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拜谒沈从文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7 03:3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拜谒沈从文墓

□李大唐

拜谒沈从文先生之墓,是我20多岁初读《从文自传》时就产生的一个心愿。这次终于有机会出游,便首选了沈先生的故乡——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

唐代诗人贺知章说“近乡情更怯”,凤凰古城给我的感觉却是“近圣情更怯”。住进沱江岸边一家民宿,中午读《沈从文全集》,下午地毯式地在古城游走。我分别拜谒了号称“凤凰三杰”的民国总理熊希龄、“湘西王”陈渠珍、文体大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再根据先生文字的记述,沿着他当年从家里出发,顺着江边的城墙行走一段路,穿过凤凰城楼,过一段古桥,到沱江对面上学的路径,隔着时空伴他前行,主要是寻找先生逃学时去过的那些别样的山水和风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下到江边,手足入水,感受着沱江的温热与清凉时,我想,虽然时代和场景已然改变,但循环往复的沱江之水,在大气圈层的变化之中,谁能说,先生曾经洗过手的那一滴水,跟我当前手里捧的,不是同样的一滴水呢?反过来说,就算水不同质,吹着枫叶徐徐摆动的风的形状,船家摇橹的江水的喧哗,其起根发芽的一丝震动,是否跟先生洗手时水边出现的波纹,吹风之时心动的频率,产生过一种同频的共振呢?

我一人穿越、游荡数日,在离开凤凰古城前的最后一天,才开始寻访先生的墓地。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沿着沱江流去的方向,一直朝前走。早上下过一场小雨,江边被木质阁楼夹起来的一条小道,越走越是湿滑、阴暗。再往前走时,沱江忽然拐了个小弯,脚下的路被山拦住。感觉已经探究到整个古镇的宝葫芦底儿了,却还是未见墓地的标志。我以为,当天可能要错过拜谒的机遇了。就在我心下有点失望之际,抬头看左面一个山坡,山体磨出的一面石墙上,赫然写着“沈从文先生墓地”几个大字。

惊喜之余,顺着石墙前面的几道台阶,再朝上是一个“之”字形台阶,对面竖起的一块石碑上,是黄永玉先生的题字: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句话,可能与沈先生当年行伍出身,忽然有一日心里发悟,撇下陈渠珍秘书的岗位于不顾,赴京“寻求另一种生路”有关。这次在先生的《长河》里读到,与他同伴同行的同乡人中,很多人走着走着半道上便消失了,只有沈先生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梦想走出湘西,到了北平。走投无路的沈先生,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却逼出了一个到达北平时,连标点符号的格式不会使用的沈先生,最终因为投稿不辍,跻身于名动京城的文化圈子,最终成就了一个大写的自我。

过了石碑往上,出现一个岔道,习惯性地顺着前面的台阶上行。刻于山崖上的“听涛”二字,使我想起资料说墓地位于听涛山下,不免下台阶,拐回去,沿着岔道左侧上几个台阶重新寻访。一边登台阶,拍一段视频,回来再放的时候,脚踩树叶沙沙作响外,通过粗细不均的呼吸声音,能感觉到不远万里过来朝圣的自己怦怦跳动的心音。眼前出现了背靠着一面陡峭而又奇崛山石的五米见方平台,平台上没有巨石刻凿的高大的墓碑,右侧一块左下角有点开裂的、随意树立的一块牌上,朱笔楷书“沈从文墓地”大字。也没有一般常年常见的墓冢,右侧朝前一块倒立起来的手掌一般的一块色泽斑斓的顽石——也可以说是一块心脏形状的嶙峋的山石。墓碑上说,沈先生与夫人张充和将一半骨灰撒进眼前流过的沱江,另一半就埋在墓石之下。于是我深深地鞠躬、鞠躬、再鞠躬,感谢先生在我当年撇下一切重新求学时,让我从他的自传里受到正向的鼓励。

鞠完躬,近看墓石正面,墓碑正面:“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能够识人。”据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考证,这段话是沈从文1961年写下的。再看背面,因为是一块杂色石头,手指比画着才能认清是三姐张充和的题字:“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仔细想想,这十六个字,应该是对沈先生这位执拗、倔强的“乡下人”几乎一生的写照。

12岁当兵,22岁赴京,栖身“窄而小霉斋”,以一己之力,跻身文坛;在青岛公学教书时,追求素有“合肥四美”之一的四姐张充和,进而在新婚燕尔之际,写出有着妻子面孔的代表性人物——《边城》里的翠翠。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跟刘学典一起“跑炸弹”时,被刘戏问:“陈寅恪跑中国文学,我跑庄子,你跑什么?”先生却不生气,他就是这样一个纯粹而又坦荡的人。1948年,绝望到两次自杀却不死;新中国成立以后,转而研究中国服饰史,从此填补了学界空白。一般的作家,会写点散文诗歌小说之一种,就骄傲得不得了了。而真正的大作家,是所谓作家中的作家、文体大家,他们的横空出世,似乎就是为了开宗立派,树立榜样的。沈先生的文学,尤其是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也堪称楷模。

