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段“向死而行”的往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02: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一段“向死而行”的往事

兰小框

“每一个向死而行的英烈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革命故事;每一个烈士的名字,都是一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2021年6月,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检察院成功办理一起烈士遗骸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以法治方式和手段保护红色资源、捍卫英雄烈士荣光。后来,该新闻以《以法治方式捍卫英烈荣光》为题,刊发在区内多家权威媒体上。

看到这条新闻时,我正坐在金城江区保平乡塘静村村委的厨房里,左手捶腿,右手把群众办理产业奖补的表格放在小凳子上,又顺来一份报纸,打算垫在申请表下面,签字确认。仿佛冥冥之中的缘分,让那段往事挣脱了72年的束缚,通过一个个文字跳到我眼前。

据报道,2021年5月,保平乡下洛村花京屯在开展“旱改水”土地整治项目作业时,从荒草地里挖出了一个人类遗骸,颅骨顶部有个洞,疑似枪伤。消息散开,众人奔走相告,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检察院等部门纷纷行动,走访群众、查阅资料,最终确认该遗骸乃17岁烈士覃通寿。

报纸在抖动,我的心在怦怦跳,没想到我与烈士的距离如此之近。10多年前,我还在金城江区宣传部门工作时,曾多次到下洛村参加“扁担节”活动,却一次次与长眠在地下的烈士擦肩而过。2021年5月,我又来到保平乡塘静村做驻村第一书记,频繁地路过下洛村,却没有停留。或许,只因缺少一段文字——一段刻在石头上或者印在纸页上的文字。

放下报纸,放下饥饿和疲劳,我驱车向下洛村出发。宽广、平坦的水泥路,顺着山脚,柔和地从橙子坳蜿蜒进入下洛村。6月的下洛村,处处生机盎然,在阳光照耀下,桑树、橘林泛着绿光,田地里到处是一垅垅新翻的泥土,幼苗们竞相生长。

生命可以浓缩成一段文字,如今,我想循着一些文字,索寻一个人或者一段往事。

据《中国共产党金城江区历史·第一卷(1923~1949年)》记载,1949年,河池特别支部决定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由覃权负责开辟隆亢地区,陆元豪负责开辟拉拱地区,覃天铭负责开辟岜林地区。

1949年的河池仍笼罩在白色恐怖下,民不聊生。那年,覃通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工队,白天拿着锄头在田地里耕种,夜晚组织群众传播革命思想,更多的时候,扛起枪穿梭在硝烟弥漫的山间,那时他才17岁。也是那年7月初,他跟着覃天铭,与当地武工队队员覃仁美、欧任昌、韦秀骅、覃瑞后等人到岜林开展革命工作。当时,身为国民党乡长的覃泽川和土匪覃良谋假意改过自新,骗取武工队的信任,一同前往岜林。期间,覃泽川借机离开岜林,联系土匪头子孔荣武、杨祖武,在拉甘庙设下埋伏。第二天清晨,武工队一行6人返程途经拉甘庙时,被土匪伏击。面对绝境和生命威胁,武工队队员们没有畏惧,经过激烈战斗,覃通寿等5名队员壮烈牺牲,覃天铭在战斗中受伤严重,昏迷后被俘,关押数月后也被敌人杀害。

拉甘庙是覃通寿牺牲的地方,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高合村。

几经辗转,我终于联系上了高合村党支部书记,并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拉甘庙,找到了当年激战的地方。那是一条山间常见的羊肠小道,山道上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碎石,有些圆润光滑,有些棱角分明,却都沾满岁月的痕迹,也模糊了那段记忆。我的泪水不禁掉落,洒在这些石头上,犹如当年覃通寿他们冒着热气的鲜血,在这块土地上蔓延。

先烈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河池人民以最高礼遇迎接烈士回家。让人欣慰的是,这项工作得到各界响应,退役军人事务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将此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如今,覃通寿烈士墓修葺一新,坐落在下洛村花京屯凤凰山脚下,墓碑上刻着许多字,或大或小,像一张张年轻战士的笑脸。这些文字,将那段往事凝固在墓碑上,陪伴着下洛村的花草树木和男女老幼,迎接每个日出日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辅导方案,及时解决涉税问题,助力新材料企业向“新”而行。企业财务负责人沈杨表示:“从筹建到生产,税务部门累计为我们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25万元、减税降费52万元。”从车间到
2025-02-26 08:28:00
河池金城江金城中路 华为授权体验店盛大开业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导购员给顾客介绍产品。本报讯(记者 罗予馨 摄影报道)“华为新店新气象,龙腾虎跃新风采。欢迎大家来体验,唱起山歌等你来……”伴随着悠扬的山歌,1月16日上午,河
2024-01-19 02:00:00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一、2023/5/9 7:30-18:00,计划进行:更换变压器、导线,需要对河池市金城江区东江镇长排村石排屯等附近一带停电进行检修
2023-04-29 02:33:00
...琪)据广西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24年6月14日10时47分在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北纬24.76度,东经108度)发生2
2024-06-14 13:52:00
河池汽车客运“逆袭”求生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贵南高铁开通河池汽车客运“逆袭”求生本报记者 银芳帅 文/图节后车站候车厅冷冷清清。 8月31日,贵南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河池正式进入“高铁时代”。从河池西站乘
2023-10-11 02:29:00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本报河池讯 (记者/廖庆凌 通讯员/彭昌伶)12月29日,河池市金城江区举行2022年四季度项目开工活动,6所中小学校建设项目一同开工,总投资7.92亿元。本次
2022-12-31 07:09:00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金城江区新建一所民办高中计划2024年9月招生本报讯(首席记者 潘剑)10月8日上午,河池市金成高级中学校园建设工程奠基仪式在金城江城区京峒路举行。河池市金成高
2023-10-10 02:28:00
河池市金城江区:征兵宣传进校园 点燃青年报国志
...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多功能报告厅,曾经服役两年的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白土乡武装部干事韦金友与师生现场交流互动时说道。连日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人民武装部、区委宣传部、河池市公安局
2023-06-26 16:34:00
“东北大花袄”公交专列亮相金城江街头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金城江讯 为了欢迎东北老铁们到桂旅游,这个冬季广西各地推出一个个新花样,一次又一次火出圈。1月11日上午,金城江区城市公交车也申请出场。金城江区产投集团有限公司
2024-01-15 02: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