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重庆城市精神丨聂树平:山城赠予我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07 07:06:00 来源:上游新闻

重庆城市精神丨聂树平:山城赠予我的

重庆城市精神丨聂树平:山城赠予我的

山城赠予我的

文/聂树平

阳台上的雪柳又吐露新蕊了。那些星星点点的花瓣紧贴着枝干,在初春天气中泛着幽细的芬芳,像极了1997年我趴在图书馆书桌上整理《训诂学》笔记时,钢笔尖在读书卡上勾画的印痕。20世纪末的重庆还有着老工业基地的风貌,而我正在重庆教育学院读中文系,同时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那时的我,如同朝天门码头准备启航的轮渡。

从白崖到南山,从东泉到西郊,重庆地形的等高线与梯坎紧密关联。渝中区的十八梯那个时候还依然热闹,罗斯福图书馆的古老书架沉默如铁——它们托举着莘莘学子苦读的身影。每次自习,我总喜欢坐在地处南岸四公里的教育学院新建图书馆二楼学生阅览室临窗的座位上,那里能望见图书馆门前的旗帜在风中招展。图书馆采编室的倪老师告诉我,馆中很多书都是宝贝,有的甚至是从祖国宝岛台湾引进的版本,例如三楼典藏室的那套影印本《四库全书》。

我的学习的“独门秘籍”是一个卡片盒,我每天都要往里头放上若干张仔细抄录的卡片,像坚韧、倔强的山城棒棒军在车船码头搬运货物一样将知识搬运到脑海中。抄到《史记·货殖列传》“巴蜀亦沃野,地饶栀、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时,钢笔突然漏墨,洇湿的字迹,模糊一片,不知怎地,让我想起了家乡长寿的米粉、老咸菜、沙田柚和血豆腐等特产。同行的伙伴告诉我:“当年四公里这个地方,是大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很多国际援华物资往往要在这附近集中卸载,再转运各地,我们现在脚下的地方,说不定叠压着某个前辈战斗过的痕迹。”

那些卡片后来跟着我从南岸到长寿,从求学到工作。那些卡片的墨痕已褪色,但成摞的卡片的缝隙里还嵌着图书馆的尘屑。去年带女儿去三峡博物馆参观,展柜里陈列着抗战时期西迁学者的手稿箱。女儿开我玩笑:“老爹,再隔若干年,你那些卡片说不定也会变成文物吧?”巴山的清风穿过大厅,我仿佛听见倪老师在图书馆购藏并上架那套《四库全书》时,他怦怦不已的激动心跳。

2001年夏,刚放暑假不久的我,为了写论文研读史料,攥着票根踏上了从长寿开往朝天门的早班长途汽车。汽车的车轮在渝长高速公路上风驰电掣,胶卷机在位于枇杷山的重庆图书馆特藏书库阅览室里匀速转动,两者都让我感受到时光的气息。日光灯在我身后洒下,我一边用操作还不熟练的鼠标移动着光标,一边拿着圆珠笔快速摘抄着乾隆年间《巴县志》胶卷上的信息,仿佛是在历史的河流中打捞那些沉睡成百上千年的古物。

“这是乾隆版《巴县志》,全重庆只有这套胶片。”工作人员操纵机器的动作让我想起父亲早年给怀表上发条。当字大如钱的宋体字刻印的信息在屏幕上滚动流淌时,电风扇吹出的风却似乎降不了温。那些竖排的繁体字背后的忠勇巴人在这片土地上筚路蓝缕的开发往事,让年轻的我感受到“热辣滚烫”。当我抄到“成周之会,巴人以比翼鸟”时,握着笔的手指竟有些微的颤动,也许是让我想到了读大学时读过的浪漫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

回程时暴雨突至,我在朝天门长途汽车站旁边撑着雨伞等车的时候,注意到我的长寿前辈、著名古典文学专家熊笃先生的《朝天门广场赋》赫然刻在朝天门广场上。作为中文专业毕业的我,迅疾掏出笔,在随身携带的巴掌大的笔记本上逐字逐句地抄写着“朝天古埠,渝府雄关……大门朝天,广场若冠。壮哉巴渝,气象万千”。回长寿的大客车终于启动,雨刷器划出的扇形里,我望见朝天门对面的江北城在雨幕中和我在枇杷山摘抄的笔记重叠成双曝光的胶片。

2010年,在重庆工商大学读研二的我,住在北区21舍。这是学校海拔最高的学生宿舍,我在这里常常翻阅着典籍,不断地圈点勾画,并不时停下来,打开电脑,在BBS上为某个学术问题和同行打磨、争辩。万方、维普、知网、龙源、超星,这些由研究成果堆叠、构建而成的大堆数据库和搜索引擎像极了咱们魔幻3D城市里那些立交桥的匝道,稍不留神就会驶错车道。为考证一句“巴山夜雨”之“巴山”究竟在何处,我在多个数据库中来回辗转腾挪,屏幕右下角的小企鹅突然跳动——我的导师发来消息:“试试用GIS系统标定历代诗人笔下的雨区。”这话,让我瞬间柳暗花明——无论时代如何演进,传统的“乾嘉学派”依然还有用武之地。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里,我们见到了重庆的夜空中最美的无人机表演,“勒里是重庆”深入人心,“年年有渝”引人向往。朋友圈弹出还在读博的朋友晒出的洪崖洞夜景,九宫格照片上方飘着他的论文写作感悟。忽然想起24年前我在枇杷山的特藏书库阅览室抄《巴县志》胶卷的那个下午,我在缩微胶卷阅读机前那份沉甸甸的书香……

