帝的专利品,包拯为何能天天穿龙袍?真相让人恍然大悟
包拯为何敢天天穿龙袍呢?自古以来龙袍都是皇帝的专利品 ,若是有人敢私穿龙袍,那结局不是被砍头就是被灭族,但为何包拯天天穿龙袍却一点事都没有呢?难道包拯不怕皇帝吗?民间传说中包拯被
2023-09-28 10:34:00
宋朝哪位皇后敢穿龙袍
...的卖艺歌女,逆袭成大宋最尊贵的皇后,再到斗权臣、穿龙袍,今天咱就来聊聊宋朝传奇皇后刘娥的故事。◆开局一手烂牌,却命中注定要当皇帝的老婆刘娥的父亲原本是个小官,但死得早,刘娥的
2024-03-29 20:00:00
皇太后摄政11年,差点成为第二个武则天,龙袍加身最终却失败了
临朝摄政11载,宋朝女帝的野心亡于一场大火宋仁宗11岁上位,少年皇帝当然不懂事,于是就需要辅政大臣,但大臣毕竟是外人,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人帮忙,于是真宗病逝前,就下令刘皇后辅佐,后
2022-12-16 15:00:00
吕夷简的智慧:巧妙处理宋仁宗生母李氏的后事,维护皇室安宁
...于皇帝赵祯之上的太上女皇。她曾穿过只有皇帝才能穿的龙袍——衮衣,在开封皇宫中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在皇太后的权势笼罩下,谁也不敢跟皇帝赵祯提起他的真实身世。为了掩人耳目,刘太后
2024-02-04 19: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