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河北粮仓的“丰收密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5 03: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今年粮食总产量773.02亿斤

河北粮仓的“丰收密码”

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今年河北粮食播种面积9665.7万亩,单产399.87公斤,总产量773.02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加”。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

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河北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稳产量、提产能、强机制、增效益,扛牢农业大省责任,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河北贡献。

党政同责保面积,完善稳粮增收“政策包”

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玉米大丰收,亩产1500多斤。”深州市王家井镇种粮大户孙仁中干劲十足,“收完玉米压茬播麦,冬小麦进入了越冬期,苗情长势良好,看样子,来年的收成有指望。”

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河北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保耕地、保播种面积、保产能、保产量,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

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生产的源头,稳定播种面积是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受去年秋汛影响,连日的大雨,地里积水严重,去年的小麦迟迟不能播种,那时候,可是愁坏了。”邢台市南和区贾宋镇种粮大户宁永强说,多亏政府帮忙,及时组织排水,制定详细的播种方案,2000亩地全部完成小麦播种。经过不懈努力,晚播了近半个月的小麦喜获丰收。

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今年这第一仗,尤其艰难。河北克服历史罕见秋汛、疫情多点散发、农资价格高位运行等困难,扭转大面积晚播、冬前苗情近30年最差的不利形势,全省夏粮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河北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全面落实2022年国家下达河北3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持续推动耕地质量提升。

有了面积,种好地还得靠农民的积极性。“今年每亩收到一次性种粮补贴41.44元、耕地地力补贴95.41元,补贴力度大,丰收又增收。”邯郸市邱县香城固镇种粮大户张朝印掰着指头,细数今年领取的一项项补贴,“政策托底,种粮更有信心。”

丰收背后是政策支撑。今年,河北持续健全完善稳粮增收“政策包”,充分调动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用好产粮大县奖励、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最低收购价、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保障粮食生产能力。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北加大与农业农村部沟通对接力度,争取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5.64亿元用于支持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稳定面积、促弱转壮和病虫害防控等。积极争取省财政0.54亿元,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补贴提高到200元。做好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发放,确保补贴真正发放给实际种粮主体。

科技赋能种好粮,农民挑上“金扁担”

“邯豆8号这个品种选对了,高产、抗病性好、适合机械化收获。”邢台市任泽区种粮大户赵孟辉种了800亩地,全部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品种选择的是邯豆8号,玉米品种选择的是新单58、延科338、明科玉77。“玉米基本不减产,一亩还能收200多斤大豆,再加上国家给的每亩200元补贴,一亩能多赚五六百元。”赵孟辉说。

不仅秋粮,良种在夏粮中的表现也很突出。6月12日,邢台市南和区阎里村马兰1号高产攻关田实打实收,实际亩产达863.76公斤,创下全省小麦亩产历史新高。6月14日,魏县1200亩马兰1号节水高产示范方,专家组随机选取两个地块实打实收,平均亩产810.80公斤,这是河北小麦大面积亩产首次超过800公斤。

一代更比一代强的种子,成为丰收的关键因素。河北已培育出高油酸花生、双高大豆、强筋小麦、特色杂粮、马铃薯等一大批高产高效、生态节水新品种。通过加大良种培育和推广力度,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今年秋收时节,在成安县成安镇的玉米地里,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无人驾驶收割机匀速直线推进,不一会儿,机身仓储显示已经装满。“无人驾驶收割机可以提高收获的精度,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2%至3%的损失。”成安县成安镇南鱼口村种粮大户杨俊山说,挑上“金扁担”,种粮越来越带劲儿了。

粮食种得好,更要收得好。今年,河北指挥调度9.7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和8.2万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开展机收作业,小麦和玉米机收率分别达到99.8%、83%。在18个县开展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关键环节示范推广,推行收获、整地、播种“一条龙”技术模式,发挥农机合作组织作用,开展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服务,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和质量。

“配方施肥、种肥同播、一喷多防,好技术为种田托了底。”邯郸市永年区小龙马乡大张村郭尚和说,“农技员一对一帮扶,遇到难题,有人教、学得会、学得快。”

