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重庆频道
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采摘全桑枝猴头菇。杨敏摄
人民网重庆1月2日电 每年冬季,桑树需要进行修剪管理,因此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桑枝。重庆市黔江区是蚕桑生产大区,有桑园10万多亩,每年冬季管理会产生10多万吨桑枝。近年来,黔江区石会镇引进农业开发公司,联手西南大学对食用菌培养基进行技术创新,将过去的木材、玉米芯秸秆等原材料,改为全用桑枝做菌棒,并把种植食用菌后的废弃菌渣做生物有机肥,既生态,又环保,还解決了蚕桑产业中桑枝废弃的问题。
目前,黔江区食用菌企业可年收购桑枝1万多吨,为蚕农增收400多万元,制作菌棒300多万包,用于种植黑木耳、猴头菇、香菇等食用菌品种,年产值2000多万元。全桑枝食用菌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与乡村振兴的一个特色产业。(刘政宁、黄亚辉)
黔江区石会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采摘全桑枝猴头菇。杨敏摄
黔江区石会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观察全桑枝黑木耳的生长情况。杨敏摄
黔江区石会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分拣全桑枝猴头菇。杨敏摄
黔江区石会镇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员在观察黑木耳全桑枝菌棒的菌丝生长情况。杨敏摄
黔江区石会镇食用菌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观察全桑枝猴头菇的生长情况。杨敏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2 10: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