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邢台市南和区创造全省大面积“吨半粮”高产新纪录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10 21:07: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本年度河北省夏玉米百亩方和千亩片单产纪录在这里诞生

邢台市南和区创造全省大面积“吨半粮”高产新纪录

河北新闻网讯(王永晨、师立娟)国庆节以来,位于邢台市南和区阎里乡阎里村的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夏玉米生产田捷报频传:10月1日,经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实收测产,由河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邢台试验站、品种选育与评价岗联合邢台市农业农村局打造的“熙单33”百亩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达1023.11公斤(14%标准含水率,下同);10月9日,由南和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2756亩夏玉米“MY73”种植地块进行机械实收测产,总收获173.43亩样方,平均亩产达869.45公斤。短短几天,该地块接连创出了本年度全省夏玉米百亩方和千亩片的单产最高纪录。

邢台市南和区创造全省大面积“吨半粮”高产新纪录

10月9日,邢台市南和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2756亩夏玉米“MY73”种植地块进行机械实收测产。图为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首席专家李少昆教授(右一)现场指导夏玉米收获。耿昭摄

据悉,本年度南和区承担实施了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作为项目核心示范区,金沙河合作社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河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在邢台市、南和区农技人员的具体指导下,在夏玉米种植区大面积应用了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栽培技术,选用了耐密高产品种,并将种植密度由每亩4000-4500株提高到6500株,落实了高性能播种机导航播种、滴水齐苗、精准化控、4次水肥定向精准调控、病虫害一喷多效等关键田间管理措施。在今年夏玉米生长季内遭遇了播种期间持续高温干旱、散粉期连阴雨、灌浆期阶段性低温等不利气象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专家和农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综合运用滴灌水肥一体化、大型植保无人机等设施装备,最终取得了夏玉米高产的骄人成绩。

邢台市南和区创造全省大面积“吨半粮”高产新纪录

10月9日,由邢台市南和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2756亩夏玉米“MY73”种植地块进行机械实收测产。图为收获现场。耿昭摄

邢台市南和区创造全省大面积“吨半粮”高产新纪录

10月9日,由邢台市南和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2756亩夏玉米“MY73”种植地块进行机械实收测产。图为收获现场。耿昭摄

“今年麦收的时候经专家测产,我们基地小麦实现了百亩破800公斤、万亩达700公斤的单产水平,现在玉米又获得了大丰收,这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和专家的得力指导啊!”金沙河合作社种植基地负责人王豪楠笑逐颜开地说。

