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论衡》的历史由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05 17: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人读书不易,一遇好书,往往有痴迷不已者。北宋诗人苏舜钦,性格豪放,不仅爱读书,也好饮酒。有一回,苏舜钦住在岳父杜正献家中,每天晚上看书都要喝一斗酒。岳父心中有个疑问,女婿怎么一晚就能喝下一斗酒,便派人私下观察。

《论衡》的历史由来

这晚,苏舜钦打开《汉书》,翻到了《张良传》。张良乃西汉开国功臣,人生经历颇有一些传奇性,张良的父祖辈都在韩国担任过相,秦灭韩后,张良为报亡国之仇,招募宾客欲刺秦王。张良蓄势待发,只等一个时机,终于,嬴政东游至博浪沙,张良与宾客出动了,但误中副车,以失败告终。苏舜钦读到这段时,着急地拍案大叫:“惜乎!击之不中。”于是端过一个大酒杯,满上,一饮而尽。

张良与刘邦最初在留县这个地方相会,从此张良辅佐刘邦,成就了西汉开国的大业。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刘邦分封有功之臣,张良虽无战功,但刘邦认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张良的字)功也”,令其自择齐地三万户为自己的食邑。张良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读到这里,苏舜钦又拍案大呼:“君臣相遇,其难如此!”于是又把酒满上,一饮而尽。

这下,岳父终于知道女婿何以一晚能喝一斗酒了,有《汉书》这么好的下酒菜,一斗也算不上多。

《论衡》的历史由来

《汉书》真有这么大的魅力?我们不妨再来看一则故事。隋唐之际的风云人物李密,年轻的时候也爱读书。李密家世很好,按照当时惯例,可通过恩荫入值宿卫,可是隋炀帝却以相貌上的原因,不许李密入值,宇文述点拨李密:“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李密这才发奋读书。李密的老师是国子助教包恺,他要去拜访老师,路途不短,将《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碰见了李密,但杨素此时并不认识李密,只是对这位勤奋的书生感到好奇,便跟在李密身后。杨素发话:“何书生勤如此。”李密下马拜见,自报家门。杨素又问他读的是什么,李密回道《项羽传》。

这便是“牛角挂书”的典故的由来,古人常以此夸奖一个人勤奋读书,牛角上最初挂的书便是让后世苏舜钦拍案叫绝的《汉书》。

牛角挂书,倒也有一份从容不迫,这从容不迫来自于明了自己的目标。《汉书》诞生于东汉,东汉时期的书还是用竹简制成的,高级的则以丝绸为载体,所谓“书于竹帛”是也。

这时的书籍得来更加困难,而能够在此环境下成为博学之人必有非常之举。《论衡》的作者王充可说是他所在的时代博学善思而又特立独行的人。他家贫无书可读,只能流连于洛阳的市场中,看看市场上出售什么书,好在王充有惊人的记忆力,在市场这样嘈杂的环境中读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必是对书极为痴迷,才有这样的热情与动力。后来,王充著书更显痴,杜门不出,谢绝朋友往来,家里墙边、窗边都准备好书写工具,一有想法就随时写下,如此终成二十万言《论衡》,以当时的书写条件论,这二十万言也可称巨著了。后来,《千字文》中有一句写王充读书的话——“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在市场中耽于读书,眼睛只盯着装书的箱子,这样的专注也是明了自己的目标。

开卷有益,方寸之间,思接千载,神游八方,痴迷读书确乎是人生中一件美好的事。(陈彧之)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群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信被杀后,张良、萧何是如何自救的
...。这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语的由来。但是,在刘邦剪除韩信等异姓王后,萧何也引起了他的警惕。后来,在召平的点醒下,萧何便急匆匆入朝面圣,力辞封邑,并拿出许多
2023-02-20 14:49:00
从《史记》到《汉书》:吕后死亡背后的神秘色彩与科学解释
...想必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王充在《论衡·订鬼篇》中写到:“苍犬噬吕后,吕后且死,妖象犬形也。”这就是很明显的狂犬病发作的症状。吕后死于狂犬病,死相很不体面,算
2023-12-27 14:26:00
楚汉争霸,刘邦最欺骗世人的谎言——“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降自焚、于定陶歼灭楚军项梁主力、渡黄河而攻略赵国,历史的经验告诉楚怀王熊心,如果秦国攻破赵国,楚国必然难逃再度灭亡。“心有余而力不足”是楚怀王熊心最真实的写照,楚国已非春秋战
2024-12-25 09:21:00
...投敌,朱元璋问他天下何时定。李善长读了很多诗书,对历史的了解当然比当时基本上是个半文盲的朱元璋熟悉得多。他敏锐地从出生的地方为朱元璋找到了突破口。他说: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
2024-04-23 19:48:00
韩信在还定三秦之战中起了什么作用?
...多少有些不合理,况且戏曲是一种虚构的舞台剧,并没有历史根据,也没有史书记载过这事。元朝戏曲《气英布》: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在史书中是这样记
2023-08-23 15:06:00
...也”的周勃就是个织帘子的。他们之所以能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舞台上个个神武天纵,就是因为他们的政治、军事智慧被刘邦一次次釆纳,让他们在乱世英雄舞台的一幕幕活剧中出尽风头,影响世人。
2024-05-31 08:29:00
传授张良兵书的黄石公,他最后去哪儿了
...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这就是黄石公的由来,张良的兵法韬略,全部来自于这部书。但问题是黄石公最后去哪儿了?为啥再也找不着这个人了?其实,整个事件之所以被《史记》记
2024-07-06 22:58:00
彭城之战刘邦失败原因,下邑画策,张良无愧帝师,制定灭楚方略
...则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正是成语“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由来。韩信当时已经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但是韩信骨子里的傲气始终不曾消退,面对已经当上皇帝的刘邦,韩信还是说出了这一段“冒犯”
2024-02-27 07:24:00
真实的汉高祖刘邦,他年轻时被忽略的成长经历才是他成功的关键
...史记》中的称呼)设计的君权神授的思维陷阱中,因为写历史,即时再客观,也得照顾一下各方感受的。史记中,司马迁对刘邦的描述,无论刘邦和寡妇打情骂俏也好,与狐朋狗友们厮混也罢,但他
2024-11-08 09: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