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为何没有把单雄信纳入麾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4 16: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京剧名折《斩雄信》(《锁五龙》中的一段)中有一段唱词,大致内容是说,单雄信在上法场前,将其昔日的结义兄弟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痛斥他们(徐茂公、秦琼、罗成等人)的种种忘恩负义。

所谓时势造英雄,识英雄更重英雄。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尤其是乱世时期,会涌现出许许多多武艺高强、胆识超群的英雄豪杰。而在后世很多的野史、小说演义里,更是将这些英雄人物列为“五虎上将”。

像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刘备麾下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虎上将,曹操帐下有“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水泊梁山也有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枪将董平、双鞭呼延灼等五虎上将。同样,在隋朝末年,瓦岗寨里也有五虎大将。只是这五虎大将除了单雄信之外,其他众多人才,日后都成了李世民麾下的将领。

隋末天下大乱,豪杰并起,瓦岗起义风起云涌,最后寨里的诸多大将都为李世民所用,单雄信作为五虎将之首,也是识时务的俊杰,无论是武艺还是胆识,都在“瓦岗五虎”其余之人之上,可他为何执意跟李世民对着干,为何会出现《锁五龙》里的情节呢?还原历史,让我们走进瓦岗寨,走近这员虎将。

“赤发灵官”留下的阴影

在《隋唐英雄传》里,单雄信是一号英雄好汉,他不仅为人豪爽仗义,而且擅使马槊,勇猛无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说:

雄信骁捷,善用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

人送外号“赤发灵官”的单雄信是一位难得的将才,而李世民向来求贤若渴,为何偏偏要灭了单雄信呢?因为单雄信曾两度威胁李世民的身家性命。这让李世民很不爽。

《旧唐书》中记载:

太宗(李世民)围逼东都(洛阳),雄信出军拒战,援枪而至,几及太宗,徐世勣呵止之,曰:'此秦王也。'雄信惶惧,遂退,太宗由是获免。

马槊,中国古代冷兵器,属于重型的骑兵武器。单雄信善于马上作战,手里持的正是这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在李世民率军攻打王世充所占据的洛阳城时,单雄信单枪匹马,毫无畏惧,在对战中将李唐军队杀得丢盔卸甲,而且差点将李世民刺于马下。幸亏徐茂公及时阻止,否则就没有后来的唐王了。

李世民为何没有把单雄信纳入麾下

李世民还有一次身处险境,见于《新唐书.尉迟恭传》:

单雄信者,贼骁将也,骑直趋王(李世民),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乃翼王出。

洛阳城外的另一场战斗中,李世民再次被单雄信追杀,这次徐茂公没在李世民身边说情,单雄信眼看就可以用马槊挑了李世民的项上人头,可千钧一发之际,尉迟敬德骑马横刀,把单雄信打落坠马,李世民这才化险为夷。

李世民在坐上龙椅之前,随父亲李渊东征西战,身经百战,可以说少有败仗,但像遇到单雄信这般穷追不舍,甚至将自己逼上绝境并不多见,李世民从心里有所忌惮,甚至留下了阴影。后来李世民执意要杀单雄信,跟这两次自己身陷险境大有关联。

善变,让李世民对单雄信不屑一顾

有别于电视剧里单雄信忠心为主、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形象,在正史中,单雄信并非忠义节烈,非但如此,他甚至是一个背信弃义、卖主求荣、营营苟且之辈,这与演义小说中的潞州八里二贤庄的庄主,号称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的单雄信,出入还是挺大的。

在投奔李密之前,单雄信是翟让手下,翟让是瓦岗寨一把手,两人人前是主仆关系,但私下里却是好兄弟。李密杀死翟让之后,单雄信非但不给兄弟报仇,反而卑躬屈膝,向杀兄仇人讨要活路,以至于将自己磕得头破血流,才换得苟且活命。

李密与王世充对战时,李密出于劣势,单雄信又见风使舵,跑到王世充的阵营之中。虽说鸟择良木而栖,人择君子而处,心择善良而交,可像单雄信这般反复无常、背信弃义之人,李世民即便是求贤若渴,他也不敢起用单雄信。因为忠臣节义在古代,看得甚至比性命还重要。

天下初定,单雄信已失去存在的价值

武德四年,在洛阳之战中,秦王李世民一举平定了王世充与窦建德后,天下大局已定。

在短短的半年之中,李世民毕其功于一役,成功地击溃了两大强敌,使得李唐在中华大地上再也没有强大的对手。

隋末群雄割据

此时,李渊父子考虑得更多的是大势已定之后,基业新建的种种方略,治国安民、百废待兴等等,所以单雄信的高强武艺,在此时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李世民正好拿单雄信的不忠不义、卖主求荣来做文章,将他树立为反面典型,杀了他不但可以以儆效尤,而且有助于新政权的稳固。

