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众多西湖美景里都有他的文物保护故事 杭州宝藏丁云川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06 07:41:00 来源:杭州网

众多西湖美景里都有他的文物保护故事 杭州宝藏丁云川

在杭州,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只因热爱桑梓,有着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文化情结,经常穿街走巷,行遍山水,日复一日,打捞、丰富着杭州的历史文化遗产。

他们是热心的市民,也是民间文保专家,是这座城市的宝藏。第三届杭州市“平民英雄”(道德模范)丁云川,便是其中的标杆性人物。

2008年,他被评为首届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杰出人物贡献奖;2014年西湖申遗3周年之际,他被评为“十大感动西湖人物”;2022年12月,浙江省表彰了一批文物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丁云川是全省唯一一位以志愿者身份被表彰的个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今年82岁的丁云川依然精气神十足,一辆小红车轻快骑行。这个盛夏,他探访古树背后的历史尘埃,查寻古籍旧珍的百年沧桑,城市文脉,又多了生动的底蕴。

说起杭州故事他如数家珍,说到市民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人活一辈子,总要为社会作一点贡献。但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没有政府、有关部门和媒体的支持,是做不成事的。”

善良,温和,热情,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谦谦君子,也如同我们这座城市的众多传奇,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个热点蹭得好!”

丁云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如果去问1993年的半山镇镇长,他会说,这个人啊,我们“气煞”!

1993年冬至,丁云川去半山扫墓,大吃一惊,眼前的半山被炸掉了一大块山体——原来村里承包给了个体石矿主开山采石。这可是一座与宋高宗、文天祥都有历史渊源的文化名山啊!

丁云川当即投书给当时的杭州日报下午版。经记者调查,一篇《乱炸半山情理难容》的报道见报了,立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区连续批示,责令停止开采。

半山保住了。

十年之后的2003年,丁云川遇到了当年的半山镇镇长,“你就是丁云川啊,我们那时对你气得要命。现在回过头看,你是对的,你的保护意识要比我们超前十年!”

如今的半山已经建设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关注绿水青山,是丁云川走上文化保护之路的伊始。

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7月上旬,丁云川去了大运河杭钢公园,参加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展览活动。其中有个章节“碧水蒙尘”,以“杭州市民20余年呼吁保护运河”为案例,讲的就是丁云川。

“当年我是杭州滚镀厂的环保科长,对环保很上心。198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话说运河》,我给节目组写了一封信,‘运河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不能让千年运河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污染、消亡’。”

原本30集的《话说运河》专门增加一集,着重讲述运河受到的污染,丁云川面对镜头足足讲了三分钟。

1999年,丁云川又写了《大运河,盼你清清流入新世纪》一文,呼吁加快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治理。文章在报纸头版头条刊出后,杭州市有关部门专门向公众说明了杭州市治理运河的措施和时间表。

1986年,大家看的还是黑白电视机,央视《话说运河》的画面是黑白的,运河水也是黑的、臭的。2004年浙江卫视《寻访运河》开拍,丁云川又上了电视。从运河里舀了一瓶水,他打开瓶盖闻了闻,“没有气味,还有金虾儿在游弋”。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杭州段运河列入世遗范围。

“这个热点蹭得好!”忆起丁云川给央视《话说运河》写信的往事,同为民间文化保护专家的仲向平夸赞:“他是一腔热情地爱杭州。”

“这可是佐证文澜阁颜色的唯一依据啊!”

仲向平和丁云川相识三十年,是文保路上的同行者。他评价丁云川,是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文保志愿者”。

保护灵隐寺、重建万松书院、修复苏小小墓、恢复梅花碑……杭州众多美景里,都有一个丁云川的文保故事可讲。40多年来,他以脚步为经、文字为纬,织出了一幅杭州文化保护民间地图。

他的方式是从田野调查入手,再从书中寻找证据,然后向专家学者讨教、研究,最后落成文字。

或者著述,或者写信建议,总之要落到实处。

比如他寻访名人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墓,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墓,宋代科学家沈括墓,苏曼殊、林启等西湖名人墓……都被他从杭州的群山中打捞出来,一一得到政府部门的保护重修。

