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前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45万人,完成11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面对多重压力挑战,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力促进稳定就业,并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拓展思路与格局,打出了一套高效务实的就业“组合拳”,抓住了就业“牛鼻子”,激活了就业“一池春水”。
在聚焦市场主体中扩大就业“蓄水池”。越是在经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的情况下,越是要有更宏大的视野和格局,要从促进就业的角度出台更加务实高效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要从扩大就业“蓄水池”的角度去抓好就业工作。大河涨水小河满。唯有从源头上去破解就业难题,才能激活就业的“源头活水”,才能开创就业新局面。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始终聚焦市场主体,针对部分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全面实施“降、缓、返、补”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有力促进就业稳定。正是在更加精准、更加务实、更加直达的各类助企纾困政策的帮助下,助力市场主体解决了各种燃眉之急,让各类市场主体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注入了生机活力。中国市场主体总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长到目前的1.63亿户,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更成为我们保就业、保民生、稳经济的关键所在。
在聚焦重点群体中啃下就业“硬骨头”。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当务之急是要迎难而上,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采取务实的就业举措,让更多的人实现更充分更稳定的就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深化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持续实施青年专项技能培训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针对农民工的就业,各地纷纷出台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大力实施以工代赈,稳定农民工外出务工规模。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帮扶力度,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集中为就业困难人员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送温暖,帮助困难群体尽早就业。据悉,今年1至11月,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7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63万人。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采取精准的就业帮扶政策举措,实现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啃下就业中的“硬骨头”,为就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聚焦就业空间中激活就业“源动力”。确保人民群众实现高质量就业,既要拓展就业思路、聚焦就业难点,也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积极的创业来带动就业,通过激发新业态新动能,让更多新职业喷涌而出,从而拓展就业新空间,增加就业岗位。据悉,修订后的2022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净增158个新职业,首次标注97个数字职业。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产业新动能继续增长,新岗位新职业不断涌现。这些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呵护创新动力,呵护各种新业态新动能,持续激活就业的“源动力”,让就业的活水汩汩而流。(作者:张闲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2: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