李世民为何没有把单雄信纳入麾下

单雄信的悲哀

曾经的二贤庄的庄主、昔日的大隋九省绿林总瓢把子,曾经不可一世的赤发灵官,如今在李世民的屠刀下,却变得如此渺小。对于冰冷的屠刀,单雄信微微一笑,他无所畏惧,但对于昔日的手足之情,他却倒吸了几口凉气。

单雄信的悲哀,不是因为被李世民作为反面教材,也不是因为这个时代抛弃了他,而是因为他身边的兄弟一个个离他而去,曾经的结义兄弟秦琼等人,选择了李世民,选择了与他为敌,单雄信内心的失望与绝望,也许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同样,单雄信对自己也充满了悲哀。自己武艺高强,在瓦岗叱咤风云,怎奈自己没有际遇明主,无论是翟让、李密或者是王世充,最终都是庸庸碌碌无能之辈,或许李世民才是难得的明主,但历史就是这样的残酷与无奈,让自己和李世民无缘同路。两人始终像两条平行线,总是没有相交的那一刻。

此时此刻,单雄信的内心深处已不允许自己再投靠李世民了,而且曾经强大的内心,此刻也被磨得失去了棱角,也没有了丝毫的勇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7: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军大统领,武功确实非同小可,起码以武功自夸的唐太宗李世民,一对一跟单雄信单挑,是没有还手余地的。两唐书记载了单雄信两次差点击杀李世民:一次是被徐世勣阻止,一次是被尉迟敬德从旁
2023-10-27 20:03:00
历史上秦琼的实力怎么样
...我还是有把握获胜的。单雄信的勇悍,后来成为唐太宗的李世民应该是深有感触的:“单雄信少骁健,尤能马上用枪,密军号为‘飞将’。密偃师失利,遂降于王世充,署为大将军。太宗围逼东都,
2023-06-27 15:52:00
瓦岗军师李勣:文武双全,功德圆满的传奇人生
...他本姓徐、名世勣,降唐后被赐姓为李,后来因避讳太宗李世民的“世”字,就以李勣为名。李勣虽然不像说书人所讲述的那样“多智近乎妖”,但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可能是功德最为圆满的一
2024-05-10 12:28:00
瓦岗寨五虎八彪将都是指谁,有一位还吓跑了李元霸
...领袖李密的学生,随李密一起投奔瓦岗寨。小说中的他在李世民看来,劝降王伯当还有些希望。在断密涧围住李密和王伯当,为招降对手,李世民不惜下跪,以显示其爱才之心,而王伯当誓死追随李
2023-07-03 12:50:00
李世民与单雄信:英雄与英雄的碰撞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求贤若渴、爱惜人才的皇帝,早在隋末唐初,他率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手下收服了一大批能人异士(如:尉迟恭本是刘武周部下),表现出他的胸怀和气度,不过凡事没有
2023-10-11 15:17:00
李世民手下大将中他最卑鄙,在《隋唐演义》中却成了大英雄
唐太宗李世民,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历代皇帝中英明之君的典范人物。李世民除了文采武略冠绝一时,他还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擅长识人用人。李世民识别人才、任用人才、驾驭人才的能力,堪称无人
2023-02-19 21:21:00
...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有记载的。大唐秦王李世民率军攻打东都洛阳,单雄信出城迎战,差一点就干掉了李世民并一举扭转战局,但是他在瓦岗军仅剩的一个朋友徐茂公出面阻拦,单雄
2023-11-16 16:53:00
求贤若渴的李世民在俘虏单雄信之后,为什么对其痛下杀手
...马槊,名冠诸军,军中号曰\"飞将\"。那么,求贤若渴的李世民在俘虏单雄信之后,为什么对其痛下杀手?即便是徐茂公劝阻,也没有能挽回善雄性的性命呢。我们从单雄信的生平所做之事,就
2024-02-23 21:01:00
皇帝最忌大臣不忠,程咬金三次易主为何还能得唐太宗的信任?
...滥,观众朋友们一定对程咬金有所了解,都对他跟随秦王李世民打江山有深刻印象。据记载,当时程咬金可谓是战功赫赫,更是辅佐了李世民登上帝位,之后被李世民封为卢国公,成功的光宗耀祖。
2023-01-08 12: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