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育儿

拒绝“消费陷阱” 做更懂“性价比”的新手爸妈

类别:育儿 发布时间:2023-12-07 03: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母婴”标签让价格翻倍 天价母婴消费引关注

拒绝“消费陷阱” 做更懂“性价比”的新手爸妈

拒绝“消费陷阱”  做更懂“性价比”的新手爸妈

IC photo 供图

■记者 马相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长辈们常说的话,也成为生产商进军母婴消费“深水区”的利器。近日,#天价母婴消费收割“廉价爸妈”#话题冲上热搜,许多家长一边花费着大量金钱购买天价母婴产品,一边吐槽养育一个孩子变得愈发昂贵。

只要贴上“母婴”标签 价格就能翻几倍

在热搜话题中,2个奶瓶标价800+、基础款婴儿背带标价三四百元,奶瓶清洁机动辄2000元,婴儿推车甚至狂飙至上万元……这些价格刷新了消费者的认知。“800元,可以让打工人喝60杯不重样的奶茶,让旅游‘特种兵’走遍两个城市,却只够宝爸宝妈买2个奶瓶。”不少网友在热搜话题下对母婴产品的价格感到震惊,为人父母之后,就像一只行走的“肥羊”,任商家宰割。

市民胡女士的孩子出生八个月,花了多少钱已经算不清了。“婴儿床近四千,孩子会爬之后就睡不下了;一辆婴儿车四千多,看着也和普通车子没区别……”胡女士说,光是喂养用的就有温奶器、摇奶器、恒温壶、奶瓶消毒器、奶瓶清洗机……日常用的有纸尿裤、隔尿垫、棉柔巾、湿纸巾……纸尿裤一片三四块,奶粉一罐三百多,护肤品一瓶二百多。

明知母婴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家长们也只能咽下苦涩。胡女士说,孩子现在开始吃辅食,米、面、油都要婴儿专用的,价格自然也就高了。玩具就更夸张了,便宜的大几十,贵的三五百,上千块。胡女士平时给自己买东西会比价买便宜的,可到孩子这里就不一样了。“同样的一个‘抽抽乐’玩具,不知名的品牌卖二十多元,知名品牌卖八十多元。想着孩子的玩具免不了入口,我没多考虑,下单了贵的。”至于二者有啥区别,胡女士也不知道,总觉得“贵的就是好的”。

“为人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的心理越强,就越容易被“精准拿捏”。市民可可妈妈平均每个月给孩子的花费都在六千元以上,听说新生儿放在婴儿提篮里更安全,马上下单3000元的提篮;婴儿车也是如此,高景观、低震感、空间大、可遥控……所有的功能都要具备;听说床中床能让孩子睡得舒服,1999元买回来只睡了一个多月……可可妈妈说,孩子出生后,简直是如流水一样往家里添置物品。

“养孩子哪有不花钱的。”这是可可妈妈的态度,也成为父母们的软肋。记者采访我市多位宝爸宝妈,大家都吐槽,不管是什么产品,只要贴上“母婴”标签,价格就能翻几倍。

母婴产品实际价值难以辨识

受访的宝爸宝妈们说,打开购物网站和社交平台,裸感纸尿裤、不勒脚袜子、感温婴儿勺、15°黄金喂奶角度斜坡枕等五花八门的育儿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会被各种“新概念”收割。

母婴产品材料成本高、生产规范严格,贵一点可以理解。但也有宝爸宝妈认为,当下许多婴儿产品打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旗号,实际溢价超标,仿佛是为年轻父母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高价产品到底有没有真正提供更好的品质和价值?记者采访时,受访者心里也打着问号。

某品牌婴儿辅食碗的价格200元起步,号称持久保温,并自带温度显示屏,“能避免伤害宝宝肠胃”。可是孩子是否需要这种“实验室精度”的细分功能?乐乐妈妈就觉得自己交了智商税。“买回来又觉得没啥用,保温层越厚就越贵,可其实也未必需要那么保温。而且温度显示也用不到,自己尝一口就知道冷热了。”

母婴产品市场种类繁多、品牌众多,宝爸宝妈们难免“雾里看花”、饱受困扰,无法捉摸产品的性价比是否合理,也难以辨识产品的实际价值。

记者采访一位曾多年从事母婴产品销售的业内人士了解到,一些产品存在着过度设计和功能冗余的问题。比如常见的婴儿背带,不少品牌标价高达三四百元,实际功能只是方便家长抱孩子,为了卖出高价设计过于复杂,反而增加了使用难度,高昂的价格还让一个普通功能的背带变成了奢侈品。还有很多爸妈在购买母婴产品时,陷入了“昂贵就是好”的误区。然而,实际情况并非总是如此。“很多品牌在产品上添加太多功能,价格自然也就高了,但其实日常养育用不到那么多功能。”业内人士说。