他参与雷峰塔重建,请到启功先生题写“雷峰塔”的匾额;他发现了钱王32代孙手书的《元宵祭规条例》,中断140余年的“元宵祭钱王”庆典得以恢复,列入杭州市和浙江省的非遗名录。他考证杜甫在良渚的足迹,地铁2号线的“杜甫村站”有了定名的依据……

人们常常惊叹,“又被丁云川挖到宝了”——和夫人去龙井爬个山,在茶室门口吃早点,看到地上躺着几块石碑,他用茶水将碑上文字一抹,一块宋代秦观撰的《龙井记》,一块明代的《龙井茶歌》浮现出来。

杭州的家底真厚啊,随便跺跺脚,就能听到历史的回响。但也需要一双会发现的慧眼。

丁云川一直记着少年时代,大学者马一浮对他讲,“杭州是古城,地上、地下的东西很多。只要留心,都能发现。”

丁云川对杭州文化保护有多上心?2006年文澜阁重修,要求原汁原味。以前文澜阁是什么颜色的?没人知道。丁云川得知此事后,四处寻找史料,从初夏找到国庆节前一天,终于从收藏品市场的一个书柜里,找到了一本1913年出版的《西湖游览指南》。发脆的书页上记载了“文澜阁,梁栋栏棂,皆淡绿色,室中设几椅,作朱色”。

“看到这些耀眼的文字,我激动得心脏差点跳出来!这可是佐证文澜阁颜色的重要依据啊!”

经过时任省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任毛昭晰教授的鉴定,丁云川立刻蹬车翻断桥、过白堤,赶到文澜阁,此时主楼的梁栋栏棂已经上了一层红褐底色。原来,工作人员到北京故宫博物院查了7天的资料未果,打算按照此前脱落的颜色修复。“还好,还来得及!”

“由国家保护,比自己收藏好”

“丁老师总是全身心投入,不求回报。”在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副馆长陈志华眼里,收藏丰富的丁云川就像“哆啦A梦”,口袋里总能掏出宝藏——

有次馆里举办西湖旧影展,发现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老照片特别少,“给丁老打了个电话,他拿来了十来本画册,把相关空白都给补上了”。

更了不起的是,丁云川从20世纪90年代起无偿捐赠有关西湖的文物、文献、史籍——去徽州出个差,发现康有为手书的“放鹤亭”匾额,他马上借钱买下,请回了西湖边;岳飞墓前四个跪着的铁像边上,曾经有块清代石碑,记载了铁像铸造的年代和由来。丁云川说“我回家找找,好像收藏了这块碑的拓本”,遂把“以凛正气于人间”的碑拓本捐赠给了岳庙……

杭州的博物馆、档案馆、文保所里,几乎都有丁云川捐出去的宝贝。为什么这么无私?

“由国家保护,比自己收藏好。”丁云川回答。

书法家启功先生曾经告诉他,文物放在家里,只有自己欣赏,捐给博物馆,大家都可以欣赏。

“最终为社会所用,才是收藏的价值。”

深刻的道理,由老先生们讲来,却是朴素的大白话。

某种意义上,这也恰是文化保护的杭州经验之一:杭州有很多文化历史遗产,就是在市民、专家和城市管理者的共同推进下,保护成功的。

“从我的亲历来看,杭州的历任领导和有关部门,对专家学者的建议都很重视,尤其是涉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一定会得到支持。”丁云川说。杭州已经拥有了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3处世界文化遗产,“湖山不可再生,我们要站在世界的高度,替全人类保护好它们。”

“落笔要直,做人也要直”

2024年盛夏,记者拜访了丁云川先生和他的爱人朱福英。丁老身着白衬衫、西装短裤,一如既往的儒雅。室内满墙书香,窗外运河清清流淌。

2008年,记者曾和丁云川一起探访南高峰下的血园陵。之后,他用了五年时间,考证出那是北伐阵亡将士的烈士墓。2012年底,墓园修复开放。可是他想着“万宝全书尚缺一角”,2018年跑到上海,高价拍下一份《北征日记》,补全了英烈名单,补刻在英名碑上。

如今,血园陵已是杭州市和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老的爱人朱福英是一名退休的中学高级教师。伉俪情深,丁云川去上海拍《北征日记》时,朱老师一同前往。

二老第一次参加拍卖会,饿着肚子等了3个多小时,从500元起拍,竞价11轮,最终花3600多元买下两本薄薄小书(这份珍贵日记后来捐赠给了西湖博物馆)。

朱老师说,你心里满足了吧?丁云川说:知夫莫如妻也!