农技服务更到位,现代要素发力田野。夏粮生产开局不利,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在137个产粮大县成立粮食科技服务团,在1766个乡镇设立粮食科技服务站,向4.5万个村选派粮食生产科技专员,分区域、分类别、分时节加强田间精准管理,成为夏粮丰收的“关键密码”。在夺取夏粮丰收基础上,河北聚焦玉米、大豆、谷子、薯类等重点作物,分区域分作物分生育期制定管理技术意见建议,确保了秋粮丰收。

绿色高质高效生产,增加农民种粮效益

“我们这儿有种大豆的传统,今年农场种植了700多亩大豆,通过开展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亩产达到500多斤。”说起今年的收成,石家庄市藁城区廉州镇种粮大户冯兵文脸上满是笑容。

藁城区是省内区县中种植面积最广的大豆繁育示范基地。今年,藁城区积极开展大豆绿色高质高效行动,联合河北省农科院、河北省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立了10个千亩示范方、30个百亩示范方,示范总面积接近2万亩,实施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和繁种基地建设,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围绕保障粮食和油料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今年,河北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促进粮油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聚焦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主要粮油作物,在35个县(市、区)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示范推广一批粮油作物高产优质抗逆品种,集成推广一批高质高效技术,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一批区域性优势产业,带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和效益提升。

“我们将土地改造为适宜粮食种植的绿色高产农田,不仅便于大型农机耕作,还用上浅埋滴灌技术,每亩可节水60立方米。”河北梅颂园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论洪赤说,水肥一体化让肥料直接灌溉到农作物根部,减少肥料挥发,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河北农田灌溉用水占全省用水总量的60%以上。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加大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实施滴灌、浅埋滴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300万亩,着力解决大水漫灌问题。在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种植区,以规模经营主体、托管服务组织为依托,大力发展节水节地、省时省工、成本较低和适于机械化作业的浅埋滴灌,实现稳粮与节水“双赢”。