业内人士提醒,要避免落入天价母婴消费的陷阱,家长们需要学会理性消费。可以多利用互联网查找产品的使用体验和评价,在选择购买时多向身边已经有宝宝的朋友请教,听听他们的经验和购买心得。

如何让母婴产品价格真正合理化

今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中位数24528元,即人均月工资为2725.33元。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超过60%的家庭,每个月育儿开销超过2000元。无论是奶粉、纸尿裤还是婴儿用品,价格都让人望而却步,年轻父母们需要权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对孩子的期望,做出艰难的抉择。

记者采访时发现,确实有一部分年轻人认为,母婴产品价格过高,导致了生育成本的不可承受,因而选择不生娃或推迟生育。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面对高昂的母婴产品价格,承担不起的现实让他们陷入了困惑和焦虑之中。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晓勇表示,天价母婴消费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当前社会的消费观念和习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注重母婴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然而,一些商家借机炒作和过度营销,制造出各种“消费陷阱”。王晓勇建议,对于消费者而言,应对这种情况的关键是提高自身的消费意识和判断力,不受过度宣传和华丽包装的迷惑。供应商也应该更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母婴产品价格真正合理化。此外,政府和社会也应关注这一问题,要打击不合理的虚高价格和虚假宣传,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控,促使母婴市场回归合理价格,让更多家长能够从容面对育儿消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警惕母婴消费陷阱收割新手爸妈
...不副实,甚至还有一些问题产品,成为年轻父母们的消费陷阱。探究天价母婴消费的原因。一是商家狠狠拿捏了新手爸妈“为人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又缺乏相关经验”的软肋,激发其育儿
2023-12-18 17:14:00
...、婴儿推车甚至狂飙至上万元……近日,“母婴产品消费陷阱”的话题冲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反映,许多商品只要贴上“母婴”标签,售价就会翻倍。新手父母为何总是被商家轻松拿捏?家长们应该
2023-12-20 07:13:00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李咏瑾近日,“母婴消费陷阱”频上热搜,广大消费者蓦然发现,原来除了价格令人咋舌的高端月嫂和天价月子会所外,奶瓶、推车等婴幼儿常用物品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几轮水涨
2024-01-09 06:04:00
高价婴幼儿产品背后有哪些“消费陷阱”?
...儿专用”摇身一变身价翻倍?高价产品背后有哪些“消费陷阱”?“新华视点”记者展开调查。贴上“专用”标签就卖高价“孩子马上要吃辅食了,我特意选购了显示温度的餐具,显温勺50多元,
2023-12-21 09:50:00
“轻奢”母婴产品,掏空新手爸妈钱包?
...、万元高景观婴儿“座驾”……“轻奢”母婴产品,掏空新手爸妈钱包?部分电商平台的母婴产品主打“新概念”,售价上万元。母婴产品销售紧俏。 2639元能买些什么?可能只是一款奶瓶
2023-12-06 13:14:00
...儿专用”摇身一变身价翻倍?高价产品背后有哪些“消费陷阱”?“新华视点”记者展开调查。“孩子马上要吃辅食了,我特意选购了显示温度的餐具,显温勺50多元,保温碗299元。”家住广
2023-12-21 04:45:00
母婴产品高成本、科学育儿待普及,行业携手破局?
...选择困难,“买家秀”质量不可靠……在养育新生儿时,新手爸妈面临着母婴用品价格高、难选择、质量不好等烦恼。与此同时,到在部分欠发达地区,推广科学育儿理念仍需持续努力。在此背景下
2024-04-10 12:34:00
...质过剩、溢价超标,仿佛是为年轻父母量身定制的“消费陷阱”。更有无良商家“精准拿捏”宝爸宝妈“为人父母,什么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的心理,在一些社交媒体上过度宣传,激发并加剧宝爸宝
2023-12-08 03:05:00
宝宝树发布2023母婴行业洞察报告:分龄分段科学养育观念兴起
...穷,母婴产品加速迈向智能化时代。趋势四:线上消费“性价比为王”,主流价段销售增长显著2023年,线上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性价比,主流价段成为线上新趋势。数据显示,线上消费中,
2024-01-31 17:07:00
更多关于育儿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