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天眼观察】到贵阳,喝碗茶!从思乡茶到避暑茶,一口穿越80年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04 17:30: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到贵阳,就好了!”

“能吃上一碗茶,就好了!”

这是去年底,记者采访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贵州省茶文化大使、著名作家叶辛,谈及贵阳街巷文化历史时,他道出了一段关于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人逃难贵阳的历史故事。

【天眼观察】到贵阳,喝碗茶!从思乡茶到避暑茶,一口穿越80年

“思乡茶”是思乡救国的乡愁

在抗战期间,作为“大后方”的贵阳成为饱受战争折磨的民众躲避战乱之所。

在这千里逃难的过程中,大多数人饱受饥饿之苦、时常受到炮火的惊吓,所以他们途中便相互安慰和念想:“到贵阳,就好了!”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生命有了安全保障,不受战乱的折磨,二是在贵阳的生活相对有保障,不受饥饿之苦。所以,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长江下游省份的民众逃到贵阳居住。

“能吃上一碗茶,就好了。”就是在长时间的逃难中,能喝上一碗凉茶‌消暑解热,成为很多人的奢望,也反映出“喝茶‌消暑”成为当时很多人的生活习惯。

据《贵阳文史》杂志刊登的《抗战时期的贵阳茶馆》文中讲述:“1937年全市人口约为10万,1940年激增为20万,1945年又增为30万。”

【天眼观察】到贵阳,喝碗茶!从思乡茶到避暑茶,一口穿越80年

贵阳市南明区坝坝“避暑茶”吸引无数人走近。图源:南明文旅

随着贵阳人口急速增长,旅馆、饮食店、茶馆等行业迅速兴起。尤其是贵阳大小茶馆,更是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同时也是推动近代贵阳生活走向近代的一个展现。

据《贵阳市指南》记载,“贵阳市中心区,酒楼、茶社甚多。且每家均顾客拥挤……”那时的贵阳茶馆有以喝早茶、晚茶为主的广式茶馆;也有以说相声、清唱为主的传统茶馆。

1940年,贵阳茶馆有“生生园”“五羊茶室”“乐园”等。专门喝茶的茶馆、茶社多集中于威西路、威清路、南京街(今中华北路)、红边门、普定路、三才巷(今延安东路)、南明路等偏僻地方,总数近150家。

【天眼观察】到贵阳,喝碗茶!从思乡茶到避暑茶,一口穿越80年

贵阳街头速写,茶肆工人在翻看报纸。资料图

1942年,贵阳还成立了贵阳市茶食业同业公会,贵阳茶食茶馆达到620家,其中入会的为540家。其中新成立的日升楼茶社有职员11人,每月进货(以茶叶、瓜子为主)3 万元,售货达到5万元。

1943年,六朝居茶楼有职员23人,资本额为6万元,每月进货6万元,销售货物超过7万元。

在1943年贵阳市商业登记各业登记家数及资本额一览表中,茶食和茶社的家数为30家和83家,资本额分别为173700元和184100元。

在《抗战时期的贵阳茶馆》文中:一些人回忆老贵阳时说,“抗战期间,‘坐茶馆’成了新贵阳人(抗战时期避难来到贵阳的人们)的一种特别嗜好,他们怀想叨念故乡之时,茶馆是最纾解乡愁之绝佳之处。”

【天眼观察】到贵阳,喝碗茶!从思乡茶到避暑茶,一口穿越80年

积满污垢的铝皮茶壶,是当时茶馆中的“标配”。资料图

这时期,贵阳茶馆成为“逃难”人的港湾。在《抗战期间黔境印象》书中一作者自述:“在贵阳总共待了五天,每天除了在马路上瞎逛之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茶馆里度过的,因为日里大家都有工作,我一个人闲着反而没有去处。”

这时期,贵阳茶馆是知识分子的创作天堂。迁入贵阳的学校有大夏大学、湘雅医学院、浙江大学等学校和其他机构,许多学生、教授、文化名人和社会人士也随之迁入贵阳,在茶馆喝茶也是他们在生活的一部分。

文学泰斗巴金的《人间三部曲》,其中有两部是在贵阳创作的。1944年,他辗转来到贵阳后,也喜欢待在茶馆里,“白天我到大街上散步,更多的时间里去小旅馆附近一家茶馆,泡一碗茶在躺椅上躺一两个小时,因为我也有坐茶馆的习惯,在那里我还可以观察人。”

