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大姑姐天天来吃饭,我忍了2年!当我不再“贤惠”后,日子舒心了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2-25 09:49: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大姑姐天天来吃饭,我忍了2年!当我不再“贤惠”后,日子舒心了

我认识曼曼十年了,一路看着她工作、恋爱、结婚、生子。她和我不同,性格温顺随和,从不与人争辩,从不与人为敌,也从不与人计较。

结婚后,她秉持了一贯的性格,孝顺公婆,照顾孩子,心疼老公。

前几天,我们一起吃饭,她心情很好,一路就看着我笑,我问她什么事情这么高兴啊?

她偷偷地告诉我,最近,我终于学会说不了,我想告诉你,说不的感觉真的太好了,生活好像豁然开朗了。

曼曼的神情中充满了自豪与满足,好似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了。

她偷偷告诉我:

你知道吗?以前我从来不敢拒绝别人,总觉得这样就不贤惠了,现在我想说,以前真是太傻了。

让曼曼这么开心源于一直困扰她的大姑子一家。

曼曼的老公有个姐姐,两家住得不远,由于曼曼和公婆长期住在一起,大姑子一家就经常过来蹭饭,一开始曼曼热情招待,每次她们过来都会加几个菜。

就这样,大姑子一家从一周来一次发展到两次三次,到后来的一周五次。

过来的内容也从吃饭发展到顺便洗完澡再走,而她们自己的家,则变成了酒店式的存在。

遇到夫妻俩有什么事时,大姑子就把孩子往曼曼家一放,也不问曼曼是否有空帮忙照看,小孩子又皮得很,经常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曼曼的工作是财务,虽说不上有多繁重,却也要上足八小时,回到家里不但没法休息,还要额外照顾大姑子一家。

渐渐地,她心里不乐意了,可是却不知道怎么说,总觉得大家亲戚一场,直接拒绝会撕破脸。

而且也会落个计较、不贤惠的恶名,于是,就这样忍着,一忍就是两年。

后来,曼曼怀孕了,但大姑子一家并没有因此停止打扰,因为家里请了保姆,大姑子一家更加觉得理所当然。

孩子出生后,曼曼试着向婆婆提出,现在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自己没精力接待大姑子一家了,婆婆轻描淡写地说家里不是有保姆吗?曼曼就此住了口。

但是前几天发生的事,让曼曼忍无可忍了,曼曼的孩子才一岁多,刚刚学会走路,正在客厅摇摇摆摆地走着,大姑子的孩子故意伸出脚,把他绊倒在地,牙齿磕到嘴唇上,流了很多血。

她也不知道哪里来了勇气,把孩子抱起来放到房间,回到客厅很严肃地说:

从我们结婚你们就过来搭伙到现在,已经整整4年了。

这4年我没有跟你们要过伙食费,是念在大家亲戚一场,但现在我自己也有孩子了,没那么多精力再来招待你们。

以后麻烦你们在自己家开伙吧,我想留更多的时间照顾我的孩子,当然,节假日我依然欢迎你们过来做客。

大姑子当场就愣了,回过神来立刻跟自己的母亲控诉:

妈,这是我的娘家吗?我回来吃个饭怎么了?就要受你媳妇的气了吗?

婆婆自然偏心自己的女儿,也指桑骂槐地指责曼曼,然后给儿子施压,要求他管管自己的老婆。

老公进房间的那一刻,曼曼先发制人:

如果你想指责我,那我劝你不要开口,因为伺候人的活都是我在干,如果你愿意干,她们天天过来我也没意见。

没想到老公不但没有指责她,反而说这几年辛苦委屈她了,不会听母亲和姐姐告状的,从那以后,大姑子一家就没上门了。

虽然婆婆话里话外指责她不贤惠,因为有老公的支持,曼曼也没当一回事,不贤惠就不贤惠吧!

所以,曼曼心情大好地约我吃饭,她说我现在才明白不敢说不,不敢拒绝的贤惠一文不值,用自己的快乐和生活为代价去博取一个贤惠的名头,实在得不偿失。

我笑着问她,那以后还贤惠吗?