闲来无事,听朋友说他在某民宿闲逛,发现我参撰的《重庆市志·旅游志》赫然在架。正好,这个寒假我在继续做一个涉及川渝地区历代名人的文献整理,在各种方志、墓碑、典籍中搜寻信息,拼缀历史真相。特别有意思的是,手里有一套《重庆地域历史文献选编》,其中影印的乾隆《巴县志》首页有两个篆体印章,分别是“国立罗斯福图书馆藏书”“重庆图书馆”。

我凝视着这两个印章,感受到时光的神奇。清人王尔鉴一定没想到,其修撰于乾隆二十六年的这部《巴县志》,会和“罗斯福”这样的外国总统联系在一起。原来,两路口这个位置的“国立中央图书馆”,在1947年,为纪念罗斯福总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功绩而改名。虽然时移世易,“罗斯福图书馆”的名字没有再使用,但当年入藏这个图书馆的典籍上都留下了“罗斯福”的大名。‌

而今,我已不再使用当年的读书卡,但我启用了更多新型的可移动的,随时能记录灵感花絮的电子笔记工具,甚至在AI的帮助下,我可以更高效地读书、学习、思考,比1997年的时候,更便捷、更直观。偶尔,我在给我家尚在读幼儿园的孩子讲完那有关“勒里是重庆”的故事后,会让他马上把故事复述给AI听。尽管孩子只能讲点梗概,但不妨碍AI对“巴渝”味道的领悟。

而今,我恍然明白,在重庆这座城市,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在文明传承的道路上不断相认,不断重逢,不断重述。我们识别、夯实并复刻着城市文明的基石上的条条纹理,知识的星子坠入浩浩嘉陵,汤汤长河,黄金游轮将波光唤醒,城市的风景,永远和我们生动的面孔相互映照。

2025年春节刷爆重庆人朋友圈的无人机表演已渐隐云间,2025架无人机组成的重庆城市精神的那八个字——“坚韧、忠勇、开放、争先”,已烙入我们脑际。远处建筑工地上,加速启动运行的塔吊的探照灯扫过夜色,那光束多像当年我在缩微机器上读乾隆版《巴县志》闪烁移动的光标,仍在丈量着当下城市风景与古老巴渝文脉的等高距!

而这照亮我的光,正是山城赠予我的!

作者简介:聂树平,重庆工商大学通识学院教师,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重庆城市精神丨聂树平:山城赠予我的

编辑:朱阳夏责编:李奇,陈泰湧 审核:阮鹏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5000架无人机点亮山城!“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首秀
...队飞行,在空中不停变幻,或变成踩着滑板的哪吒横跨过朝天门大桥,或变成浪漫的山茶花缓缓绽放……4月19日晚,“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首秀正式上演,重庆两江四岸核心区的
2025-04-19 22:12:00
2025 重庆马拉松:万人奔跑,燃爆山城!
...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接着,他们在朝天门大桥下折返,朝天门大桥宛如一道长虹卧波,雄伟壮观。随后,选手们继续前行,经过美堤雅城路口、李家沱大桥,最终在融汇江山路
2025-03-02 15:36:00
体育地理|跑酷山城
...:新华网2023年4月21日,重庆跃飞跑酷队员文舜尧在重庆朝天门对岸的江滩上展示跑酷动作。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重庆山高路窄,长江、嘉陵江穿城而过,房屋、桥梁、轨道交通高低起伏
2023-05-05 16:31:00
山城更新记(探访·城市更新)
...出了一条适合山地城市和传统老城更新挖潜的路径。先登朝天门,方到重庆城。古老又青春的朝天门,是山城的一张名片。朝天门身后的渝中半岛,也就是如今的渝中区,是重庆最早的水陆码头所在
2024-12-26 05:55:00
美食文化的鲜活注脚!重庆市渝中区“十大母城家味”揭晓
...的凉拌蹄花;小吃组中两路口街道的兰花豆干;汤菜组内朝天门街道的豆芽筒子骨排骨汤;热菜组有两路口街道的双椒兔、朝天门街道的花开富贵虾、上清寺街道的特色半边鱼、大坪街道的尖椒兔、
2025-04-20 09:34:00
重庆的“老Gào”什么样?这场城市记忆影展找答案
...,在“重庆城”板块,包括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解放碑、朝天门、洪崖洞、长江索道等地标一一在影像中亮相。在点、线、面中,用历史影像和现代作品呈现出一座鲜活的城。据了解,本次展览的百
2023-11-04 21:32:00
橙粉蓝绿紫!重庆发布5条特色公交漫游线 中秋国庆假期畅玩山城
...乘862路→道门口站→【游湖广会馆】→步行约600米→【游朝天门广场(两江交汇处)】→朝天门公交枢纽站(地下)乘181路→大礼堂站【游重庆市人民大礼堂、重庆三峡博物馆】→大礼
2023-09-26 12:49:00
魅力重庆,长安同行!本土明星联袂出镜激情点赞“城市名片”
...的黄葛树,到象征幸福的山茶花;从创意十足的哪吒跨越朝天门大桥,到外地游客争相排队“吃”的轨道,每幅画面都能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仿佛无人机将我们生活中点滴幸福都化作诗篇带向天
2025-04-21 00:32:00
...道路导览,并进行留言评论、定位打卡、互动分享等。以朝天门广场—湖广会馆步道为例,用户点击这条步道,可以看到沿途有10个景点街巷,包括朝天门广场、重庆来福士、陕西路、朝东路、湖
2023-01-27 05: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