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兴水节水如何保障连年丰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9-22 06: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秋粮渐次熟,各地忙丰收。

小麦收获560万亩,进入收获末期;玉米收获268万亩,较上年同期快0.6个百分点;马铃薯收获进度过半,较上年同期快3.2个百分点;杂粮杂豆收获265万亩,较上年同期快5.3个百分点;向日葵收获75万亩,较上年同期快1.4个百分点……

一组截至9月19日的农情调度数据,传递出浓浓的丰收味道。

水丰,则粮丰物丰。近年来,内蒙古为破解水粮矛盾,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推动农业用水从粗放模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转变。

粮食安全,命脉在水利。到2022年底,内蒙古已经实现十九连丰。一方面粮食连年丰收,另一方面水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水粮矛盾”怎么破解?兴水节水是如何支撑内蒙古连年丰收的?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寻找全区各地围绕农业兴水节水展开的有益探索。

建章立制依规降耗

7月末,随着2761张《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灌溉用水证》发放完毕,内蒙古河套灌区完成引黄用水确权工作,这也是自治区首批引黄灌溉用水权确权证书。证书的发放,也引发了农民关于“如何灌溉”的思考。

“用水有保证了,浇够了就联系供水所关闸,省钱又节水。”抱着这样的想法,农户们心态转变,主动积极节水。

《内蒙古河套灌区引黄灌溉用水证》是国管渠道上开口的直口渠的引黄灌溉用水证明,它将农业用水总量指标分解细化,确权给灌区直口渠涉及的群管组织和行政村,明确农业取用水户对水资源的使用权利以及节约保护水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优化农业用水?建章立制,让“咋浇地”有据可循,精打细算用好每一滴水。

内蒙古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农业节水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节水增粮推进县建设技术方案》《河套灌区合理秋浇春汇节水技术试验方案》,打出“建工程节水、优农艺节水、选品种节水、调结构节水、抓机制节水”组合拳,在全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创新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农业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

内蒙古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放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安排,按照“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适种”的思路,以“控水降耗”为核心,各地纷纷出台推进节水农业发展措施。

控制使用地下水,高效利用地表水,优先利用天上水。内蒙古以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重点,改善基础设施,配套农艺、结构、旱作和机制节水,以政策引导、资金投入、项目支持、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机制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保障,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水分生产效率。

下一步,内蒙古将实现从浇地转变为浇作物、从粗放漫灌转变为精量灌溉、从水肥分离转变为水肥一体三个转变,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有力支撑。

实效倒促观念转变

咋样种地才能少用水、保丰收?科左后旗朝鲁吐镇恰格吐嘎查村民苏日德乐吐有自己的心得。

“种地也得不断学技术!浅埋滴灌浇水不仅省水产量还高,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多次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我种的30亩地全部使用了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每亩植株能达到4833株,平均每年施肥4次,每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至2200斤,再配合单元四株等种植技术,每亩地比过去多挣1000多元。”尝到高效节水甜头的苏日德乐吐说。

农民常说:“水是庄稼人的胆。”苏日德乐吐告诉记者,从前村民热衷于大水漫灌,认为水越足庄稼越好。当地实施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后,农业用水少了,农作物产量不降反增。

玉米是通辽的当家产业。科技赋能下,小小玉米经历“72变”后,串起了“农头工尾”的产业链。同时,通辽也是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地区,“水粮矛盾”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通辽市反复总结全面比对管灌、喷灌、膜下滴灌等不同工程类型的节水效果,创新推广以浅埋滴灌高效节水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并从2014年开始试点推广。

全力做好农业“水文章”,不只是通辽市在发力。目前,内蒙古建成滴灌水肥一体化面积2591万亩,建成智能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面积约80万亩,不但让水资源实现了高效利用,也带动农业生产实现转型升级。

今年,自治区农牧厅组织农牧系统开展农业节水“百千万”行动,引导用水观念转变。5月-7月,自治区农牧厅在巴彦淖尔市先后组织实地调研指导6次,召开全区农业节水增效行动暨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现场调度推进会,通过节水现场实操引导干部思想认识转变。

同时,通过技术培训引导技术人员转变用水观念,全区累计开展水肥高效技术培训60多期次。累计开展各类节水宣传110多次,在广泛宣传中潜移默化引导农民转变认识、增强节水意识。

多措并举水尽其用

大兴安岭区喷灌补灌、燕山丘陵区膜下滴灌、阴山南麓集雨补灌、河套灌区井黄双灌以及推广移动式引黄直滤滴灌……如今,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已在全区遍地开花。

用水之变,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也促进了农业结构的优化。

内蒙古聚焦耐盐碱作物品种培育,推广抗旱耐盐向日葵等新品种3.8万亩。还通过扩种大豆,实施粮豆套播,减少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2万亩,进一步扩大盐碱地种植向日葵面积。