翻开贵阳茶馆兴起与抗日战争悲壮历史,个人苦难命运与国家衰亡紧密相连。

在当时的贵阳茶馆,茶友喝的每一碗茶味道各有不同,有时是背井离乡的乡愁,有时是“国破家何在?”的心酸,有时是抗日救国的家国情怀。

据史料文献记载,当时的贵阳茶馆是宣传抗日救国的重要阵地之一,茶馆里的山歌等民间文艺和外省流入的“文明戏”一样,都与宣传抗日救国有关。当时的贵阳报纸刊过一些以宣传抗日为中心的山歌歌词,在唱山歌的茶馆也在演唱过这些歌词……

贵阳茶馆是贵阳人民的文化生活空间

贵阳茶馆兼容接纳了所有进入贵阳的外省人,无论贫穷富有,也是贵阳本地人的文化休闲家园,且贵阳茶馆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在贵阳,茶馆好像是为人民大众而设的,上茶馆的多半是社会上的普通民众,坐的是长条凳或方凳,茶具是粗陶瓷的盖碗杯。清早起来,他们拖着两只鞋,拿着叶子烟杆便到茶馆里来坐谈,有些从清早坐到正午,从傍晚坐到夜深。

曾有外省入黔者记载:“进早点后,在街中闲逛,走到偏僻市区,见茶馆中坐着许多人在喝茶,嗑瓜子,吃糖果……”。

【天眼观察】到贵阳,喝碗茶!从思乡茶到避暑茶,一口穿越80年

贵阳市南明区坝坝“避暑茶”。图源:南明文旅

在景点处和偏远的地方,贵阳也有茶亭或茶坊供游人和农人休息。每逢盛夏,游客在游玩景点后可在茶馆里歇息。有游客游甲秀楼回忆道,“楼对观音阁,这阁是依山傍水,上面设有茶社,临窗远眺,远近的景物尽收眼底。”也有茶馆是为了方便过路的农人而设的,方便劳累的行人修车整顿,《贵阳旧事》记载了一位作者的所见所闻,“走了五里路,到茶亭,那里是一个小市集,有茶馆 …… 赶马的人,在茶馆和吃食店中谈着天。”

贵阳茶馆是贵阳人享受文化生活的茶馆。《竹枝贵阳》记载:“大小茶馆新休闲,张家被盗李砸锅。王家媳妇欠规矩,赵家姑娘去跳河。”作者还在词后面标注:“筑城街道数以百计,茶馆多,市民爱蹲茶馆,听说书,互传各式各样新闻……”

《贵州政协报》刊发的《民国年间贵阳的茶事》文章作者韩进写道:“1960年至1966年上半年,我常晚上在沙河桥、红边门小街茶馆门口看到馆内座无虚席,门外也站了不少小市民,在津津有味地听说书人说书。说书的内容有《小五义》《七侠五义》等武侠小说。”

“我时常驻足听一段,迟迟舍不得离去,不觉时间已晚,才匆匆赶路回郊区家中。”韩进回忆当时在茶馆听说书人说书的场景。

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贵阳市大南门、老东门、大西门、头桥、纪念塔、油榨街、水口寺、大十字等地都有不少茶馆,位于大十字的“大中国茶厅”,就是以“茶”取胜。每年时值初夏,贵阳就有“露天茶馆”,就是如今的坝坝“避暑茶”,市民晚间多到此乘凉。

打造贵州“避暑茶”全新 IP 品牌恰逢其时

“到贵阳,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饭,喝上一口解渴去热茶,就好了!”追寻贵阳茶馆的人文历史,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执行主任、社会学博士李双龙感慨不已,“我的家乡是江苏的苏南地区,以前常常听父辈们谈起逃难贵阳的艰辛,他们对这座城市也充满感情。”

【天眼观察】到贵阳,喝碗茶!从思乡茶到避暑茶,一口穿越80年

三五好友,围坐品茶。

“战乱年代,当时贵阳民众也是非常穷,但仍有民众拿出家里的‘茶饭’来救济逃难的人,这是令人非常感动的事。”这个暑假,李双龙来贵阳市南明区开展“人文黔行∙甲秀南明”文化活动,掀开了这段令人动容的历史故事,他说,抗战期间,贵阳茶馆增加到600多家,其中的大部分也是逃难到贵阳的人开设。“贵阳茶馆不仅是无家可归人的港湾、工作场所,更是这些逃难人谋生的职业。”

“抗战时期,贵阳茶馆的茶是生命之茶、生活之茶,现在盛世,贵阳茶馆的茶是‘避暑茶’、静心茶。”李双龙说,建议贵州发起相关的“避暑茶”活动,邀请江浙等一带人来贵阳茶馆喝祖辈、父辈喝过的茶,来体验在贵阳生活过的场景。“让这些年轻人忆苦思甜,感恩这个和平的幸福时代。”