伫立墓前,俯瞰沱江,眼前浮现的是沈先生戴着圆眼镜、穿着长衫、静静默立的画面。宽容、大度、从容、坦然,就像水草旖旎的缓缓沱江。这画面,来自他老年以后安静平和的笑容。往远一点,回想先生各个时期的照片,总是抿嘴浅笑,一脸慈祥。面对任何人生的困难,总是那么沉寂的坦然的宽厚平和的一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想凤凰古城当地楼舍、山居,尤其是人说话的声音,安静、平和;吃饭的口味,淡淡的,中和的;住宿谈价格,理发聊天,吃饭品味,购物说价,都是那么的软声细语,生怕打扰别人、干扰小孩睡觉或者梁上燕子归来一样。是不是可以说,正时这样一种不与世俗相争、安静祥和、内向、不屈的性格,成就了先生伟大的人格?

拜谒完毕,转身时发现,从沈先生墓地的位置,俯瞰沱江,最是清晰。小船悠悠,楸树与矮山隔成窗格,面前是一块有江有山有树有云的窗棂,微风过去,叶片唰唰,掉落江水,江堤往下,水草青青。拥有无数的游鱼,沿江而下,进入湘江,流入大时代的洪流当中,幻化作历史的星辰。而沱江两岸,固守在凤凰古城,他的故乡故土的沈从文先生,就是那颗最璀璨最亮的巨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还在纠结清明假期去哪儿?看完这篇,或许你就有答案了!
...这是沈从文笔下永不曾离开的故乡——凤凰!华灯初上,凤凰古城的沱江两岸被霓虹灯装点得流光溢彩,更如神话里浴火飞舞的凤凰,这个假期,来实拍沈从文笔下的凤凰!15安阳来安阳,中华文
2024-04-01 10:43:00
张家界旅游攻略,带你畅游张家界
...,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芙蓉镇,沈从文笔下淳朴悠然的凤凰古城都是近年来游客的钟爱。这次,湘湘将张家界、湘西州精华景观路线一次“打包”,只需要1980,就能畅游仙境,忘情人间。△
2023-01-10 09:46:00
那个95岁开法拉利的老顽童,走了
...墨饱、酣畅淋漓。1924年,黄永玉出生于钟灵毓秀的湖南凤凰古城。他的父母都是小学校长,琴棋书画,诸艺皆擅,自幼耳濡目染的黄永玉,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悄然生根。但课堂上的经史子集
2023-06-15 10:43:00
湖南凤凰:千名志愿者倾情服务 “志愿红”让新春更温暖
...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周彦成 吴东林 石涵春节期间,凤凰古城人气火爆、游客井喷,全县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4000余名志愿者坚守在全县城乡景区(点)、城区主要交通路口等地,
2024-02-13 18:55:00
...力。湘西凤凰,当地端午传统习俗历经百年依旧鲜活。在凤凰古城,沱江之上的龙舟竞渡和“抢鸭子”活动再现了沈从文《边城》中的热闹场面——500只活泼的鸭子被投入江中,头戴小红帽的游
2024-06-11 18:30:00
湖南湘西凤凰古城景区 看看吧
...常火爆,热门景点人流如织。紫牛拍咖周峻来到湖南湘西凤凰古城景区,通过镜头带你领略古城之美。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占地面积约10平方千米,由苗族、汉
2023-08-28 21:36:00
黄永玉去世,曾说“不要把死亡看得太重”
...,浓墨重彩、色彩斑斓而又有着清新脱俗之感。他建房,凤凰古城的“夺翠楼”“玉氏山房”,北京的“万荷堂”,都充满了中国古典园林元素。“作为艺术家,您喜欢什么样的美?”“我喜欢完美
2023-06-15 10:52:00
郭有才全国巡演首站火爆!凤凰古镇沸腾,战地记者全程记录!
...,郭有才带着他的团队和一群铁血战地记者,从菏泽直奔凤凰古城,这画面太燃了!巡演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这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古镇,不得不说,郭有才真的很会选地方。凤凰古镇这个地方,你们可
2024-06-23 01:39:00
新趋势、新业态、新活力……端午假期“新新”向荣
...产品和新场景,促进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在旅游热门地凤凰古城,当地推出的“原生态旅游”深受年轻人喜爱。抢鸭子——这项流传百年的传统习俗,再现了沈从文笔下《边城》中端午的热闹场景
2023-06-26 10: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