曼曼想了一会儿说,以后,我还是会继续贤惠,好好照顾孩子和老公,但一定不再这么傻傻地贤惠。

听她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这姑娘以后的日子,应该会越过越好。

前段时间,我收到了一则留言,留言的内容是这样的:

晚情,我买了你的书,刚刚看完,整体上写得不错,有几篇给人很多启发,但还有一些观念我不敢苟同。

你在书里一直提倡女性应该人格独立、经济独立,在你的文章中,好像女人的贤惠就是错,一点用都没有。

女人的不幸就是贤惠造成的,贤惠是中华传统美德,怎么到了你的笔下,就是一种过错呢?如果每个女人都不贤惠了,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其实这样的留言我并不是第一次收到,比如以前推送的那篇你是不是太早示好了?,就有不少人反对,认为我在教唆其他姑娘不要贤惠,不要付出,要学会自私。

我想,会有这种理解上的巨大偏差,首先源于观念不同,比如有不少女性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奉献,要牺牲,这种想法根深蒂固。

她们已经深深地失去自我,认为所有让女人保持自我的话,就是在教唆女人自私,可以说,在男权的社会里,她们既是受害者,却也是死心塌地的帮凶。

还有一种情况则完全相反,曾经有一位姑娘给我发微信说看了我那篇文章,终于找到自己不幸福的原因了。

以后一定要好好改,好好珍惜疼爱自己,当时我非常高兴,如果我的文章能为处于困境中的姑娘提供一点思路,我是非常欢喜的。

但没过多久,姑娘又哭哭啼啼地找我了,说老公要跟她离婚,说现在的她比以前更讨厌。

以前只是唠叨一些,无趣一些,现在整个人浑身都长刺,动不动就来两句太贤惠的女人没有好下场,太懂事的女人大多不招人待见。

我很无语,我从来不反对女人贤惠,但我反对没有任何智慧含量的贤惠。

看见很多姑娘在网上喊口号,女人要怎样怎样,这些姑娘在之前的日子里,大多都是无私奉献,却没有得到相应回报的人,所以不愿意继续贤惠了。

真正使她们过不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她们贤惠,而是观念和思维,所谓贤惠只是一个表象而已。

我们当中很多人过不好的一个最大原因就是:思维是直线型的,非左即右,非黑即白。

贤惠时,贤惠得一塌糊涂,一听说女人不应该太贤惠,立刻就走向另一个极端,美其名曰追求自我,女人当自爱,可真正的自我哪是几句口号能喊回来的?

在我看来,贤惠和自我根本一点也不冲突,甚至建立在自我上的贤惠更加弥足珍贵,更加懂得分寸和尺度的把握,不容易把对方惯坏,也不会让对方不满。

你毫无节制,失去自我的贤惠,当然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回报,但如果你觉得这一切都是贤惠害的,必须摈弃贤惠,那只不过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已。