在临河区城关镇蓿亥村、五原县塔尔湖镇常丰村、磴口县渡口镇东地村、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联村和杭锦后旗团结镇民治桥村5个试验基地,开展隔年秋浇和干播湿出大区对比示范,科技节水赋能农业;

在临河区、杭锦后旗、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5个旗县,从灌溉方法、配套农艺、品种调整三个方面开展试验,实行为期三年的跟踪监测,建立河套灌区科学合理灌溉制度,引导逐步压减“浇白地”面积和用水量;

在乌拉特前旗实施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粮推进县试点,建设万亩示范方1个,千亩示范片10个,累计示范面积2万亩,以示范园区引导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

2019年以来,内蒙古把高效节水作为高标准农田重点建设内容,推广浅埋滴灌、膜下滴灌等技术措施,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以每年不低于农田建设面积40%的比例高速推进高效节水工程配套。

到2025年,内蒙古将初步建立农业生产布局与水土资源条件相匹配、农业用水规模与用水效率相协调、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措施相结合的农业高效节水体系。

清水润田畴,优供保丰收。内蒙古坚持节水优先,持续提高农业节水管理效率和效益,保障粮食安全的支撑更加坚实有力。(记者 韩雪茹 见习记者 方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2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内蒙古全方位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产能节肥又省工高产还增绿“冬闲”时节正值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黄金期”。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镇查干敖瑞嘎查,大型机
2023-01-07 05:1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眼下,位于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的内蒙古鑫嘉立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正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公司总经理刘丙志介绍,近些年,该公司立足当地节水灌溉需求,着力研发
2025-05-21 16:24:00
内蒙古首批节水主题公交正式亮相
...公交车,途径乌兰夫纪念馆、民族商场、火车站、二中、内蒙古医院、博物院、党政机关办公区等百余个站点,覆盖学校、车站、商圈、机关、景点等人流密集区域和路段。节水主题公交的车身以绿
2025-03-24 12:42:00
内蒙古:为节水行动“量体裁衣” 全力推动节水各项工作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23日电 (记者 寇雅楠)4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深入开展‘六个行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23 16:29:00
内蒙古:气象数据为节水灌溉“提质添智”
...本报通讯员李红梅王祯晗武荣盛高家宝高飞翔和风五月,内蒙古自西向东进入农业灌溉用水关键期,农民抓好肥水管理正当其时。内蒙古气象部门不断创新气象数据应用场景,推广多源融合数据的智
2024-05-20 09:46:00
夯实基础  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路战远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内蒙古作为农牧业大区,在其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和使命。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
2024-01-25 04:28: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呼伦贝尔市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节水型高校建设,推进由粗放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用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汇滴水而成江河湖海 □本报记者 张慧玲呼伦贝尔
2024-01-11 04:45:00
【人民日报看内蒙古】节约资源 反对浪费——内蒙古巴彦淖尔:灌区农业用水要精打细算
...(上))制图:沈亦伶、张方磊灌区农业用水要精打细算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地处黄河“几”字弯北端,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4倍。这里的河套灌区是全国三大灌区之一,地区生态安全高度依赖引黄
2023-01-09 10:54: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阿拉善念好“节水经” 激活“水动能” □本报记者 刘宏章 实习生 纳日娜近日,在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嘉尔嘎勒赛汉镇“大豁子”灌区入水口,黄河水顺
2024-05-20 03:0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祁浩:孩子又尿床了?这4种家庭训练方法帮您轻松应对遗尿症
家长表示很头疼宝宝为啥老尿床?家长要怎么做?今天就和各位爸爸妈妈聊聊小儿遗尿话题儿童遗尿症,俗称“尿床”,在临床上指5岁及以上的儿童平均每周至少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
2025-11-04 19:35:00
十大好用男士洗面奶测评推荐
《2025肌肤清洁临床应用白皮书》由牛津大学医学院皮肤科、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联合发布,深度解析肌肤清洁核心逻辑与护理方向
2025-11-04 15:45:00
告别油光敏感肌!2025年十大氨基酸洗面奶分析
《2025中国肌肤健康产业白皮书》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面部肌肤问题人群已达5.3亿,其中油性肌肤伴敏感、屏障受损者占比71%
2025-11-04 12:37:00
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手术前严格禁饮禁食对患者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极为重要,但不少患者及家属对术前禁饮禁食规定感到不解。笔者将从专业角度讲解手术前为何必须严格禁饮禁食
2025-11-04 07:09:00
儿童体检不能走过场!这些项目真不能省
儿童身高、体重以及发育情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定期体检不但可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了解儿童的生长轨迹
2025-11-04 07:09:00
血常规检查里的“小秘密”:从红细胞到血小板的健康信号
每次体检拿到血常规报告,密密麻麻的数值和上下箭头总让人一头雾水。其实,这张看似复杂的化验单,藏着身体最直观的健康密码。从运输氧气的红细胞
2025-11-04 07:09:00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家庭操作的6个“坑”,你踩过吗?
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依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掌握家庭注射技巧无疑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然而
2025-11-04 07:09:00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