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您把我养大,我为您养老”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1-28 04: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

■41年前,71岁老人从坟沟捡回奄奄一息的女婴,医生说孩子很难养活 ■老人坚持把女婴留下来,母子三人将其养大,养父终生未娶 ■11年前,长大后的她放弃打工,回家照料百岁奶奶

“您把我养大,我为您养老”

本报记者 彭瑜

“您把我养大,我为您养老”

袁真素(左二)与爸爸(左一)、奶奶、二爸合影。记者 彭瑜 摄/视觉重庆

奶奶:

“好歹是一条命,总不能丢了吧。”

“可怜的娃,只要还有一口气,奶奶就不会丢下你。”

孙女:

“如果不喂养我,他们的日子不会过得那么苦、那么累。”

“钱能代替陪伴吗?孝心不能等待。”

“奶奶——”11月27日清早,一阵哭喊划破乡村的宁静——江津区最长寿老人、112岁的何树彬在中山镇龙塘村三组家中去世。孙女袁真素悲痛的哭声,将邻居们的思绪又引回41年前的那个寒冬。

袁真素是何树彬41年前从坟沟捡回来的弃婴,早已长大成家。11年前,她放弃在外打工的机会,回家伺候奶奶至今。

就在老人去世前6天,记者采访了婆孙俩的真情故事。当时,老人刚刚摔过一跤,虽然行走不便,但眼睛、耳朵都好使,说话也很清楚,还吵着要出门晒晒太阳、透透气儿。

“您把我养大,我为您养老。”袁真素说,这是她对奶奶的承诺。

七旬老人捡个弃婴回家

1982年腊月初十早上,71岁的何树彬到后山捡柴火,刚进林子就隐约听见断断续续的哭声,然后在杂草丛中的坟沟里发现了一名弃婴。

“女娃……可怜哦……”老人生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忆起当时的情形,反复说着两句话,“脸色……都变……了,快哭不出来……”

何树彬将女婴抱回了家。邻居郑贵珍闻讯赶来看热闹。她回忆,女婴是用黄色衣服包裹着的,打开一看,好像手脚都有伤口。大家判定,这孩子应该刚出生不久。

来不及多想,何树彬急忙将奄奄一息的女婴送往医院。医生简单处理后告诉她,这孩子很难养活。但老人没有放弃。

当时,何树彬老伴已去世,自己也一大把年纪了,虽有三个儿子,但老大育有四儿两女、老二也有一个儿子、老三还没结婚,一家子光景并不好。“捡了个‘烫手山芋’哦。”亲友邻居都认为,“养个娃娃,老三也不好找对象。”

“好歹是一条命,总不能丢了吧。”时间过去41年,大家还记得当时何树彬的倔强。她把白糖兑开水,用勺子蘸着喂女婴。看着女婴小嘴微微吮吸着勺子,老人一边落泪,一边坚定地说:“可怜的娃,只要还有一口气,奶奶就不会丢下你。”

何树彬坚持把女婴留了下来,取名叫袁真素。

听说邻近的詹登群刚小产有奶水,老人抱上袁真素上门求助。见孩子可怜,詹登群也欣然同意留下孩子,用自己的奶水喂养。何树彬隔三差五就去看望孩子。

为表达感谢,老人还先后送给詹登群两头大母猪。

两年后,詹登群早没奶水了,自己也有孩子,还要忙农活,何树彬就把袁真素领回了家。

母子仨节衣缩食养女婴

袁真素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何树彬让未婚的三儿子袁杰祥认孩子做女儿。后来,二儿子袁清华的妻儿相继去世,母子仨就一起节衣缩食喂养袁真素。

那时,袁杰祥、袁清华还不到40岁,老人给兄弟俩分工,袁杰祥年轻力壮,就到周边做零工挣点油盐钱,袁清华在家种地刨口粮,老人自己就料理家务,照看袁真素。

“从小体弱多病,稍不注意就感冒。”袁杰祥回忆,袁真素身子骨太弱,家里的鸡蛋除了给她吃,就是积累起来卖了给她买奶粉,他挣的钱主要是给袁真素看病,“平时母子仨都舍不得打个牙祭啥的。”

袁真素还记得,她每年冬天,双脚、双手爱长冻疮,每天奶奶就用热水给她烫手烫脚,睡觉时奶奶又让她整个身子蜷缩在自己怀里取暖。直到后来自己也有了孩子,袁真素说她才真正体会到一双冰冻的双脚搂入怀里时的那种冷冽。

夏天,袁真素热得睡不着、又有蚊子咬,吵着要奶奶买电扇。可她哪知道,这个家哪有闲钱买电扇。只是后来,每当她从睡梦中醒来时,总看到奶奶一边打着瞌睡,一边手里不停地为自己摇着蒲扇。

