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中国车谷2025年汽车产量力争突破150万辆,将联动“城市圈”做强国家级汽车集群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12-29 16:24:00 来源:极目新闻

到2025年,武汉经开区汽车整车产量力争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确保达到60万辆,力争超过100万辆。12月29日,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行动新闻发布会。

面对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趋势,武汉经开区积极对接国家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重大战略布局,加快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

会上,武汉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解读《武汉经开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战略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回答记者提问。

经开区2025年整车产量力争突破150万辆

近日出台的《行动方案》指出,武汉经开区将系统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主导方向,明确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首位度,谋划打造“‘双智’引领区”“转型示范区”“智造先行区”和“‘数智’集聚区”,构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格局。

据介绍,经开区将联动“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集群,共同推进转型升级,将零部件摆在与整车同样重要位置,实施零整比提升计划,增强汽车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中国车谷2025年汽车产量力争突破150万辆,将联动“城市圈”做强国家级汽车集群

《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武汉经开区汽车整车产量力争突破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确保达到60万辆,力争超过100万辆;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打造10款以上具有标识度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和关键零部件品牌;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三电系统、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实现国内领先,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终端系统技术加速产业化;产业生态要素完备,培育优化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应用等全产业生态;创新应用勇立潮头,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和典型应用场景。

《行动方案》明确了十大主要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将统筹车谷、光谷、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汽车产业协同一体发展,带动“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集群加快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国家汽车产业备份基地,引导现有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组织各地汽车产业链企业加入汽车供应链数字平台,提升供应链韧性。

近年来,住建部“智能网联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试点、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信部“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等三大国家创新使命在车谷叠加,经开区将加快城市智能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示范应用扩区、提量、增时;拓展公路货物运输、智慧停车等应用场景;推动车城网平台成为武汉市统一平台,高水平规划建设1平方公里的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吸引一批领军型、高成长型软件企业和车规级芯片、核心硬件创新研发企业。

武汉经开区是我国中西部首批国家级经开区之一,该区携手并支持区内企业积极“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在“一带一路”的精彩画卷上书写“车谷之为”。《行动方案》提出,将支持整车厂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矩阵,支持岚图、路特斯等整车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实现产业“焕新”、产能“扩量”、品牌“提能”。

车谷投30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

如何高质量提升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武汉经开区经信局局长饶剑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经开区出台“助跑计划”“软件十条”“科创33条”“人才黄金10条”等产业政策,拿出30亿元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创新,设立500亿元产业基金,以闯关精神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高地。

氢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大路径之一,未来三年,武汉经开区将全力打造国家级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区,重点支持绿动氢能、众宇动力、理工氢电等企业加快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催化剂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同时,加速规模化运营,将示范车型从公交、市政、物流拓展到冷链、重卡、通勤等领域,支持湖北氢动力逐步向全国市场推广应用,还将规划加油、气、氢、充电及停车五位一体综合能源服务站,力争新增市级示范线路10条、运营车辆2000辆、加氢站5座。

饶剑介绍,武汉经开区将强力支撑武汉申报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里程2500公里,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由“江北”向“江南”覆盖。丰富公路运输、城市出行、末端配送等车、路、城深度融合应用场景。支持东风悦享、百度萝卜快跑等企业开展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加快推进1万个泊位的智能停车场建设,解决自动驾驶“最后一公里”难题。扩大商业规模,不断提升自动驾驶汽车投放量,3年内形成1000辆商业化运营规模,发放相关牌照超过1800张。

他透露,将高水平建设1平方公里的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吸引一批领军型、高成长型软件企业和车规级芯片研发企业落户,到2025年,车载智能系统产业营收规模达到600亿元。同时,加快建设车谷智算和超算中心,建成5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每年建成示范应用场景20个。

500多家企业锻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韧性

从整车工厂、智能座舱到智能驾驶,从电驱技术、电池制造再到电池回收,围绕“智能+新能源”,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聚集企业500多家,形成完备的产业梯队和上下游循环体系,目前已涵盖以路特斯为代表的下一代汽车产业,以中创新航为代表的新能源科技产业,以长利玻璃、江河幕墙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产业,以日本爱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产业。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作为经开区汽车产业新赛道的主要增量载体,定位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中国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吴芳告诉记者,园区先后布局路特斯、博雷顿、开沃等4大新能源整车项目,产能达30万辆,2023年园区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6万辆,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30亿元。

吴芳透露,将发挥华科大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车谷校区的科教优势,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园区将加速建设千亿新型工业化园区。

根据规划,下一步将支持路特斯等新势力发展,再引入一家新能源整车企业,丰富“车谷造”家族成员,力争到2025年,园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20万辆,实现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同时,计划再引进新能源产业项目15个以上,投资额超200亿元。

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一期软件总部基地建成

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密集出台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文件,持续释放重大利好信息。经开区抢抓政策新机遇,谋划建设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积极构筑武汉智能汽车软件芯片创新主阵地,为下一代汽车强芯铸魂。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韩方亮介绍,今年9月初武汉经开区已着手组建智能汽车软件园,目前一期软件总部基地已基本建成,其中东软南方研发基地,明年一季度建成交付;力争中国电子云研发基地一期明年1月主体结构封顶,10月建成投入使用;南太子湖创新谷现有21万平方米产业载体空间,已全面投入运营。一期建成区目前可实现年营收100亿元,年贡献税收6亿元。二期智能汽车研发和智造产业基地在建中,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用地面积约320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三期软件人才教育基地正在策划中,策划建设智能汽车产业学院,规划用地约500亩,重点建设“一中心、三基地”:智能汽车离岸创新中心、中国智能汽车产业人才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和国际合作交流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有400名科研人员、500名研究生、4000名相关专业本科生及300名留学生在学院学习、工作和生活。

