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被称为“民间传统医术”的刮痧,真的能消暑吗?高温又来袭,掌握这些暑热不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12 06:26:00 来源:杭州网

每日商报讯 近日,一则“大妈以为男子中暑为其刮痧实则男子为醉酒”的视频登上热搜。原来有位猪肉档老板因前夜醉酒,第二日体力不支趴在桌上睡觉。路过的一位好心大妈误以为老板中暑了,便主动上前为其刮痧。

视频发布在网上后,立马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一部分网友赞美大妈的热心举动;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觉得大妈的行为过于草率,缺乏专业刮痧知识和技能。甚至还质疑:刮痧真的能缓解中暑症状吗?刮痧去暑只是一种民间土方,有没有医学依据呢?

面对种种疑惑,记者采访了浙江省中医院综合科护士长陈晓洁,听她专业讲解刮痧是否对中暑有效。

刮痧真的能去暑吗?

如何找准穴位正确进行

陈晓洁介绍,刮痧可以去暑,能祛除暑湿之邪,起到解表清暑、宁心开窍的功效。“中医认为,中暑是人体在夏季感受了暑湿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分阳暑和阴暑,也称中暑为‘发痧’。”

作为民间广泛用来治疗中暑的方法,刮痧应用非常普遍。但值得注意的是,中暑时刮痧应选择阴凉、通风的环境,但不宜当风直吹。刮板可以选择玉石刮板或水牛角板,具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的作用。

“刮痧部位要涂抹润滑剂或水,以免损伤皮肤。刮痧的力度也要恰当,可以边刮痧边询问被刮者的感受,及时调整手法力度,每个部位一般刮3~5分钟,以出痧(紫红色的痧痕)为度,最多不超过10分钟。”陈晓洁提醒,在刮痧过程中,如被刮者突然出现面色发白、出冷汗、恶心欲吐等情况,应马上停刮,让被刮者平卧休息片刻,可按揉百会、内关、人中等穴位进行急救。

与此同时,刮痧时可用刮痧板的角部点按人中穴,刮拭头顶百会穴、背部大椎穴、刮拭或按揉内关穴(手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同时从上向下刮拭胸部正中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起到清泄暑热的作用。

哪些情况下不适合刮痧?

同时也要注意这些细节

刮痧虽好,但不是人人都适宜。陈晓洁提醒,酒后不宜刮痧,刮痧后也不宜喝酒。“刮痧具有通经活络,调动身体气血运行的作用,喝酒后在酒精作用下会加快人体血液循环,如果酒后再行刮痧,或刮痧后饮酒,血液循环过快会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水肿者不宜刮痧;皮肤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刮痧;急性扭伤、创伤的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过饥、过饱、过度紧张的患者也不宜刮痧。

刮痧前后,也要注意以下细节:

1.刮痧前要评估是否适合刮痧,要检查刮痧工具边缘是否光滑,不能干刮,应时时蘸取润肤介质(头面部可以不抹油)以免损伤皮肤;

2.刮痧时要询问被刮者的感受,根据被刮者的耐受程度调整手法及力度,不强求出痧;

3.刮痧后要注意休息,最好饮用一杯温水,不吃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出痧后30分钟内不宜洗冷水澡,夏季避免风扇、空调直吹刮痧部位,避开过堂风。

陈晓洁提醒,市民朋友虽可以学习日常保健刮痧的方法,但是出现严重疾病症状时还是要及时至医院就诊,不能盲目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出伏暑热未消  当心“秋老虎”发威
...,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秋老虎’带来的暑热天气依然要维持半个月以上,但总的来说空气湿度大减,昼夜温差开始增大。”专家说。出伏后天气日渐干燥,人们易患干咳少痰、口干
2023-08-25 09:24:00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是什么意思,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不可能小暑和大暑都是一样闷热的。在民间还有农谚“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意思是说小暑节气如果比较闷热了,那么到了大暑节气的时候就不热了。所以,不能说大暑就一定比小暑热,有些
2024-07-01 10:24:00
...。主要从事生鲜瑶药捣烂外敷、瑶药熏蒸、点灸、拔罐、刮痧、滚蛋等具有瑶医特色的治疗方法,诊疗涉及风湿骨痛、小儿疳积、转身龙、蛇伤、伤寒、疮疥、妇科等疾病,尤其以治疗骨伤、蛇伤闻
2023-08-01 06:55:00
暑热湿重易生病! 养阳气、祛暑湿是关键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健康科普暑热湿重易生病! 养阳气、祛暑湿是关键7月7日是小暑节气,标志着即将“出梅”入伏,炎炎盛夏开始登场。“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
2023-07-10 00:05:00
“热死人”可没有开玩笑!
...推出全国秋老虎地图,看常年处暑期间哪里“猛虎下山”暑热依旧。 【全国秋老虎地图】暑将尽热未止江南华南警惕秋老虎出没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降低,它所带
2023-08-23 11:36:00
古人的降伏之道
...在,人们认为在炎热的天气里吃肉食可以增强体质、抵御暑热,这一举动也体现了古人对节气变化的敏锐洞察和顺应自然的理念。《邺中记》中的“井台藏冰,三伏之月冰赐大臣”,则展示了晋朝帝
2024-08-05 10:30:00
科普|北京一导游热射病去世!热射病病死率高,别大意
...在发病的第一时间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热射病属于中医暑热、暑厥、暑风范畴,因受病因、患者个体化差异、症候要素及进展,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中医辩证分型为暑热、中暑闭症、暑风虚症
2023-07-05 19:24:00
75年·75人 | “小马医生”的针功夫
...实际上,不少市民曾接触过的针灸、推拿、艾灸、拔罐、刮痧等,都属于中医外治法。“2006年,有些地方还在对银针采用高温消毒方法时,厦门已经开始用一次性银针,而且民间已经有不少中
2024-09-04 15:54:00
全年最热的节气来了,全国高温酷热分布图看哪里热在大暑
...。”意思是一年平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难熬的就是暑热蒸腾的大暑。大暑究竟有多难熬?为何大暑热过小暑?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高温酷热分布图,看哪里最热在大暑。【高温酷热分布】全国
2023-07-23 10:1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