“奶奶,我啥时候能读书?”到了6岁,袁真素见其他孩子上学,也有了念头。可老人也难,两个儿子可都想攒钱修房屋、娶媳妇呢。“我们就是吃了不读书的亏哦。”两兄弟一咬牙,就送袁真素去上了学。

到了10多岁,袁真素隐约得知自己的身世,甚至找到了生父母,但她还是留在了袁家。

转眼袁真素长大成人,但奶奶、爸爸、二爸也更老了,种地、做工都很吃力。因为成绩不好,她就回家跟着奶奶料理家务,18岁时跟着邻居外出务工。

放弃打工回家赡养老人

袁真素外出务工,但每年再忙她都要回家过年。当时,她每月只有800元工资,但每次回家都要给三位老人添新衣。

“我这条命都是他们救的。”袁真素告诉记者,自己懂事后,就知道不少人为爸爸、二爸说过媒,但都因家庭负担太重没了下文。得知身世后,她就暗下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来报答三位老人。袁真素说,“如果不养我,他们的日子不会过得那么苦、那么累。”

2012年,何树彬在割草时摔下3米高的坡坎,卧床不起。得知消息,袁真素坐不住了,打算回家照顾奶奶。那时,袁真素已结婚,和丈夫在厂里上班,10岁的儿子正在上小学。工友们劝她,外面打工挣钱多,孩子学习环境好,多挣点钱寄回去一样算敬老。

“钱能代替陪伴吗?孝心不能等待。”袁真素想起奶奶喂养自己的一幕幕,带着儿子回到了奶奶身边。那时,何树彬已是百岁老人。

龙塘村三组组长冯定国告诉记者,袁真素回家后,天天为奶奶梳头、洗脸、洗脚、喂饭、擦洗身子,百岁老人卧床两个多月,没长过褥疮,最后居然挺了过来,吃饭、走路、交流,一如往常,“连医生都感到吃惊。”

回家11年,奶奶再没生过大病,袁真素也完全摸清了老人的生活规律,饮食爱好。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她都知道代表啥意思。老人的嘴不停地动就是想吃零食,只要眼睛一闭就表示吃饱了,扭头不住往外望就是想出门透气。

“奶奶常跟人说,没有我照顾,她活不了那么久。”袁真素则回应奶奶,“要是没有您把我捡回来,我早就没了!”