来自省农业农村厅的信息显示,在金沙河合作社的粮田,率先实现了全省大面积周年粮食生产超“吨半”的目标,创造出全省大面积“吨半粮”高产新纪录。

近年来,我省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号召,扎实开展小麦、玉米主粮作物单产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省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系统和“一村一名农技员”三支专家技术队伍的作用,大力实施小麦、玉米全生育期精准精细化管理,通过“省包市、市包区、区包村”层层联合包联,将单产提升关键技术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有效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粮食单产水平获得有效提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1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回暖,冀南平原的冬小麦进入拔节的关键期。3月25日,在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宁营村的麦田里,随着“嗡、嗡、嗡”的轰鸣声,3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为小麦喷洒防病、防虫
2025-04-03 18:37:00
河北邢台:秋粮收储忙
本文转自:新华网10月10日,河北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郄村农民在收储玉米。金秋时节,河北各地秋粮进入大面积收获期,农民利用晴好天气开展秋粮晾晒、收储等工作,确保秋粮入仓。新华社记者
2023-10-10 18:30:00
...重,去年的小麦迟迟不能播种,那时候,可是愁坏了。”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种粮大户宁永强说,多亏政府帮忙,及时组织排水,制定详细的播种方案,2000亩地全部完成小麦播种。经过不懈努
2022-12-25 03:39:00
小麦新品种“中麦578”质优价优
...乡村行 看振兴】◎本报记者 马爱平眼下,在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的金沙河阎里“万亩方”基地,麦浪滚滚如波浪,满目金黄铺满地,丰收季如约而至。“今年,我们将大量收购‘中麦578
2024-06-03 02:36:00
...颗粒归仓 河北日报讯(吕若汐、王芳)6月10日一大早,邢台市南和区东三召乡农机手高志勇驾驶着今年新换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来到三思镇的麦田开始作业。“我们从南边一路往北割,昨晚返
2025-06-12 11:50:00
河北隆尧:百家食企 “开仓”收粮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6月8日,在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东方食品城的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内,一辆辆大货车正将农民收获的小麦运到食品企业粮仓。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同时也是全国食品工业
2024-06-09 14:08:00
河北邢台市南和区积极探索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9月26日,邢台市南和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工作人员陪老人散心。 9月26日,邢台市南和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工作人员协助老人进行益智训练。近年来,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积极探索推进“医养
2023-09-28 00:38:00
邢台南和:农旅融合促振兴
近日,游客在邢台市南和农业嘉年华花瓣式立体栽培区赏花游玩。邢台市南和区依托当地农业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事体验旅游景点推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
2024-02-29 08:36:00
邢台市南和区:蔬菜大棚“种”出美好生活
11月11日,俯瞰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鹏达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蔬菜大棚。邢台市南和区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种植有效带动农民增
2023-11-14 06:5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新闻纵深·解码宜居县城新样本|小成本如何“改”出大幸福
一条污水沟蜕变为城市活力空间小成本如何“改”出大幸福编者按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
2025-11-17 08:00: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十六):文明触手可及 幸福浸润城乡
我省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数量是全省历年入选数量之和文明触手可及 幸福浸润城乡——大数据里“读”河北(十六)2024年11月4日
2025-11-17 08:03:00
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切实保障民生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河北省不少地区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推动社会救助模式从单一物质救助转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
2025-11-17 08:05:00
我省两家医院通过国家智慧服务三级评审医院服务提“智” 患者体验升级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正式发布《关于公示2024年度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新增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名单的通知》
2025-11-17 08:06: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河北省高速交警四支队涞源大队副大队长卢志国:山区高速交通安全的守护者
省高速交警四支队涞源大队副大队长卢志国山区高速交通安全的守护者11月14日,卢志国正在进行相关政策学习。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1月14日5时30分
2025-11-17 08:07:00
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百分之二十五点一高技术产业投资乘势而上培育新动能——前三季度河北经济亮点解析之三近日出炉的一组数据
2025-11-17 08:07:00
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访定州市委书记张才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
2025-11-17 08:09:00
11月14日市司法局消息,为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日前我市出台《太原市行政执法监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2025-11-17 07:08:00
入冬以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为增强居民防护意识、提升基层健康素养,11月14日,省卫生健康委、市卫生健康委、杏花岭区卫健局联合举办慢性病呼吸系统义诊科普互动宣传活动
2025-11-17 07:08:00
连日来,省公安厅组织全省公安机关扎实开展“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山西省各地公安机关选拔了一批立得住
2025-11-17 07:08:00
11月16日,市残联发布消息,小店区完成本年度100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此次改造以“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将坡道
2025-11-17 07:08:00
在中北大学兵器陈列馆里,万柏林区第十中学校七、八年级的学生围在展品前,听讲解员讲述榴弹炮等装备背后的历史故事,原本沉默的兵器
2025-11-17 07:09:00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烟火日常里,“半边天”的身影格外鲜亮。今年以来,西华苑东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女性群体的多元需求和特有优势
2025-11-17 07:09:00
记者11月12日从清徐县税务局获悉,该局积极构建“政策宣传+部门协作”工作机制,实现了政策的有效落地,仅山西美锦钢铁有限公司的生产废水重复利用率就达到98
2025-11-16 07:22:00
奋力开创邯郸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访邯郸市委副书记、市长樊成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2025-11-16 0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