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承德市绿色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53%
生态“厚家底”成为发展“绿引擎”
6月3日拍摄的承德市区风光。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2019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承德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5年来,承德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产业绿色升级,为国内外同类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在科技部2023年开展的量化评估中,该市创建“活跃度”综合评价位于11个示范城市首位。
·做好涵水治水节水文章
入京津断面水质达Ⅱ类
日前,承德市环境监控中心监测员王天浩、宋天宇再次来到滦平县和北京市密云区交界处的潮河古北口国考断面检测点,对入京水质开展采样监测。“我们每个月会进行常规监测,每季度还会与北京组织一次联合监测。”王天浩说,潮河经古北口汇入密云水库,需及时掌握水质变化,确保重点流域水质稳定达标。
承德地处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河之源”,潘家口、密云两个水库上游,是京津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地。
良好的生态是承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5年来,承德紧扣“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建设主题,着力做好涵水治水节水文章,筑牢生态屏障,守好京津“水塔”,造福百姓。
为确保清水下山、净水入库,承德先后颁布《承德市滦河潮河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与京津内蒙古等建立联防联控联建机制,大力推进800里滦河水质保护、200里潮河净水廊道、大气污染防治、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程,厚植生态底色。2019年以来,研发推广滦河潮白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新技术、新成果20余项,治理水土流失3362.4平方公里、修复治理退化草地126万亩。截至目前,承德入京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入津断面水质由2018年Ⅲ类提升至Ⅱ类。
“一到饭点,20多桌经常坐得满满当当。”宽城满族自治县桲罗台镇白台子村村民李健民说,每到节假日,驱车赶往潘家口水库游览湖光山色、品尝鲜美河鲜的游客络绎不绝。
2016年以前,潘家口水库水面养鱼网箱最多时达3.8万个,由于污染物逐渐超过水库纳污能力,库区水质每况愈下。作为引滦入津工程的重要节点,为改善库区水质,承德全面启动取缔潘家口水库网箱养鱼工作。
从那时起,李健民结束渔民生活,上岸搞起农家院。“水质越来越好,来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每年能收入20多万元,比养鱼强不少。”李健民说。
潘家口水库水质的改变,是承德筑牢生态屏障的一个缩影。作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西北部重要生态环境支撑区,承德全力做好生态涵水文章。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被誉为天然的“无坝水库”。2019年以来,承德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等工程为抓手,加强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经济林建设和天然林、公益林保护,完成营造林789万亩,率先在全省实现市、县两级森林城市全覆盖。截至2023年底,该市有林地面积355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8年的58.75%提高到60.03%,成功列入全国森林经营试点。
5年来,承德年均净水出境24.5亿立方米,占北京密云水库供水量的56.7%、潘家口水库供水量的93.4%。
·“京津研发,承德转化”开花结果
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3项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又迈出重要一步——5月8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承德中心签约揭牌。
这两个中心分别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河北中心、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与承德市科技局共建。“我们在科技支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达成合作,并依托平台的品牌优势和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打通成果转化链条,解决我市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创新难题。”承德市科技局局长苏艳华表示。
科技创新平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加速器。5年来,承德在11个示范城市中率先建成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组建9个产业研究院,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河北清洁能源产业研究院,培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持续深化与京津多领域合作,积极承接京津科技和产业溢出,努力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截至目前,该市与京津合作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3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为对接京津技术、人才和科技资源提供有力支撑。
高端创新人才引聚实现新突破。谋划推出《承德市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承德市“假日工程师”柔性引才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吸引京津科技成果来承转移转化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招才引才政策,大力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来承德创新创业。截至目前,该市建有院士工作站1家、院士重点合作单位8家、外国院士工作站3家。2014年以来,与20余名在京津工作的院士签订合作协议。与京津合作引进省级创新创业团队13家,并为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选派天津大学等京津高校科技特派团。
创新主体培育迈上新台阶。在省科技厅支持指导下,承德实施示范区科技专项项目140余个,高效推动创新主体培育、成果转化等多点开花。按照“科小、高企、领军”梯度培育路径,实现科技型企业持续发展壮大,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7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0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科技领军企业3家。创新型企业与京津高校院所在科研攻关、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为促进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不断强化引进京津创新资源,“京津研发,承德转化”开花结果。目前,该市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3项,2023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7亿元,居全省第三,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成功引进中能化(北京)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在京央企二三级子公司,“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典型固废协同利用集成示范”等多个项目被列入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
5月23日,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对用新能源装备制造的连铸圆坯进行检测。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摄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绿色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53%
近日,走进丰宁满族自治县万胜永乡,巨大的风电风机在山岭间匀速旋转;缓坡上,成片的光伏发电晶板闪耀银光,蔚为壮观。
这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氢、储、产一体化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并网,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将向京津冀地区提供绿电18亿千瓦时、绿氢1700万标方,减排二氧化碳约140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丰宁清洁能源中心主任邱艳东介绍。
坝上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近年来,承德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和产业重构中,全力实施清洁能源率先突破战略。
追风逐光、聚水蓄能。5年来,该市研发推广高纯氧化钒清洁生产、变速蓄能机组等新技术40余项,丰宁抽水蓄能电站10个机组投产运行,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1400万千瓦,风光储氢一体化产业链初步形成,被列为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应用产业基地。
擦亮“北方最大的钒钛资源基地”招牌,钒钛材料强市建设步伐铿锵。高纯钒材料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承德钒钛亚熔盐提钒技术、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钒钛特钢大圆坯智能制造技术世界领先。先进过程控制场景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智能测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
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效益。在全国率先开展跨区域碳汇试点,备案森林固碳量达245万吨,完成降碳产品交易5344万元,走出生态产业化实践路径。
同时,该市加强绿色产品供给,推动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车辆电动化,中心城区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85%,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实现全覆盖。推进生产方式节能降碳,启动尾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一批超低排放治理项目,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处置率95%。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承德绿色产业占GDP比重由2018年的39%提高到53%。(河北日报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张亚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