如今奶奶走了。袁真素说,她还有爸爸、二爸,她还要继续孝敬他们,给他们养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8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养老的心酸!83岁老人独自生活,62岁的儿子被孙子送去了养老
养老的心酸!83岁老人独自生活,62岁的儿子被孙子送去了养老院在我们的村里,有一位年届83的老奶奶。她的伴侣在早些年离世,如今她独自一人在农村度日。这位老奶奶拥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
2024-02-03 17:26:00
“捡”来的孙女,赡养江津112岁的长寿老人,爱还在延续…
...袁真素和往常一样,天刚蒙蒙亮就起床了,烧柴做饭,给奶奶何树彬穿衣、梳洗、喂饭,陪她散步,等她忙完这些准备“上坡”种地时,太阳已经洒遍了整个村子……这看似平常的祖孙间的一幕幕温
2023-08-10 17:56:00
养老生活,活力闪现 |101岁“大宝贝”邱奶奶的多彩生活
大皖新闻讯 在安庆市迎江区四照园街怡人堂养老中心,今年101岁的邱奶奶是养老院最长寿的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邱奶奶被工作人员亲切地称呼为“大宝贝”。邱奶奶在这里住了八年了,早已
2023-12-24 12:41:00
将窗口服务延伸到三尺柜台之外
...大厅指导办证群众填表,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朱奶奶么?我热情招呼她进来坐下,并给她倒了杯热茶。“许警官,我又来麻烦你了,婷婷明年参加中考,要办身份证了。”“这好办啊,等婷
2024-02-29 01:59:00
...开了“羊汤奶奶”的家门,带来一个好消息——附近一家养老机构愿意为老人每日免费提供午餐和晚餐。听到这个消息,老人高兴得像个孩子。此前,老人除了要支付每月1500元房租外,还要攒
2023-08-03 00:08:00
养老生活,活力闪现 |90岁陈奶奶:自己的家是“小家”,养老院是“大家”
...我不善于做家务、做饭,和孩子商量之后,一致同意我去养老院生活。”2017年5月,陈奶奶住进了位于合肥市包河区的振亚颐养长者照护中心,由于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六年多来,陈奶奶经
2023-12-24 12:42:00
坟头捡来的孙女将112岁“最长寿奶奶”宠成小孩:她养我小,我陪她到老
...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尤其是孙女袁真素细致的照料。“奶奶当年从坟头把我捡回来,含辛茹苦养育我长大,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她老了,轮到我来照顾她了。”袁真素说,这是自己回报奶奶的
2023-09-26 16:57:00
陕西农妇捡到两名女婴,姐妹俩考上研究生,用百万房产报答
...年后这俩姐妹会出资给他们在城市里买下了四百万的房子养老。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正文:这对夫妻生活在陕西一农村,妻子叫刘艳蓝,丈夫名叫刘志青。两口子跟村子里其他人一样,男
2024-02-07 11:35:00
八十多岁的老奶奶瘫痪在床,几乎所有人都盼着早点走
...奶奶活着,又没别人什么事,最多是她的几个儿子出钱送养老院,村里人为什么总关心她什么时候死呢?尽管老人的几个儿媳没说什么,但所有当过儿媳的人心里都清楚,谁也没想长期伺候瘫痪在床
2024-06-01 12: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用户自述:珍爱APP是我们爱情故事里最温柔的注脚
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爱情却常常因为忙碌而被搁浅。越来越多年轻人感叹:身边的圈子太小,遇见合适的人太难。张晨和林可(均为化名)也曾有同样的困扰
2025-10-14 11:58:00
铅山县永平镇中心小学读书活动纪实
暖阳漫进窗棂,将铅山县永平小学阅览室的书架镀上一层温柔的光晕。趁阳光正好,趁阅读意浓,本周,三、四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期待走进这里
2025-10-14 16:02:00
家风在诗句中延续
我从小在太原市柴市巷的一个大杂院里长大。大人们总爱边忙活营生边凑在一起说说笑笑,小孩子们则在前院后院疯跑打闹,满院都是热闹劲儿
2025-10-14 18:26:00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关注心理健康 拥抱幸福人生
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核心使命旨在打破偏见,让“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站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2025-10-13 14:00: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称全家遭网暴向黑粉宣战 本人最新发声
大皖新闻讯 10月12日,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接连在社交平台发视频称,她和家人多年来一直遭遇网暴,尤其是近期有人竟对她年仅1岁的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2025-10-13 18:36:00
舅舅的婚期
从我记事起,舅舅的婚礼就被提上了日程。那时候,经常听大人们说,舅舅找了个女朋友,准备结婚了。女朋友是什么?年幼的我完全没有概念
2025-10-13 20:17:00
东湖评论:尊重性格差异,关爱内向孩子
近日,河南洛阳一位老师为内向孩子设计的抽签活动在网络上收获一片赞誉。为鼓励班里最内向的孩子,这位老师精心设计了这场抽签活动
2025-10-12 21:24:00
跨越300公里寻亲!无为民警助力83岁老人与失散30余年姐姐中秋前团圆
大皖新闻讯 中秋前夕,一场跨越江西九江与安徽无为,时隔30余年的亲情寻亲路,在民警的助力下圆满落幕。10月4日上午,来自江西九江的赵先生急匆匆走进无为市公安局泥汊派出所
2025-10-11 14:40:00
菏泽王女士备孕一年未果 济南红绘医院精准诊疗喜获千金
结婚一年积极备孕却屡屡受挫,27岁的王女士在求子路上历经波折。直到她遇到济南红绘医院的邢爱君教授,才终于如愿怀上宝宝。如今宝宝已满5岁
2025-10-11 18:52:00
曾经胎停育,如今从容备二胎:她与济南红绘医院的信任之约
来自广东的龙女士,曾因胎停育陷入生育焦虑,直到遇到济南红绘医院的李婷主任,才顺利生下大宝女儿。如今备孕二胎,她再次选择信任李婷主任
2025-10-11 18:55:00
贵阳一无胆囊市民收到“胆囊不大”检查报告,医院:忘改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静 郭辰昊 见习记者 王浩近日,贵州李先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反映,今年1月,他因术后引流管渗液前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贵医”)就诊
2025-10-11 21:41:00
反对家暴,别用“劝和”堵住受害者的生路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0月5日,福建泉州石狮一名男子在家中打骂女子,并猛摔一个小女孩。9日,石狮市妇联工作人员表示,事发后第一时间已去了解情况
2025-10-11 10:48:00
大二男生暑假打工遇车祸昏迷50天 家人无奈求助
自从儿子出事后,这个家庭的天塌了! 父亲干活时接到噩耗今年19岁的刘帅是陕西一所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今年秋季开学后上大学二年级
2025-10-10 21:36:00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