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人今天冲浪的时候,发现吉娘娘已经强势重返模特圈了。
还海边在为Versace拍摄最新一季广告大片。
深V、高开叉,再加上两条标志性的大长腿,大人简直被42岁的吉娘娘辣翻了。
另一套黑色的透视连体衣look,也是又仙又欲。
总的来说,就是两个字,能打。
不愧是酷爱健身,又极其自律的吉娘娘,即使隐退13年身材也丝毫没有走样。
离婚后的吉娘娘不但重拾了事业,感情也是顺风顺水。
前不久,去哥斯达黎加度假,还被拍到和一名神秘男子同行。
(这个腹肌,大人慕了…
虽然当事人还没公开恋情,但一起慢跑、一起遛狗、一起骑马,相信大家也是懂的都懂。
娘娘也是肉眼可见的开心。
作为一个42岁的三胎妈,吉娘娘的身材确实没得说~
连路人偷拍状态下,都能看到纤薄的小腰和紧致的肌肉线条。
娘娘简直就是在现身说法,以身作则打破中年发福定律。
反观娘娘的古早男友小李子,不到40就已经变成在沙滩上玩水枪的肥大叔了。
内娱老鲜肉更是如此,沙溢、沈腾,有一个算一个都肉眼可见的日渐圆润。
不过说到中年发福,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一上了岁数就这么容易变胖?中年发福这个魔咒就无法摆脱吗?
遏制中年发福不用少吃多动的绝招,大人给大家放在文末了,心急的小伙伴拖到底,可以直接看结论!
男性发福vs女性发福
有什么不一样?
2021年,我国疾控中心的科研团队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关于中国人体重的研究。
以2004~2018年间,中国城镇男性和女性不同年龄段的BMI指数变化为例。
结果发现,无论男女18~29岁都是BMI指数最低的年龄段。
也就是说,我们30岁以前的体重,很可能就是大多数人最瘦的高光时刻了。
一旦过了30岁的分水岭,BMI指数就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远远甩开18~29岁年龄段一大截。
带领我们走上体重新高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福。
虽然都是变胖,但男女之间的发福还是不太一样的。
女性发福属于“持续性变胖”,有点像温水煮青蛙,是让人一点点胖起来的。
从30岁开始,BMI指数每10年就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直到50岁才会趋于平缓,逐渐停下来。
相比之下,男性的发福更像是“突然变胖”,丝毫不给你反应的时间。
尤其是30~49岁的中年男人,BMI指数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冲刺到巅峰水平。
然后在未来的岁月里,BMI指数增长速度逐渐放缓,有些人还会出现下降趋势。
而且,中年发福并不是让我们匀称的发胖,而是把攻击火力都集中在了腰腹周围。
一项针对18~69岁居民的调查发现,18~29岁的男性,平均腰围只有82.3cm,可到了30+的时候,就已经膨胀到了84.9cm。
当然女性也不能幸免,18~29岁的女性腰围平均值是74.6cm,而30岁时则变成了77.5cm。
如果你又恰好是北方人…
那么恭喜你,在中年发福这件事上,你将会比南方人更有天赋。
虽然大家都会胖,但根据《1989~2018年中国15个省18~35岁成年人肥胖变化》的研究发现:
北方人的平均BMI指数是24.04,而南方人只有22.94。
“代谢慢”其实一直在背锅
关于中年发福这个神秘魔咒,过往大部分论调都认为,这是因为年纪大了,新陈代谢变慢了。
简单点说就是,到年纪后,身体开始不行了。
可最近,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刊登的一篇论文,首次揭示了全生命周期的代谢规律。
研究发现,人的代谢率从20岁到60岁其实都是很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
也就是说,中年发福这件事,其实和代谢根本没啥关系。
一生中,我们的代谢水平可以总共分为4个阶段。
但很遗憾,这几次大起大落都和中年人没太大关系…
首先是0~1岁的婴儿期,代谢水平爆炸式增长。
到了1~20岁,也就是整个幼儿期到青年时期,总代谢就会以每年约3%的速度稳步下降,回落到正常水平。
20~60岁阶段,代谢率无论男女都保持稳定,甚至在女性怀孕期间和产后,也没什么变化。
直到60岁以后,代谢率才真正开始降低,大约每年降低0.7%。
原来,在BMI指数和腰围突飞猛进的中年阶段,我们的新陈代谢不但没有变差,反而和年轻时一样活跃。
看来,不行的并不是代谢能力,而是我们…
不止如此,研究还发现:
中年时期的去脂体重也基本是没有变化的,体重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脂肪含量一直在上升。
也就是说,中年发福其实就是在纯纯地长肥肉。
中年发福的根本原因
可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确实是年轻时候吃不胖,一过三十腰围体重蹭蹭涨…
如果不是因为年龄变大代谢变慢,那到底还有什么理由?
不从吃上找,就从动上找。
大家都觉得自己相比年轻时,更久坐着,更不爱动弹了,但活动量究竟能差多少?
最新研究显示,就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而言,30岁的人比20岁的人低将近20%。
研究推算,如果人到中年动运动量和年轻时保持一致,总能量消耗率是不会下降的。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别懒,就不太可能过度发福。
由于中年人的活动量比青年时大大减少,消耗的热量也随之减少。
但我们的食量却并未降低,加上饮食质量提高、应酬多,使得摄入的总热量大于消耗的热量。
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贮存在皮下,造成体重增加。
除了吃得多,工作压力、生活压力、车贷房贷、熬夜晚睡、各种情绪问题,也都在个“发福”这件事雪上加霜。
当我们感到压力、疲惫的时候身心都会处在应激之下,为了对抗压力,身体会产生一种叫“皮质醇”的物质。
皮质醇升高,触发胰岛素的释放。
而这皮质醇和胰岛素都是脂肪储存激素,皮质醇促进腹部脂肪堆积,胰岛素会告诉身体储存脂肪。
也就是说,熬夜和压力过大都会让我们的身体无法很好地利用血液中的糖分。
继而导致身体会为自发地保护你“宝贵”的脂肪,而去消耗肌肉。
小伙伴们应该也都知道,肌肉每天消耗的热量远远大于脂肪。
一磅的肌肉大约每天会消耗7~10大卡的热量,而同样重量的脂肪一天只能消耗2~3大卡的热量。
也就是说,当皮质醇水平较高时,是不可能瘦的。
活动量这方面有人可能不打算改了
,但是皮质醇这方面,大家还是可以压一压的。
大人给大家总结了几点,有需要的小伙伴记得点赞收藏:
1、增加户外活动:研究表明,每天在绿色空间(比如公园、树林等)散步20分钟,就可以显著降低皮质醇水平。
2、养一只宠物:抚摸或与宠物玩耍,就可以大大减少对压力的感知,降低血压、减少焦虑、提高催产素水平,并减少皮质醇水平。
3、听歌:听想听的歌,可以的话跟着唱跟着跳,有多项研究发现音乐可以显著降低身体压力,甚至加快皮肤修复。
4、睡觉:睡眠对于我们的身体从日常压力中恢复是非常必要的,保证每晚睡7~9小时的睡眠,这对降低皮质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4: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