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得了哪十件“兵器”后建立了魏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19 11:2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冷兵器时代,敌我战场上短兵相接时,进攻多是刀、枪(长矛)、剑、戟、箭之类的兵器。而士兵防守,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盾牌和盔甲了。

盔甲又称甲胄,盔是保护头部的,铠、甲是保护人体的心脏和腹腔的。那么在战场上,盔甲到底有没有用?铁血军仅举两例,大家就会略知一二了。

1、据《三国》载,曹操讨伐鼓袁绍时言:“本初有马铠三百,吾只十具”,意思就是说当时袁绍十万大军中马具铠甲”多达“300具,而上万的曹军仅10件。可见曹操的羡慕程度、铠甲制作难度之高,以及保护功能之强大。但曹仅靠这10件铠甲起家、不断壮大,最终一统天下,建立魏国。

2、冷兵器时代没有炮弹,最具杀伤力的武器首推长矛和弓箭,盔甲就是为抵御它们而生,所以政府严禁百姓私藏(等同于谋逆)和陪葬。唐:私藏铠甲达三领,绞;宋、元私藏全副铠甲者处死,私藏不成副的铠甲杖五十七。

接下来,铁血君带大家看一看,战场上靠铠甲御敌的几个正反例子。

1、南明永历八年(1654年),在东南沿海抗清多年的郑成功部,与清军阿格商部展开血战,身穿重甲的阿格商战力大爆发,连续砍翻了郑成功部多名悍将,最后寡不敌众才被郑军乱刀砍死。

2、此事令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郑成功十分震惊,随后决定组建一支重甲护身的”铁人军“,选兵时必须得或提或举300斤以上的石头,且必须在演武厅走三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作战时他们需戴铁盔,身披铁裙,胳膊上挂着铁臂,甲胄之间还有铁链相连,只戴出两只眼睛,全副武装加起来重达30斤以上,只有力大无比的硬汉才扛得住,否则进退都不方便。经过几年的选拔和训练,终于组成了一支数千人的”铁人军“,其中还有装备锋锐斩马刀和轻便藤牌的藤牌兵——此类士兵尤擅迅速结成圆形阵仗利落地斩杀对手。

3、后来,这支武装到牙齿的”铁人军“脱颖而出、所向披靡,成为八旗铁骑的噩梦。1658年,清军提督管效忠率一万五千满汉精锐猛扑过来,意图一口吃掉郑成功主力,却没想到立刻被崩了门牙,这支”铁人军“基本一刀剁敌,有的甚至能一刀砍下清军坐骑的马头,自己却重甲护身,丝毫无损。最终,管效忠身边四千精锐骑兵,活着回来的不到四十人。

4、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也是这支铁人军,在赤坎城下与荷兰殖民者血拼,一口气砍了一百一十八个荷军。荷军残忍地使用了火枪,场面惊心动魄,郑成功的队伍却奇迹般地挺了下来,因为火枪射不穿盔甲和藤牌,可谓刀枪不入,在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5、郑成功部有个抵御弓箭的神人大将叫甘辉,曾穿盔甲跟八旗军作战,八旗军不停放箭,甘辉很快被射成“刺猬”,仍苦无其事地斩杀敌军过百人,后来累到无力才被抓,可见铠甲有多么大的保护作用。

6、后来清朝收台,昔日的”铁人军“参加了雅克萨血战,在白雪茫茫的黑龙江硬杠入侵的沙俄士兵,甚至创造了零伤亡团灭沙俄军的经典战例,逼迫沙俄跟中国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遏制彼得一世不得不将进攻方向由东扩改为西进。这支”铁人军“,也是中国最后一支重装步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反清斗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郑成功南京之役
由于收复台湾的不朽功绩,国姓爷郑成功作为民族英雄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然而,对于当时作为反清将领且拥有个人野心的郑成功来说,收复并退守台湾,实在是非常无奈的一步棋。毕竟,当时
2023-02-15 20:38:00
郑成功勇举义旗,各路豪杰志士仰慕国姓爷的威名,纷纷前来投靠。这种形势让郑成功感到非常高兴。然而,郑成功知道要想增强自己的战斗力,积极扩充人数是远远不够的。在多次与清廷的较量中,郑
2024-06-26 15:04:00
郑成功能荡除倭寇,凭借的是他发明的新式武器
戚继光能战胜沿海倭寇,主要凭借着三个有利因素:一是在朝廷受到张居正等中央官员的信任和支持;二是他精通兵法,懂得因势利导,灵活应对,指挥能力较强;三是积极改革战法、开发应战的武器。
2023-04-18 09:49:00
魏国为何最后会被秦国吞并呢
...其实,当时最为强大的国家并不是秦国,而是占据中原的魏国。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国便不断对秦国发起战争。魏军兵锋所指,秦军无不望风而逃。魏军趁势追击,不仅占据了秦国西边的大片
2023-05-15 14:18:00
国家二级!很珍贵!福州发现的!
362年前,郑成功率部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为中华民族立下不朽功勋。“中国水下考古摇篮”连江定海湾出水的“国姓府”铜铳,是这一历史的重要见证。什么是铜铳?为枪和炮的前身“
2024-05-09 09:07:00
明朝不善海战,为何郑成功能收复台湾
...驶来,领头的船上站着一位身穿白色战袍的将军,他就是郑成功。这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和西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明朝末期,荷兰人已经占据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他们拥有先进的战舰和快艇,每
2024-10-07 12:25:00
蜀汉灭亡后?刘禅和他7个儿子和2个女儿结局如何?
...正的安乐,而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乐。他以为自己投降了魏国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在给自己和他的家族埋下了一个个深不可测的坑。刘禅从小就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没有他父
2023-10-16 13:52:00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强大的军队
...实力强悍,兵数量高达百万!而在建国近三百年里,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他们从未遭受一败,即使在国力衰退之时,郑成功仍然能用一支残军大败荷兰殖民者,使得华夏威名远播四海!郑成功
2023-10-04 19:56:00
不进则退,看战国首霸魏国是如何一步步衰弱的
...国。好在,诸侯们终于找到了这种方式,那就是变法。而魏国就是最早施行变法的国家。因此,魏国也很快的强大起来,并成为了战国初期的首位霸主。按理来说,魏国作为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应该
2023-06-16 11: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