贵州的茶文化,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原生态的文化元素,在其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贵州的18个世居民族创作、继承、发展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并在发现、利用茶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天眼观察】到贵阳,喝碗茶!从思乡茶到避暑茶,一口穿越80年

黔里非遗的青云茶馆。

“在这些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茶在祭祀、婚礼、礼仪、社交等方面的利用,形成了贵州土著居民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茶文化以及抗战时期留下的茶文化,都赋予贵州茶文化独特的历史地位。”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徐嘉民说,尤其是抗战时期的贵阳茶馆,不仅为无数漂泊者留存了独特而温暖的记忆,更以其“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的文化底色,在中国茶馆史上书写了独特而动人的篇章。

时代在变迁,贵阳茶馆的使命随之更迭,但其“属于人民大众”的底色始终如一。如今,它又成为贵阳避暑生活的“烟火茶”,以袅袅茶香,寄托着本地人与南来北往客人对贵阳生活的那份雅趣和向往。

“不管是从历史角度来看,还是从现在的‘避暑茶’来看,贵阳茶馆不仅是贵阳人的茶馆、贵州人的茶馆,它还是全国人民的茶馆。”徐嘉民说,“如今的贵阳茶馆,不仅珍藏着一份独特的历史记忆,还是贵州对茶文化的一份传承和发展,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悠闲惬意的美好生活。”

徐嘉民认为,贵州坐拥独厚的“凉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茶文化底蕴,若能将这些优势与沉浸式旅游体验深度融合,打造“避暑茶”这一全新 IP 品牌,恰逢其时。

徐嘉民强调说,此举不仅是一次贵州茶品牌价值链的升级,更将推动贵州茶园从单一“卖茶叶”向综合“卖茶园、卖生态、卖气候”转变,从而拓展贵州茶价值链,升级产品链,构建起具有更高溢价能力和更强用户黏度的产业发展新模式。“这也许将成为探索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又一条新路径。”

【相关阅读】

【天眼观察】“贵州省汤”刚刷屏,贵州“避暑茶”又来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熊江睿 周梓颜

