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从匈奴之战看秦汉兴衰:战略准备与临时应对的成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0 04:50:00 来源:戏说三国

秦军打匈奴同汉军打匈奴是两回事。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否则没有胜算,而恰是秦朝打的是有准备的仗,而汉朝打的是无准备的仗,因此也影响了战争的结果。

从匈奴之战看秦汉兴衰:战略准备与临时应对的成败

众所周知,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建国后,秦始皇没有停止开疆拓土,他把目标定在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南方的百越,一个是北方的匈奴。对于百越来说,秦始皇的目的就是征服,因为越族不可能放弃土地而到大海上生活,所以秦始皇要将百越的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转化为帝国的财富。

而对于匈奴来说,秦始皇的目的是驱离,因为匈奴侵占的河套平原一直被中原在西北的门户,利益所在,也就是说河套平原不属于匈奴人的势力范围,他们只是在秦并六国无暇北顾之际趁火打劫,侵吞于此。既然匈奴威胁到秦朝的安全,那么秦始皇必然要夺回河套平原,至于匈奴固有的领地,秦始皇也没有兴趣占有,因为秦朝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消化游牧民族及其势力范围。所以,也正是目的的不同决定了结局的差异。

从匈奴之战看秦汉兴衰:战略准备与临时应对的成败

然而,无论是对百越还是匈奴,秦始皇都有充分的准备,比如征百越是在公元前218年,也就是说为这场战争准备了三年。对于匈奴,秦始皇的准备更充足,在秦朝建立的七年之后付诸行动。由于准备充足,所以大将蒙恬进军很顺利,几乎是一举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平原。随后秦朝沿河岸一带设置了44个县,并速迅填充边民,巩固领地。期间匈奴也进行过几次反攻,但均被击退。最终匈奴被秦军赶到了高阙、山阳、北假之北,而秦军随即又屯重兵于边境,修筑长城。至此,匈奴南下无望,于是往北迁徙,秦朝完胜。

从匈奴之战看秦汉兴衰:战略准备与临时应对的成败

上述就是秦朝战胜匈奴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秦始皇没有用七年时间厉兵秣马,恢复因兼并六国而损伤的元气,秦军也不可能相对轻松地战胜匈奴。更需要说明的是,秦朝只是把匈奴从一个地方赶到了另一地方,只是地理概念的位移,而不是完全征服或消灭匈奴。再反观一下汉朝,汉朝完全是打了一场无准备的仗。

汉朝建立于公元前202年,两年后刘邦北征匈奴,所以从时间上可以看出汉朝的仓促。实际上刘邦确实没有对匈奴用兵的打算,而是缘于韩王信的突然叛逃。

韩王信是汉初异姓诸侯之一,最初建都于颖川,后被刘邦迁往晋阳。韩王信到达晋阳不久,又将都城迁往更靠近匈奴的马邑。公元前200年秋,匈奴进攻马邑,韩王信既打不过匈奴又担心刘邦责罚,只好献城投降。

从匈奴之战看秦汉兴衰:战略准备与临时应对的成败

韩王信叛逃的更深层原因是异姓诸侯的信任危机,所以刘邦必须御驾亲征,否则不足以震慑其他异姓诸侯,要知道,当时刘邦只解决了燕王臧荼、楚王韩信,其他诸如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诸侯均是潜在威胁。因此,刘邦攻打匈奴的真实用意更多的是在异姓诸侯面前秀肌肉,而且是一种别无选择的临时起意。

那么刘邦没有充足的准备是不是就注定要吃败仗呢?其实客观地分析刘邦同冒顿单于的对决,汉军并算不上失败。

韩王信投降后,匈奴逐渐入侵晋阳。刘邦率军北上时,匈奴及韩王信的军队分别于铜鞮、广武一带阻击汉军,结果被汉军连续击溃。刘邦到达晋阳之后,得到了匈奴主力驻扎代谷的情报,遂决定前往决战。由于对之前战况比较满意,所以让刘邦产生了轻敌的念头。而这时匈奴故意摆出老弱残兵及瘦牛弱马来迷惑汉军,于是刘邦认为匈奴不足为惧,马上带领先头部队杀向代谷。

从匈奴之战看秦汉兴衰:战略准备与临时应对的成败

然而当刘邦将主力甩在后方到达白登山时,却发现上了冒顿单于的当,因为之前使者所见到的老弱残兵一扫而光,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气势汹汹的匈奴骑兵。接下来刘邦傻眼了,只能带人上山据守,匈奴骑兵一拥而上,白登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此后,匈奴也没有等着同汉军决战,而是于七天后撤退。所以,这场战争只意味着汉军输了气势,算不上不具备战胜匈奴的能力。

