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泽华学派”的三个发展阶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8 06: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今晚报

“刘泽华学派”的三个发展阶段

——缅念“走在思考的路上”的刘泽华先生

5月8日是刘泽华先生的忌日。毕生“走在思考的路上”(注:刘先生自传的题目)的刘泽华先生离开我们六年了。六年来,我们一直缅念他,不断研读他的论著,从中汲取精神滋养。

刘先生不仅个人著作等身,而且我国史学界还形成了著名的“刘泽华学派”。我认为在“刘泽华学派”形成发展过程中,有几部著作的出版是具有标志性的事件。由此,可将该学派梳理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出版,这是“刘泽华学派”形成雏形的标志。该书于1991年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所涉内容极丰富,重心则在以臣民观和君本位这两大贯穿中国封建社会的主题为契入点,对中国传统政治思维进行深入论析。刘先生指出,在中国传统政治思维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但作为一种范式,传统政治思维须被扬弃;我们要在分清古今、传统与现代的前提下“通古今之变”,汲取古人政治智慧,而绝不能不辨方向地陷入传统泥潭。这样的基本认识,自此成为“刘泽华学派”一以贯之的立场。

参与此书撰写的,都是刘先生的学生。他们大多也参与撰写了刘泽华先生主编的其他著作。学生们不但认同刘先生的学说思想,还自觉将之运用到各自的学术研究之中。所以,这部著作在客观上成为“刘泽华学派”形成雏形的标志。

第二个阶段的标志是1996年三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修订版)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刘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有个重要特点,就是在意识形态中,政治思想是整个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只有真正把握住这个核心,才能对传统思想文化作出科学的价值评判,进而思考、解析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刘先生说:“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题是什么?千头万绪,可归纳为如下三点:君主专制主义;臣民意识;崇圣观念。”他主编的这部书依据翔实史料展示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题:“先秦卷”以较大篇幅阐析先秦王权专制论,“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和“隋唐宋元明清卷”则从不同视角充分揭示王权专制主义理论在后世不断发展、完善、深化的过程。由此不难看出,君主专制主义确如一根红线贯穿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成为传统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的基本主题之一。而且,如果说君主专制主义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核心,那么帝王之学则是这核心的核心。这是由秦以来中国古代社会的现实所决定的。以往的思想史研究对此多有忽略,而这部《中国政治思想史》(修订版)则对之有极为详尽的论析,如从帝王自我政治意识角度分析了自秦始皇至清初诸帝的政治思想,对历代帝王如何确立、巩固、强化其专制统治做了充分揭示。

三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修订版)生动、真实、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全貌,使读者对传统思想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这部近150万言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修订版),具有总结近百年中国学人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尤其是政治思想的成果,而又充分体现出现代精神的特质。这部书的撰著与出版,不仅标志着“刘泽华学派”正式形成,而且反映出这学派已有一定发展,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已开始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第三个阶段的标志是刘先生总主编的九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出版。进入21世纪,刘先生出版了专著《中国的王权主义》后,又将其30余年的主要研究成果汇集为三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集》。他还组织、领导其学生和同道们继续深入研究,写出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近、现代部分,从而为世人提供一部完整、系统的中国政治思想通史。这样,便有了刘先生总主编的九卷本《中国政治思想通史》。这部鸿篇巨制于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荟萃了三代学人之力,是“刘泽华学派”发展至圆融之境的标志。该书“综论卷”外,依次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卷”“宋元卷”“明清卷”“近代卷”“现代卷”。“综论卷”可视为整部《中国政治思想通史》的“导论”,刘先生是这卷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刘先生于该卷中指出:“当代中国急需的是现代化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法制秩序,需要建构基于这一基础的道德与文明。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的现实状况是:我们并没有面临‘后现代’!……传统文化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地理环境’,更是‘行为环境’,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逃避的一个‘场’。”这实是空谷绝响的宏论。

总之,由以上三个阶段不难看出“刘泽华学派”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可以说,“刘泽华学派”体现了刘泽华先生本人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发展,同时该学派也在刘先生众弟子认同和接受其学说思想,并以其理论来诠释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过程中日益成长壮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立和发展起来的传统,而不是什么别的国家、别的宗派或学派阐发的异道。第二个特点是强调孟子,强调思孟学派在道统中的正宗地位。第三个特点是强调韩愈自身,把自己打扮成为继往开来的卫道
2024-05-17 20:16:00
墨家拥有这样的实力,怎么会消失得这么彻底
...人必从而害之。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有一个所向披靡的学派,与孔子创立的儒家和老子创立的道家齐名,那就是墨家。如今墨家已然销声匿迹,只留教科书中几句简单的"兼爱非攻",和一个消逝
2024-04-24 20:36:00
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为何先秦时期的农家消失了?
...诸子略》,被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如儒家、法家、道家等学派一样,农家在开始时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流派,而是后世为了研究的方便,才将某一类的学问归为某一流派。孔子日:‘所重民食’,此其
2022-12-18 11:32:00
兼相爱交相利,墨子思想对先秦统治者的影响是什么?
...,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杰出人物。在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在各诸侯国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孟子曾说: “墨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不察也”(《孟子·公孙丑上》)也说明了墨子学派在当时社
2023-05-15 05:05:00
如何理解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立者老子。那么,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呢?本文将从老子的生平、无为而治的核心观念以及其在现代治理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
2023-07-19 21:54:00
杨朱学派为什么会消失
杨朱学派是战国时期中国哲学家杨朱所创立的一个学派,其主要思想主张为“性恶论”、“无为而治”和“个体自由”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朱学派逐渐没落了。以下是可能导致杨朱学派没落的
2023-07-19 21:43:00
纵横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影响
...家”的著作。 但是经过不断更新与整合,或者说因文化学派的“弱肉强食”,最终流传最为广泛的学术流派,仅仅剩下了所谓的“九流十派”。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
2024-01-21 12:47:00
聊聊中国古代教化思想演变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各个流传后世的思想学派,如儒家、法家、道家等学说,均是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法家重刑罚,崇尚高压和管制。战国时代纷争不断,这使得当时法家学说脱
2023-06-21 16:17:00
杨朱学派的思想有什么含义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所创立的学派被称为“杨朱学派”,其思想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性恶论”杨朱认为人性本恶,人天生就具有贪婪、自私、残忍等不良倾
2023-07-19 21: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