部分文献资料来源《贵阳文史》杂志

编辑 王小婷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4 2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眼关注】烟火茶香暖青云:一杯避暑茶,续写老贵阳的市井故事‌
一捧茶叶、半壶水,冲泡出一缸“避暑茶”。在贵阳南明区青云市集内的黔里非遗贵阳记忆博物馆里,这间由贵阳针织厂改造而成的茶馆,正以最朴素的姿态,续写着百年老宅的城市新生。式微的茶馆,
2025-08-12 02:28:00
【天眼观察】“贵州省汤”刚刷屏,贵州“避暑茶”又来了?
“爱乐之城,贵阳有路边音乐会!”“看电影大片,贵阳有越界影城!”“咖啡界的‘天花板’,贵阳有冠军咖啡!”“从卖酒到卖生活转变,贵阳有精酿啤酒!”“避暑度假到贵州,贵阳有坝坝‘避暑
2025-07-30 21:21:00
青春实践派|“十元茶馆”:贵州“避暑茶”里的甜美爱情
...……”夏日的贵州,推开窗便是满眼绿意,凉风习习。在贵阳市南明区青云市集,有一家名为“十元茶馆”的店铺,茶香氤氲。店老板陈姣正熟练地冲泡着一壶翠色欲滴的“绿宝石”茶,她的丈夫曹
2025-08-12 15:31:00
文化赋能:贵阳街巷里的新老交响曲
...为打卡点,城墙根下音乐会点燃热情……近日,记者走访贵阳多条老街巷,触碰到这座城市在文化赋能下跳动的脉搏,一幅新老交融、活力迸发的画卷徐徐展开。漫步城垣步道来到太平路北门桥,时
2025-06-22 00:02:00
贵阳坝坝茶,享一盏闲适的慢时光
听说,贵阳市南明区曹状元街的坝坝茶,在慢时光中快速地火了,不仅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又一网红打卡地,还成为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和古老的茶亲密接触享受闲适的时尚聚会点。周末一探,果然如此。刚
2025-07-13 18:40:00
...也积淀了不少对“茶文化”的感悟。2019年,曹洋又回到贵阳,决定为自己设计一家茶馆。“第一次来贵阳是为了求学,那时就注定跟这个城市结下不解之缘。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既然喜
2023-07-24 05:25:00
提壶煮三江,投茶香四海!贵州茶馆馆主谁最厉害?
...全国第九届商贸服务业店长大赛贵州选拔赛(茶馆业)在贵阳举行,48名来自全省各地的茶馆馆长及涉茶机构相关负责人现场比拼,以茶馆经营实操场景再现的方式,现场展示管理能力、经营实力
2025-07-26 03:20:00
【天眼问政】一口价、不打表、按人收费……出租车乱象该管管了
近日,“天眼问政”接到网友反映,从贵阳市观山湖区北大资源梦想城8组团路口打车到贵阳北站进站,不到两公里的距离要求打表被拒,最后被出租车收费15元,希望职能部门能够加强巡查处置类似
2024-11-19 21:20:00
烙锅上的贵州密码 一口锅聚拢东西南北中
“拔钉子”下午5点,贵阳螺丝山路口。大胖刘烙锅店门前的小院,一张张小塑料凳上,100多名食客排排坐。这家24小时营业的烙锅店,去年从街对面搬迁过来,这样的排面,天天如此。贵阳方言
2024-12-15 01: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十堰交通部门多措并举应对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蒋巍 周贤林 翁红通 讯员 刘宏伟)10月8日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2025-10-08 19:37:00
同喜同贺中秋国庆 山东移动泰安分公司与您“移”起过佳节
鲁网10月7日讯当中秋的明月遇上国庆的红旗,“超长黄金周”便带着双倍的喜悦与期待款款而来。在这个家国同庆、双节同辉的美好时刻
2025-10-08 19:41:00
西兴高速改扩建工程突破核心瓶颈 能源金贸高架桥全幅贯通
10月7日,随着最后一跨预制箱梁精准落位,西安至兴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能源金贸高架桥实现全幅贯通。这一重要节点标志着项目正式突破核心建设瓶颈
2025-10-08 19:58:00
西延高铁完成时速385公里提速试验线路设备已达高速运行条件
黄色检测车如闪电般穿越黄土高原,西延高铁以385公里时速试验成功,老区人民的“高铁梦”正照进现实。国庆期间,DJ502次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跑出时速385公里的试验目标速度值
2025-10-08 20:00:00
假期不宅家|有图有数据!河北,你还是太全面了
10月2日,游客在正定古城游玩。河北日报记者史晟全摄一转眼,假期进入倒计时这个假期河北究竟有多火先来看数据↓↓↓10月3日河头老街当日接待游客达13万人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游客在河头老街游玩
2025-10-08 20:00:00
有楼盘假期首日到访超300组,紫金山下、南部新城新盘日均到访超百组“吸睛”假期,“好房子”点燃南京楼市□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浩何钢国庆假期
2025-10-08 08:05:00
人机对弈五子棋 孩童“发掘”古生物双节期间,南京科普场馆人潮涌动,科创科普双向赋能,体验形式升级□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9月是新修订的科普法施行后首个全国科普月
2025-10-08 08:05:00
青春华章 | 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
怀旧展复刻人文记忆,“画中人”重现市井繁华长江路“文博之夜”点亮“夜金陵”□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邓露洁“一条长江路
2025-10-08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余梦迪通讯员宁工萱)电梯故障排查效率提升3倍,AI工具两天内玩转多场景应用——日前,南京工匠学院电梯基础与实务
2025-10-08 08:06:00
“城管蓝”值守巡查管好“街面的事”,“环卫橙”清运垃圾确保街巷整治中秋月满科巷时,“蓝”“橙”守护烟火气□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怀艳10月6日清晨6时多
2025-10-08 08:06:00
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发布通知,对2025年散煤“清零”工作作出部署。其中明确,今年要实现散煤“清零”,并持续开展清洁供暖“回头看”
2025-10-08 08:09:00
近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新建二跑道顺利通过行业验收,标志着三期改扩建工程关键环节已全面达到行业标准,为年内投运奠定重要基础
2025-10-08 08:09:00
2025黄河流域九省联动中秋赏月活动,10月7日晚在晋祠园林中心晋文公艺术博物馆举办,中秋团圆之际,沿黄九省区再度携手共赴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盛宴
2025-10-08 08:09:00
央媒看太原10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法治在线》栏目以《博物馆“潮玩”创新 让文物融入现代生活》为题,报道了晋祠博物馆在展示文物
2025-10-08 08:10:00
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
10月5日,无人机航拍京礼高速赤城服务区西南侧山头上的烽火台。河北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服务区管理部门以“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题”为核心打造“美好冀驿”新名片累计建成30对集公共服务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10月5日
2025-10-08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