爽朗的朱老师说,我呀,当年看中他三条,一是他品质高、教养好,言语从不伤人,好菜都给别人吃;二是有才华,写得一手好字;三是颜值高,口袋里放着手帕,衣裳清清爽爽。

丁老先生在一边说,我喜欢穿白衬衫,是提醒自己做人不能有一点污渍。

丁家在杭州已世居三百年。从小母亲教他描红习字,告诉他“写字落笔要直,做人也要直”;父亲对杭州历史文化也很痴迷,1992年庆春路动迁,丁父从民工手中买下一块古老的辟火碑,捐给了杭州碑林文保所;1995年西泠桥上的青石桥栏被出租车撞毁,这种“严州青”当时已绝迹,父亲当即把自家天井里的同款青石板捐献出来。

当年评选道德模范时,丁云川几番推辞。他觉得这称号太高大了,“我就是一介布衣,一个杭州市民”。

他说,杭州人怎能不为自己故里做点事?“感谢我的父母,教我一辈子老实做人、认真做事,感谢我的夫人福英,总是无条件地宠我、支持我。”

福英老师说,你志愿保护杭州的山山水水,我肯定支持!

榜样的力量润泽无声,丁云川们的故事还在继续:痴迷西湖摩崖石刻的年轻人,钻研杭州方言的“95后”,“我们一起拍西湖”、在互联网上制造了多个杭州美景摄影爆款的“00后”们……杭州历史文化保护的队伍正在茁壮成长。