是完全没有考虑对方也是个活生生的人,如果你从此丝毫不愿意付出,凡事只想着自己,那他为什么要忍受你呢?除非你摒弃贤惠时,把婚姻感情也一起摈弃了。

生活没那么复杂,说穿了,就是把握好一个“度”而已,一个既让自己不委屈不怨恨,也让对方不失落不反感的“度”。

所以,贤惠无罪,没有智慧,不懂分寸,才是最大的问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儿媳生女,婆婆赠车,大姑子酸言:孙子真受宠
...定告诉家人时,大部分人都表示赞同和支持。然而,我的大姑子却突然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孙子真受宠啊,一出生就有这么好的礼物。”她的话让我有些意外,也有些不满。我明白她的言下之意,
2024-03-10 15:51:00
狄莺要和孙鹏离婚,发文受够孙家人,称大姑姐全家薄情寡义
...到了鬼一样,立马喊来自家儿子“开车走人”。狄莺大骂大姑子一家吃他们家的,自己嫁进孙家28年,从来没有让大姑姐家请客,两个侄子结婚也是给10万的大红包,如今大姑儿子进家连舅妈也
2024-06-03 11:14:00
一家人凡事都要以和睦为主,家和万事兴,家人之间要多体谅和包容
01对有些家庭来说,一个大姑就相当于半个婆婆,或者不止半个。这主要是指那些特别好管娘家事的大姑姐,她们通常人嫁出去了,心却没有嫁出去,回娘家来总是一副主人的姿态,把弟媳排挤在外。
2023-08-15 06:52:00
大姑姐要用十万买我们六十万的房子,被丈夫拒绝:亲兄弟明算账
...的气氛中,王刚的手机铃声打破了静谧。电话显示是他的大姑子,李华来电。王刚接起电话,却没想到,通话的内容将是他们生活的一大转折。"大姑子,怎么了?这么急找我有什么事?"王刚皱着
2024-06-25 09:09:00
婆婆把存款全给大姑子买车,说去大姑子家养老,直到她摔断腿
在北方的小镇上,汪雪度过了自己的成长岁月。她的家人为她安排了一次相亲,惊讶的是,相亲对象竟然是她在高中时期暗恋的同桌刘成。他们相视而笑,这一场相亲就成了他们人生中的转折点。转眼间
2024-03-09 14:21:00
有时候退一步未必是海阔天空,也有可能是万劫不复
...,唏嘘不已。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故事——面对大姑姐的得寸进尺,她敢怒却不敢言,最终把自己推进“深渊”。01闺蜜的小姨姥叫李月华,家中兄弟姐妹五人,她是最小的女孩,下面还
2023-07-19 20:47:00
家人之间一定要多理解、多包容,少一些计较,家庭才会和睦幸福
...,她就一直不待见王丽。03婚后老公对王丽很好,公公和大姑姐对她也不错,所以她从不跟婆婆计较。王丽想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如果自己跟婆婆对抗,老公夹在中间会很难办的。可能正因为王
2023-08-14 22:23:00
儿子儿媳过得幸福,父母的晚年才会过得幸福
...也要看佛面,只能勉强答应了。可没想到过了几个月后,大姑子也搬来住了,因为她离婚了没处可去,就回娘家投靠父母了。黄棣很不爽了,但又做不出来赶大姑姐走,就私下里跟老公说。老公便说
2023-08-14 22:37:00
评选“五个模范户”  引领乡村新风尚
...黔南日报福泉市评选“五个模范户” 引领乡村新风尚为大姑子喂饭正在地里锄草的金成红(右) 在教育帮扶资金的资助下,罗贤胜的四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文/图刘莉 李正芳“卫生模
2023-05-08 16:30: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
孝心暖乡邻:万家庄村“好媳妇”周娟用行动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鲁网10月31日讯在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万家庄村,提起周娟的名字,村民们无不交口称赞。作为儿媳,她以数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01 09:20:00
外卖小哥“耳尖”识电诈 保住女子12万元孩子读书钱
南报网讯(通讯员秦公轩刘叙麟记者王茸)近日,一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听到一名女子在打视频电话,对方疑似教她如何转账,热心的外卖小哥赶紧报了警
2025-11-01 09:44:00
【天眼快评】女儿为留学欲卖病父唯一住房,一纸判决见温度
10月29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则由广东珠海香洲法院审理的家庭纠纷案件。2008年,小美的父母购入一套房产,两年后登记在时年仅6岁的小美名下
2025-11-01 19:44:00
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分享润初心 文字力量伴成长
鲁网11月1日讯10月28日,临沂三河口小学读写团队的各位老师们齐聚一堂,将教学里的细碎故事、教育中的点滴思考,融进阅读的时光里
2025-11-01 20:41:00
“黄昏恋”她向他大额转账 这样的借款,可讨回吗?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张珺 通讯员 海法宣)“恋爱期间钱款来往需谨慎。”这话不只对年轻人适用。厦门中院近日二审判决的一起因“装修垫资”引发的老人恋爱金钱纠纷案
2025-10-31 08:16:00
每天3块钱买的保险,出事了到底管不管?丨“法式”生活
大河网讯(记者 宋向乐)每天接单前被扣3块钱,说是买了保险,真出事了,到底能不能赔?本期“法式”生活,我们通过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审判的一起保险纠纷案件
2025-10-31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