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都说文无第一,可这首诗却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8 20: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代是诗歌集大成的年代,涌现了许多风格迥异思想不同的诗人,一直都是我国的文化瑰宝。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想要从唐诗里边挑一个最好的怕是难如登天。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最好的诗作。而有那么一首诗,却被人们公认为“古今七律第一”。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诗呢?

都说文无第一,可这首诗却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诗分为律诗和绝句,《登高》是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又被研究诗作的学者们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这是杜甫晚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知道杜甫一生都在关心人民的疾苦,其诗也大都是反映社会矛盾表达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如《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很少有对生活的感慨,即使有也是为自己的忧国忧民做铺垫。这首诗是杜甫五十六岁而作,当时的杜甫年老又多病缠身,有一天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眼见萧瑟之景,便挥手写下了这篇“七律第一”。到底写了什么呢?它的艺术性又在哪里呢?

都说文无第一,可这首诗却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前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就是一副壮大的画卷。“急”和“高”字直接写出秋天的特点。用猿和鸟作了鲜明的对比。萧瑟的秋天里风很大只有江水上有嬉戏的鸟儿,本来是秋高气爽的日子,却因为有几声猿的哀叫触动了杜甫的心事,杜甫不禁掖了下自己的衣服,如果放在年轻时的自己,见如此壮丽之景只怕是会再吟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吧。可惜在晚年联想到最近的遭遇便只觉得心情沉重。这两句用“画”给自己做铺垫,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想杜甫这首诗比起这个形容也毫不逊色吧!

都说文无第一,可这首诗却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被誉为千古奇偶,因其对仗工整语句优美而名流千古。但细细品读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便觉得也不逞多让。这两句“无边”对“不尽”,营造浩瀚矿大的环境;“落木”对“长江”一静一动一木一水,真的是让人拍手叫绝;“萧萧下”对“滚滚来”一个由远及近一个从上往下。这两个词不仅让整副“画”变得生动起来更是瞬间让人身临其境陪杜甫一起感受苍凉壮阔的秋景。杜甫这四句二十八个字没有一个字说自己登的有多高,但是处处都在渲染自己“登”的有多“高”,没有一个字说自己有多惨,但是读者已经情不自禁想去了解他有多惨。只用了寥寥几笔便带动了读者,没有一个字多余,但每个字都有不一样的地方,诗圣的炼字能力在这首诗里实在是空前绝后。

都说文无第一,可这首诗却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如果没有后边几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将是一首写景写的不错的绝句,加上后边这几句就无愧于“古今七律第一”的称号。诗写得好是必定有自己的情感在里边,而《登高》也是,前边说道杜甫这首诗写景没有直接说看到的景有多壮丽,而是用不同的事物来衬托景有多壮丽。而杜甫抒情也是如此,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他说:常年漂泊在外对秋天有莫名的感慨,言外之意就是暮年多病的他上个高台竟然没有人陪伴真是好孤独啊!接着笔锋一说自己因为十分遗憾自身命运而两鬓斑白,本来写情已经达到高潮,但是他又急转直下,说自己困顿潦倒之后因为身体酒已经停了。最后好像是在一种“平淡无奇”中收场。但其实这留下了更多的想象:

酒是那些不得志的人经常拿来发泄的东西,而杜甫潦倒成这样连酒都不能喝了,还有比他更悲惨的吗!

都说文无第一,可这首诗却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

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情,诗圣都在这首诗里展现了超高的水平:格律用韵都恰到好处,对仗工整,写情手法独特,用字讲究。似乎无论怎么赞美这首诗都是不为过的。怪不得被后人称为“古今七律第一”。而杜甫身为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担得起这个名号的,你们觉得它是最好的七律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8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的情感,创作了无数传世佳作,其中《登高》更是被誉为七律之巅,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显赫的文官家庭,世代书香,本应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
2023-11-20 20:01:00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能被后人评为“七律诗第一”?实至名归
...是上到七老八十,下到三岁孩童都了解的名字,但是若论七律诗,谁作的令人叹为观止,那还要看杜甫的诗作。杜甫一生喜爱云游四方,作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若想要做出一首朗朗上口的诗作,便必
2024-02-29 16:11:00
杜甫这一首诗,被评为“七律之冠”,其中14个字几乎人人会背
...年,杜甫在流离于川中的时候创作了《登高》,这首经典七律久负盛名。明代学者胡应麟称其为“古今律诗第一”。无论是在意境的建构还是情感的张力上,这首诗都深深震撼了人们。《登高》杜甫
2024-08-22 09:51:00
“诗圣”杜甫为何能跟李白齐名?读完这三首诗你就知道了
...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胡应麟认为,杜甫的这首《登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七律第一。2、绝句——唐代、杜甫江碧
2023-06-05 11:06:00
杜甫无法超越的神作,共4句就有两个千古名句
...古绝对“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还是被誉七律第一的《登高》,都令人惊叹不已。事实上除了最擅长的七律,写五律杜甫也是高手。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杜甫的一首五律,这是一首
2023-02-20 22:32:00
中国文学史地位最高的古诗词有哪些?
...独不见》:沈佺期这首诗虽然是乐府诗,但它却是以标准七律形式完成的,因此,习惯性将这首诗作为中国第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
2023-05-12 08:09:00
宋诗中的哪场绝美夏雨,通篇模仿杜甫《春夜喜雨》
...了突出一个“喜”字。其次从结构上来看,曾几的诗作是七律,杜甫是五律,虽内容不一,但无论是对仗、结构还是格律都极为相似。再次从诗背后塑造的诗人形象来看,杜甫一向忧国忧民,而曾几
2024-02-27 15:22:00
七律诗作四十年后被“搬”上荧幕作者不知情,安徽乡村教师为“署名”讨公道
...任乡村教师的夏传寿,为庆祝高考制度恢复创作了一首《七律·心怀四化大目标》,刊登于当地文艺期刊。谁也没有想到,近40年后,这位老教师意外发现自己的诗作竟被“搬”上了一部热播电视
2025-08-20 17:40:00
《庆余年》范闲背诗,背到李白这首庄墨韩才吐血,这诗有何杀伤
...要选杜甫如此悲凉的诗,其实这是因为这首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所以范闲才敢说:“我就这一首就够了!”后来范闲向“鸡腿姑娘”表白,用的是《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也是
2024-05-09 0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