时代不同了,讲好杭州故事、弘扬杭州人文之美的传播方式更广阔了,可是人们爱杭州、爱家乡、热爱中国文化的心是不变的,并且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精神延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6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专业、创新、人性化服务,杭州西湖博物馆焕新升级 讲好西湖故事,打造西湖边人民共享的文化空间
...次提升改造,打造了一个更加完美的展示空间和高水准的文物保护环境,让这些文物能够有机会集体亮相,一次性展出西湖文物400余件(套)。同时还辅以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把西湖博物馆打造
2023-09-21 07:47:00
湖山常在 情缘永驻 杭州西湖博物馆全面焕新 “西湖天下景”惊艳上线 为你讲述东方名湖传奇史诗
沉浸式体验空间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馆长潘沧桑与馆藏《清乾隆西湖行宫图》 俯瞰西湖博物馆杭州日报讯 千年西湖山水,自然赋形,犹如一部传奇,深深镌刻进城市的历史脉络之中,是杭州的“根
2023-09-15 08:19:00
更有情感,更接地气的“西湖表达”,《走近西湖》写了什么样的西湖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原副局长,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协会副会长卓军在《走近西湖》中提到,西湖不是纯文物遗址类遗产,而是一个不断演变着的活态遗产,离城市很近,又能保持
2024-09-23 22:13:00
...长。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闻名于世,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内保存浙江最早的东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此外,社内还有不少石刻和摩崖题记,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西泠印
2025-02-09 07:26:00
雷峰夕照 人间天堂
...留了旧塔被烧毁前的南宋楼阁式结构和高度,又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为朱炳仁老师参与的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雷峰塔的文物保护和塔身重建,倾注了几十年来从朝到野无数人的心血,说
2024-09-26 16:44:00
河边寻烟柳,小巷访画桥——五柳巷City Walk
...极目新闻亚运盛会来临,杭州迎八方来客,除了看比赛看西湖,还能在杭州玩什么?杭州闹市中的宝藏小众City Walk路线——五柳巷,值得花半天时间走一走。起点:地铁江城路站在望江
2023-09-01 17:31:00
...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作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诠释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髓和风骨。今天的文化中国行,我们就来感受“西湖天下景,朝
2024-10-02 10:22:00
沈括墓是怎么发现和确认的?
...经发现了沈括墓。2009年,该墓被杭州市人民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关于这个墓,却一直存有争议。理由有两个:一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予家祖茔在钱塘西溪”。于是有人提出
2024-07-31 17:07:00
杭州文物管理体制改革40年 专家建议设“文化遗产局”
...局的脸色,更遑论掌控整个西湖的文化建设。园林管理和文物保护合二为一,成了唯一的选择。陈文锦透露,当时此决定一出,在全国各地都引起了轰动。西安、洛阳、承德甚至远在边陲的拉萨等城
2023-11-07 19:1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11月3日发布公告,决定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
2025-11-03 11:02:00
东南网11月3日讯 近日第二十三届毛竹王评选结果揭晓,共评选出毛竹金奖1名、银奖2名、铜奖3名。通过毛竹王评选活动,将进一步引导永安市竹农提升科学育竹水平
2025-11-03 11:07:00
《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合作郑州倡议》发布
大河网讯 11月3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郑州开幕。开幕式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合作郑州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发布
2025-11-03 11:07:00
架起合作“金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在郑州开幕
大河网讯 11月3日,第十八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以下简称“中拉企业家高峰会”)在郑州开幕,这场为期2天的国际盛会再次将世界目光引向河南
2025-11-03 11:07:00
厦门召开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暨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现场经验交流会
垃圾分类成日常 绿色办公看得见我市召开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暨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现场经验交流会60余家市直相关单位、各区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人深入市公安局多场景观摩
2025-11-03 08:25: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筑牢三秋防护网 守护群众钱袋子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张占朋)当前,“三秋”生产进入关键阶段,上周持续阴雨天气给秋粮收割
2025-11-03 08:25:00
【文化社区建设】德州天衢新区新区服务管理办公室红色书院开展“新新向荣青年说”镇街干部齐宣讲系列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谢昕纾)为进一步激活辖区居民参与新区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凝聚起共建共享的治理合力
2025-11-03 08:28:00
承德为灾区群众筑牢“温暖防线”
确保取暖物资储备充足、电力保障措施到位、燃煤报警装置全覆盖承德为灾区群众筑牢“温暖防线”10月26日,滦平县红旗村村民许勤正在装修一新的家里整理家务
2025-11-03 08:32:00
许俊富:高速刑侦“破局者”
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一分局刑侦治安大队负责人许俊富高速刑侦“破局者”10月30日,许俊富(右)与同事在分析案情。 河北日报记者 桑珊摄抓捕
2025-11-03 08:32:00
2025年河北赛事资源策划运营对接洽谈会观察:推动河北赛事经济迈入2.0版
推动河北赛事经济迈入2.0版——2025年河北赛事资源策划运营对接洽谈会观察9月14日,2025京津冀国际铁人三项公开赛在保定易县举办
2025-11-03 08:33:00
记者走基层|北京老书商 香河安“新家”
10月28日,香河县京津冀共享文化产业港“淘知轩”书店内,总经理齐成良(左)正在整理图书。河北日报记者 刘英摄金秋十月
2025-11-03 08:33:00
据秦皇岛新闻网最新消息,2025-2026年度采暖季即将启动,秦皇岛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将于11月5日正式供热。为保障广大热用户在今冬明春能享受到稳定供热
2025-11-03 08:34:00
我省建立55个县级儿科质控中心河北日报讯(记者赵泽众)从日前召开的第三届京津冀儿科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会议上获悉,近年来,河北省逐步构建省—市—县三级儿科质控体系
2025-11-03 08:35:00
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推动涉企检查减量提质省市县每级每年度最多入企2次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27日,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规范涉企行政检查
2025-11-03 08:35:00
我省推出“户外在河北”季节性子品牌,玩法多样冬季到河北来玩雪2024年,河北省谋划开展了“户外在河北”系列活动,今年又全面推出“燕赵好山水 户外在河北”品牌和“户外在河北 越野一起来”等10个子品牌
2025-11-03 08: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