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4 05: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雄安故事

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

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

日前,在河北建投·金湖未来城代建部分教育设施(小学初中)项目现场,王鸿志(中)进行施工调度。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摄

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

11月13日,走进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鸿志的办公室,书架上两本厚厚的黑色笔记本颇为显眼。三年多时间写下1000余篇工作日记,王鸿志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在雄安的奋斗足迹和他眼中的“千年大计”。

翻看王鸿志的工作日记,“质量”一词出现频次很高。“要出色完成项目建设,创造‘雄安质量’,是一定要吃苦的。”自打接到去新区工作的通知,王鸿志便暗下决心。

时间回溯到2020年11月6日。初到雄安新区,王鸿志一下车就被眼前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深深震撼,同时又很忐忑。当晚,他在第一篇工作日记中写道:“两眼一抹黑,设计方案、一会三函、项目情况均是初次接触,信息量极大,可谓跑步进场了。”

王鸿志负责的是河北建投·金湖未来城项目,这是雄安新区首批市场化项目之一,建成后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有力保障。“项目占地1885亩,有255栋建筑,这么大规模的项目,我也是第一次参与。”王鸿志深知责任重大,“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既要保障效率,又要保证质量。”

在雄安,王鸿志带领的工程、安全一线团队只有10余人,平均年龄只有34岁,面临着经验不足、工期要求紧张、施工协调复杂等诸多困难。

为解决这些困难,让年轻人快速成长,王鸿志想了不少办法,举办工程管理小课堂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4月13日,晴,工程管理小课堂第一期开讲。”王鸿志在工作日记中写道,希望通过“授课+研讨”的模式,在项目建设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迅速提升团队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一天进步一点,这个年轻的团队渐渐成熟起来,我们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难,确保了各项目高质量如期完成,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王鸿志说。

日记里记的多是日常工作,遇上紧急情况,他也顾不得多写。

“半夜大雨,安排布置防洪排涝事宜。”王鸿志在2021年7月11日的工作日记中,写下简短的一句话,这背后却是彻夜坚守。当天晚上,暴雨来袭,王鸿志和大家一起冒雨巡查,在水深及膝的积水区现场指挥排水,确保基坑安全。

在工作日记中,可以看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十分不易。2022年6月27日,王鸿志写道:“六月份项目施工进度不理想……雨季来临,面临压力更大。”

“当时因施工工艺问题,外立面平整度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返工整改导致施工进度滞后。”王鸿志回忆,他们加大了质量管控力度,同时及时与施工方沟通,确保了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从最初的土地腾退,到项目施工,再到竣工验收……三年时光,王鸿志用日记记录下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春节、国庆期间都没有落下。

“刚来的时候,这里还是荒地,如今一片新城拔地而起,办公、商业、住宅等多种业态即将全面竣工交付。”王鸿志自豪地说,“就像日记中记录的那样,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我们坚持每天深入工地抓安全、保质量,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11月13日深夜,灯火通明的办公室里,王鸿志又一次拿起笔,记下一天的工作:“今天最低气温已降至零下5℃,召集小学、初中、公园项目负责人落实冬季施工措施,确保质量和安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感动雄安2023”年度人物揭晓
...主要为各个领域的雄安建设者,包括千篇日记记录“千年大计”的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鸿志,水利工程排头兵、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水利事业部部长刘文勇,致力于打造智慧
2024-01-31 21:07:00
百姓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不固步自封。从纸质日记到数字场景,从日常琐事到共富大计,从“民情日记”到“企情日记”,从“单打独斗”到组团服务,载体在升级、内涵在转变、领域在拓展、力量在增强,民情日记始终在
2023-02-27 07:58:00
...热血与奉献的激情岁月。(综合多家媒体近日报道)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选择做教师,就是选择了一份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光荣职业。据统计,截至20
2025-09-11 08:54:00
...让你“一见倾心”这里物华天宝、底蕴深厚,让你“一眼千年”这里有“一城青春”的激情活力这里有“一拥可期”的机遇未来全国书院之城全国博物馆之城奥运冠军之城儿童友好城市……一个个叫
2023-11-22 17:07:00
...志,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提笔写下了当天的日记。2020年11月6日,初到雄安的王鸿志内心忐忑又激动。他在第一篇工作日记中写道:“两眼一抹黑,一会三函、区块链支付均是
2023-11-20 06:04:00
《小豆豆成长日记》:看见儿童“生长”
...经》《论语》《古文观止》……每一部经典都在传递着五千年文明的智慧。这一切,无疑是涵养儿童精神成长的营养。也许,《小豆豆成长日记》拥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关键词,但是,总主编严杏老师
2023-10-25 09:06:00
...性地开展了“良渚寻根”主题活动。学校充分利用地处五千年良渚文化遗址附近的地理优势,组织学生组建“寻根小组”,深入遗址公园和博物院等场所,实地收集器皿中刻印的精美图案,汲取传统
2024-10-23 07:27:00
“数智人妇好”有什么功能?她未来能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我是大商王后妇好,历经三千年,今朝与诸位相逢,愿闻诸君之声,共赴一场古今对话,共探华夏泱泱大国之源流。”妇好是谁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妇”是亲属称谓,“好”是她因封地而得的氏
2024-02-21 09:58:00
县长的私人日记之六:记录真实的晚清官场关系网
...王澍与杜凤治同乡且有亲戚,杜曾拜其为师,王澍调任后大计得“卓异”(清朝三年一次大考察中,获才能优越评价的官吏),按例须引见,吏部应调取。而赴京引见要花费很多银两,又未必能升官
2024-08-25 17: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