招商方面,已签约拙河科技研发中心、视熙科技智慧视觉研发中心等5个软件项目,多个项目正全力推进中。有关部门将实施软件园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和环南太子湖绿化景观工程,加快推进软件园核心区域美化、绿化、亮化环境提升和智能化改造工程,同时积极谋划特色商业街区,吸引网红名店、名品首店聚集,整体提升软件园城市品质水平。目前,已启动申报中国软件名园创建工作。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1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6座!GDP万亿城市“上新”折射新活力
...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智能手机产量预计占全国6.7%。“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区域
2024-02-03 01:21:00
7.0% “链上”新动能
...力钛新能源公交车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成为“成都造”汽车服务成都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前三季度,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上半年加快0.9个百分点。五大先进制造业
2023-10-26 04:05:00
“超车”上海,重庆归来
...在强势归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重庆汽车产量达184.35万辆,连续超过上海(168.05万辆)、吉林(124
2023-12-05 15:45:00
“满电续航”  路在前方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西安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满电续航” 路在前方比亚迪汽车西安生产线。(记者 窦翊明 摄)■记者 黄晓巍一场巨变,已然发生。全球能源价格暴涨,新能源汽
2023-02-28 04:26:00
重庆加速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
...最近,重庆三大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发布了今年1—11月的汽车销量数据,最为亮眼的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幅——长安汽车增长140
2022-12-16 08:41:00
安徽省人大代表许丽芳:大众安徽第一款国内产销车型预计一季度投产
...1月21日起开始陆续前往住地报道。安徽省人大代表、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生产工程师许丽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两会期间她带来了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放宽市场准入、促进产
2024-01-22 21:22:00
...速推动一批“小而美”“小而强”产业链做大做强2025年汽车全产业链 产值有望突破5000亿元11月10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聚力实施
2023-11-12 02:06:00
...自:中国工业报 ■ 中国工业报记者 马 艳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
2024-03-01 10:19:00
汽车产量罕见被安徽逆袭,湖北拿什么“超车”?
还是要“借东风”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大省,湖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掉队”危机。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湖北汽车产量为130.98万辆,同比下滑10.1%;同期安徽达到13
2023-11-21 14:03: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安徽造”多款新能源车护航进博会 
大皖新闻讯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盛大启幕,多款“安徽造”高端新能源汽车成为这场国际盛会的官方指定用车
2025-11-05 09:52:00
漫游广州 | 解码近代羊城的城市说明书
伴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广州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串联起一系列重要城市地标,承载着近代广州重要的城市记忆,更见证了广州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2025-11-05 10:46:00
漫游广州 | 读懂2200多年的“老羊城”,走这1.6公里
广州,在云山珠水间孕育了三条城市中轴线,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辉映的城市风貌。其中,广州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全长约1.6公里
2025-11-05 10:46:00
贵州省商务厅关于优化调整汽车促销活动政策的公告广大消费者及汽车经销企业:感谢您对我省汽车以旧换新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进一步提振消费
2025-11-04 19:35:00
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丨80余名主播大V感受车城文化与水都魅力
11月3日至4日,参加“行神州‘播’天下——优质主播中国行”湖北站活动的80余名优质网络主播、网络大V,来到东风汽车博物馆
2025-11-04 19:38:00
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启程长城汽车坦克300随“雪龙2”号科考船出征南极11月1日,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
2025-11-04 08:55:00
丰田为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
在2025年日本移动出行展的新闻发布会上,丰田汽车社长佐藤恒治也发表了讲话。他回顾了丰田集团从自动织机到汽车制造的发展历程
2025-11-04 10:00:00
5 万左右选新能源代步车推荐纳米 01 续航安全都靠谱,入门选它不纠结
鲁网11月4日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当下,5 万 - 10 万价位段已成为城市代步车的核心竞争区间,尤其对于追求精致出行的女性用户而言
2025-11-04 10:42:00
15 万想买新能源性能车?东风奕派 eπ007 适配新手,性价比拉满
鲁网11月4日讯在信息爆炸、产品迭代飞速的今天,“耐用”与“可靠”似乎成了一种稀缺的奢侈品。对于汽车——这个家庭中仅次于房产的大宗消费品
2025-11-04 10:44: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湖北云极:加班加点生产 冲刺1.5亿元年度目标
近日,位于十堰市郧西县天河工业园的湖北云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处于满产状态,在新投产的CTP电池系统智能化生产线上,每月有超过6000套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下线
2025-11-03 20:4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科克诺尔:订单排至明年六月 智能工厂火力全开
作为世界领先的商用车制动系统专家,东科克诺尔商用车制动技术有限公司以“智能工厂3.0+”建设为引擎,一手抓技术革新提质效
2025-11-03 20:42:00
中国一汽10月亮出成绩单:整车销量30.5万辆
11月1日,中国一汽发布销量数据。2025年10月,中国一汽销售整车30.5万辆,同比增长8.1%。其中,自主品牌销量9
2025-11-03 11:23:00
10 万级家用 SUV 怎么选?纳米 06 靠 2715mm 轴距 +“天地门”,刷新空间实用新标杆
鲁网10月31日讯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在卷疯了的10万级纯电SUV赛道,一款新车型能否立足,已不再仅仅依赖于厂商的宣传声势
2025-11-02 16:56:00
河北新闻网讯(杨圣哲)近日,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的总装车间,31台搭载5G模组的自动导引小车(AGV)正悄然滑行。它们如一支默契的“智能蚁群”
2025-11-01 15:49:00
公交安全设施维护有妙招
公交车厢内的安全锤、灭火器、逃生窗、应急出口及安全拉手,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防线”。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以“日常细查+定期精护”的双重模式
2025-11-01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