粮食生产,季季压茬。时下,全省3354.1万亩冬小麦长势喜人,预计到越冬期后,一、二类苗可达到90%以上,希望的田野上,新的丰收正在孕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秋收看河北 广袤的华北粮仓正在绘就五谷丰登画卷
...个。此外,河北的甘薯、高粱即将陆续成熟,广袤的华北粮仓正在绘就着五谷丰登的画卷。
2023-09-17 13:18:00
河北玉田直属库:绿色优储,让粮食常储常新
...舱石”。始建于1949年的玉田直属库,是全国首批“四无粮仓”,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行业的发展。如今,老典型焕发新活力,正加快推进现代化粮库建设,强化粮库规范化管理,推进绿
2024-12-04 19:38:00
吉林粮食总产量816.16亿斤  解读“大国粮仓”的丰收密码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长春12月14日消息(记者郭东隅)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今年吉林省粮食总产816
2022-12-14 17:11:00
全力以赴保障粮食丰收——各地加快推进秋季农业生产扫描
...调度秋收进度,确保“三秋”生产顺利开展。科技助力:粮仓里有新气象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稳步实施,是今年粮食生产的一个突出特点。近日,站在自家田间,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磁州镇八里铺村种
2023-10-19 08:15:00
不误农时抓生产 颗粒归仓保丰收
...亩产能上500斤。”冯兵文说。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在唐山市乐亭县“原位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试点项目示范区,连片种植的水稻长势喜人。“我们选取不同地块试验种植,引进了
2023-09-23 03:29:00
为国家保管好每一粒粮食(逐梦)
...夜未眠,在观察,在思考。结露,是由于外界冷空气侵入粮仓,粮堆遇冷形成温差而致。如果给粮堆采取压盖保温措施来缩小温差,是不是能够解决问题?他决心试一试。 尚金锁说,你们回去过
2022-12-19 05:22:00
河北隆尧:百家食企 “开仓”收粮
...企业内,一辆辆大货车正将农民收获的小麦运到食品企业粮仓。隆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同时也是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县拥有各类食品加工及配套企业110家,年处理小麦150万吨。近
2024-06-09 14:08:00
河北省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取得良好成效
...盐碱耕地产出能力明显提升。盐碱地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当前,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河北省如何更好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改造提升,让盐碱地成为沃野良田?种子是农业的
2024-05-21 09:02:00
我省今年出台有力举措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从省政府新闻办4月3日召开的“河北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河北省将通
2025-04-05 08:0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无菌操作三部曲:每个环节都不能少
在医疗环境中,无菌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基石。清洗、消毒、灭菌这三步在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极为重要,每一步都不可或缺
2025-11-05 06:42:00
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管理:走出阴霾,重焕生机
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会感到疲惫、乏力,稍做活动就气喘吁吁,这些症状大多与贫血有关。贫血就像隐藏在身体里的“小怪兽”,悄悄影响着生活质量与透析效果
2025-11-05 06:42:00
成年男性贫血:不容忽视的健康警示与系统性诊疗路径
在临床实践中,贫血常被公众误认为是女性的“专利”。这种观念源于女性存在周期性的生理失血,使得育龄期女性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025-11-05 06:42:00
仁怀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党支部举办“金秋重阳话初心•党建引领传温情” 主题党日活动
金秋送爽,又逢重阳。在重阳节来临之际,仁怀市委组织部退休干部党支部为弘扬敬老传统、传递组织温暖,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025-11-05 00:48:00
织金县:锚定学习引领 筑牢新兴领域思想航线
毕节市织金县精准聚焦快递员、网约配送员和货车司机等新兴领域群体思想引领工作,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根基、以培训赋能为抓手、以学习管理为保障
2025-11-05 01:51:00
安徽栢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以创新驱动精准诊断,赋能智慧医疗新未来
在医疗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安徽栢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栢瑞医疗”)凭借其前沿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对临床需求的深刻洞察
2025-11-04 11:57:00
咖啡续命一时爽,失眠缠上悔断肠!科学挽救睡眠看这篇
当代人好像总在“赶时间”:职场人赶项目进度,学生赶复习计划,连喘口气的间隙都要挤出来处理琐事。为维持精神状态,咖啡、浓茶成了现代人的日常的“续命神器”
2025-11-04 11:59:00
医生建议用的护手霜推荐:实测5款防皲裂护手霜产品
据《2025全球手部皮肤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全球超8亿干燥人群面临手部问题,62%曾被“假保湿”护手霜困扰——涂抹后2小时皮肤干燥率达55%
2025-11-04 11:59:00
你的代谢是否在“卡顿”?2025年十大体重管理产品深度评测,教你如何“优化”身体操作系统
人们的身体,堪称一部设计精密的生物计算机,其核心“操作系统”便是新陈代谢。这个系统日夜不息地运行着,负责能量的转换、储存与消耗
2025-11-04 12:00:00
不是癌症,而是希望——河北一洲肿瘤医院MDT团队为蒙古国女孩改写诊断结局
“医生,我们真的快绝望了……她才21岁,难道真的就是骨癌了吗?”2025年10月20日,在河北一洲肿瘤医院MDT多学科会诊中心外
2025-11-04 12:00:00
血糖高吃什么?麦角硫因×生诺泰:2025控糖领域“领航者”的细胞级答案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控糖产品,消费者常常陷入“成分难辨、效果难测”的选择困境——要么被模糊的成分表述迷惑,要么因缺乏明确机制的效果宣传犹豫
2025-11-04 12:00:00
马上立冬了 进补和运动需要注意啥?
大皖新闻讯 在冷空气持续发力下,安徽省大部气温走低。距离立冬节气还有几天,而“立冬是进补最佳时机”“立冬后宜静不宜动”等说法已经开始在社交媒体流传
2025-11-04 12:22:00
杏林整形医院:6种嘴凸表现,你是哪一种?怎样摆脱土气感?
普通人凸嘴会让颜值大打折扣,可以说凸嘴是一个自带土气感的面部特征。但是凸嘴也分很多类型,如果你也有凸嘴的症状,那就看下去吧
2025-11-04 14:26:00
政企同心护成长!中健长生露深耕公益,绘就安丘关心下一代新图景
10月31日,安丘市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如期召开,中健长生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健长生露”)董事长陈聚宝作为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
2025-11-04 14:27:00
什么品牌的眼霜去皱纹好?50岁抗皱眼霜排行榜深度测评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眼周肌肤作为人体最薄弱的区域之一,平均厚度仅0.03mm,每分钟表情运动高达22次,成为衰老的首要信号区
2025-11-04 14: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