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白 雪
“耕地数量、质量和健康是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石。”作为来自农业生产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常州市润土瓜蔬专业合作社社长张道衡说,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全面管理耕地的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健康耕地建设。他建议,土地复耕整理过程中要充分考量生态影响、做好规划设计。
“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无论是退林还耕,还是土地细碎化整理、复耕整理等,整治效果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生态环境。”张道衡说,不仅要考虑土地产出率,更要注重土地质量、生态的规划设计与科学布局,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耕作层土壤是耕地的精华,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张道衡建议,做好耕作层保护,将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作为占用耕地的必要动作,明确土壤剥离的技术标准,将土地肥力作为补充土地的重要指标。
“要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污染修复与防治。”张道衡建议,土地复耕前要保证新土壤性质、土壤结构等属性与原有土地相一致,强化风险管控与修复活动监管。同时,需进一步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不断提高农田生产力,探索地力修复与提升新技术,对土地进行土壤修复改良。农户通过种植绿植、施用有机肥等措施进行土壤修复的,应保证生态补偿及时到位,使土壤在复耕前达到农业种植的基本要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4 0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