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景阳)近日,中国农业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冬黑麦+”种植技术模式观摩会,在通辽市开鲁县林辉草业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的种植田内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人高的冬黑麦郁郁葱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该种植田共有冬黑麦1000亩。测产结果显示,冬黑麦亩产鲜草可达3.18吨。
观摩会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显国介绍,“冬黑麦+”种植模式,为打破饲草增产瓶颈提供了可能性。黑麦是越冬作物,返青早,生长速度比春播燕麦快,通常在5月底至6月上旬即可收获,更利于调制干草。采用“冬黑麦+青贮玉米”轮作模式,可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提高优质饲草供应量,从而有效缓解当地优质饲草的供需矛盾。
黑麦叶量大,茎秆柔软,营养丰富,可做粮食,也是优质饲料。黑麦由中东地区引入我国后,主要栽培于北方山区或较寒冷地区。和其他谷类相比,黑麦适应能力强,在高海拔地区生长良好。在所有小粒谷物中,其抗寒能力最强,生长范围甚至可至北极圈。
作为禾本科一年生越冬性饲草作物,冬黑麦可以一年两作。这能有效缓解冬春季节饲草短缺对养殖业的影响,助力规模化养殖。同时,利用冬、春冷凉季进行冬黑麦生产,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覆盖冬、春季裸露土地,防风固沙效果明显。
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作物与旱作研究室主任白乙拉图说:“冬黑麦在通辽地区有非常大的种植价值,一方面在生态保护上能提高土壤防风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壤肥沃指数,不影响下茬荞麦、向日葵以及青贮玉米等作物的种植。和以往相比,推广应用冬黑麦一年两作种植技术后,基本实现了增收。目前,通辽市冬黑麦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达1万多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