接下来,刘邦在有生之年也没有同匈奴发生大的争端,而是选择了容易被人诟病的“和亲”,以致于留下了汉军打不过匈奴的印象。何以如此?难道是刘邦被怕匈奴打怕了不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时机尚未成熟。首先,刘邦需要解决异姓诸侯割据问题,所以必须要稳定同匈奴的关系,否则内忧外患他吃不消。其次,以当时汉朝的国力也支撑不起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所以刘邦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匈奴之战看秦汉兴衰:战略准备与临时应对的成败

汉武帝继位后,汉朝主动出击,匈奴连连败退,汉朝不仅河南地(河套平原)收复,而且还占据了河西走廊,打通同西域联系的通道。纵观汉武帝对匈奴发动的几次大规模的战争,仅河南之战就完全可匹敌秦朝对匈奴的战争。

总结:

看了题目,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也就是秦朝军队比汉朝军队厉害。实际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试想,如果秦军队比汉军厉害?那么汉朝为何能取代秦朝呢?所以,首先在逻辑上也说不通呀!当然,秦朝被汉朝取代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其中也经历了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如果用匈奴来否定汉军的战斗力是片面的。

从匈奴之战看秦汉兴衰:战略准备与临时应对的成败

回顾秦末混战,秦军主力是王离的20万长城军团,结果在巨鹿之战中同项羽的楚军九战九败,全军覆灭。接下来,章邯率领的20万“囚徒兵团”在与项羽的对战中也是一触即溃。这就充分说明,秦军不是楚军的对手。但是在楚汉战争中,楚军最终败给了汉军。这样一来,是否可以做如下推理呢?即汉军强于楚军,楚军强于秦军,最终汉军要强于秦军。

因此在秦朝与汉朝在匈奴问题上,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发掘深层次的东西,所以笼统地了秦军容易战胜匈奴而汉军不能的结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晚年征匈奴的衰败之路
...的名号响彻云霄,其一生征战四方,开疆拓土,尤其是对匈奴的连年征战,更是成为千古佳话。然而,在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晚年,征匈奴的战争却呈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局面:越打越差,连战连败
2024-02-22 13:13:00
匈奴的兴衰与变迁: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长时间骚扰中原的少数民族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匈奴了吧!因此,为了抵御匈奴的铁骑,秦始皇时期大兴长城;在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王昭君远嫁,为的是能够得到更好的统治,用和
2024-03-29 14:32:00
卫青:大汉朝的柱石,家族荣耀的兴衰见证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卫青是一个很有名的将领,击溃匈奴、保卫了大汉天下。他娶了汉武帝的姐姐,是汉武帝的姐夫,汉武帝的皇后又是卫青的姐姐,他又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从某个角度来说,
2023-11-25 15:02:00
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重要,影响中原王朝千年兴衰
...霍去病之后,汉朝后面几次对匈战争,汉朝是不胜而胜,匈奴是不败而败。因为特殊的气候原因,匈奴必须南下劫掠,不然没有足够的物资越冬。虽然以李广利为代表的汉朝将领在对匈战争中送了几
2023-04-20 15:19:00
从楼兰到鄯善:西域古国的兴衰与影响
...洲上的"小河",作为国名的记载,始于公元前176年,因匈奴的冒顿单于去信汉文帝刘恒表达和亲意愿时,专门提及西域二十六国皆被降服一事,其中就有"楼兰"。原来楼兰是汉时西域诸国中
2024-01-26 01:20:00
卫氏家族兴衰史:从巅峰到衰败,西汉权力斗争的缩影
抵御匈奴的入侵,一直是中国古代君王不敢掉以轻心的事情。匈奴十分勇猛,是华夏民族的大患,在秦朝时,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筑长城,以至于后来还被人们视为暴
2024-04-04 05:19:00
甘泉宫的兴衰,一部秦汉历史的缩影
...王入秦,杀之于甘泉。汉七年,汉高帝刘邦幸甘泉,以备匈奴。文帝三年,匈奴入北地,居河南为害,汉文帝初幸甘泉。十四年匈奴入萧关,至彭阳,侯骑至雍甘泉。后六年,匈奴入上郡、云中,烽
2023-09-15 01:04:00
让无数帝王饮恨的匈奴指的是哪些人?如今又在哪里?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高适在两千余年的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贯穿各个朝代的外部矛盾便是来自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他们的存在其实远在西周东
2023-06-21 14:05:00
汉武帝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兴衰的呢
...议,实行了\"无为而治\"的政策,专注于发展经济,并与匈奴达成了\"和亲\"协议,缓解了两国之间的矛盾。在刘邦去世后,他的儿子汉文帝继位,继续沿袭了这种宽松的管理方式。文帝的
2024-04-13 20: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