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解码“雄安奇迹”背后的奋斗精神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1-20 06:04:00 来源:贵州日报

新华社记者

抗日战争时期,在淀泊相连、苇壕纵横的白洋淀上,有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雁翎队,书写了一段水上抗战传奇。

如今,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段新的传奇正在书写。白洋淀畔,一座高水平现代化新城焕发着蓬勃生机。

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称奇迹。”

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已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从革命老区到发展热土,战场在变化,时代在变迁,而创造历史的奋斗精神一脉相承。

创造雄安质量:展现平地起新城的“豪迈”

六年多来,雄安新区从一片空地,到一张蓝图,再到一座新城,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这座“未来之城”已展现雏形,一座座体现雄安特色风貌的建筑,以中为主、古今交融,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

从高空俯瞰,雄安高铁站外观呈水滴状椭圆造型,恰似一滴青莲上的露珠。从这里出发,19分钟可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50分钟可达北京西站,雄安融入首都1小时交通圈。

20余公里外的启动区,一派热火朝天。站在雄安城际站调度指挥中心平台上眺望,眼前的场景令人震撼:中国华能总部项目、中国中化总部大厦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一台台吊装机分散在多个点位同时作业,无数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建设者穿梭其间,成为工地上一个个闪亮的光点……

在一处工地,身处90米高空、不足2平方米的驾驶室里,来自四川绵阳的塔吊女司机文碧蓉熟练操作着机器。“我来雄安已经四年,这里的工作强度是别的城市没法比的。为了减少攀爬次数,通常早上都会带上热水、午饭,在驾驶室一待就是一整天。”文碧蓉说,塔吊的可视化和防碰撞系统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自己抽空会在朋友圈晒一晒空中俯拍视角下的建设场景。

雄安新区启动区指挥部副指挥长李波说,他们设立项目推进组,把工位“搬到”工地,每天赴现场询问企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小问题当场解决,不好处理的情况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协调处理。

“上午调度2号营地施工进度,下午协调二标段竣工验收问题,晚上开展业务培训。”近日的一个深夜,忙完一天工作的河北建投雄安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鸿志,从书架上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提笔写下了当天的日记。

2020年11月6日,初到雄安的王鸿志内心忐忑又激动。他在第一篇工作日记中写道:“两眼一抹黑,一会三函、区块链支付均是初次接触,信息量极大,可谓‘跑步进场’了。”

三年时间,从最初的土地腾退,到项目施工,再到竣工验收……王鸿志暗下决心,带领施工团队,顺利完成了一个个急难险重的任务。

六年多来,先后有60多位院士、国内外200多个团队、3500多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新区规划体系编制。从规划蓝图进入到大规模建设,已累计实施重点项目292个,完成投资6100亿元,开发面积覆盖近178平方公里,38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

启动区向南不远处的白洋淀烧车淀,岸清水绿,鸟鸣啾啾。可在雄安新区设立前,这里鱼塘、围埝把水面分割得七零八落,水流不畅、污染严重。

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向污染宣战。河北按照全流域“一盘棋”治理思路,“控源、截污、治河”一体化推进,“华北明珠”再现“鸟类天堂”盛景。

“白洋淀水质从劣Ⅴ类提升至Ⅲ类,跻身全国良好湖泊行列,这个过程只用了四年时间,这简直是一个奇迹。”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海梅说,鸟类是环境的“生态试纸”,白洋淀已监测到野生鸟类263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57种。在确保水质基础上,当地正推动治理目标从“水环境质量”向“水生态健康”转变。

筑牢创新高地:释放打破常规的“激情”

雄安新区之新,贵在创新,成在创新。创新的动力,关键在人。

新区探索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管理模式,除管理层外的其他人员全部实行聘任制,共设置改革发展局等12个内设机构和5个工作机构,分管各方面工作。

“与我之前工作的城市相比,工作量大了几倍。我们在实践中推动一专多能、一人多岗,探索出一套工作方法——简单工作,借助服务外包干;复杂工作,让网络系统代替人力干;研究型工作,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干;攻坚工作,打造工作专班突击干。”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主任陆长明说,新区工作辛苦,每一次任务都是成长的机会,每天都有“很燃”的感觉。

雄安新区在干部使用机制上形成新突破,打破部门间限制,高效整合干部资源,通过跨部门协同合作,集中优势兵力推进重大任务。

根据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实际需要,新区建立“一项目一专班”“一片区一指挥部”机构设置新模式,以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为中心配干部、配职权、配资源。

7月18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旗下金石实业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区注册成立。公司负责人交齐各种资料后,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公章等。

这个公司的落户,还得从一个热线电话开始说起。7月12日,新区12345疏解专线来电,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咨询央企二级子公司落户雄安新区的流程和相关政策。随即,雄安新区派出一个专门团队前往北京,详细讲解新区政策、了解企业需求。为公司落户开展帮办代办服务。从热线电话起,仅仅6天,公司就领到了营业执照。

“在雄安,不说不,只说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这些是经常挂在新区工作人员嘴边的口头禅。

落户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体现在流程上也各不相同,雄安新区开展“一对一”定制式服务,针对企业迁移过程中的时间问题,出台企业跨省市迁移行动方案。

“人在北京,通过线上就能将企业迁到雄安。”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工作人员文慧说,宝冶(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准迁申请网络提交、电子档案信息互查、营业执照自助打印等,很快就办齐手续,免去了往返提交材料和邮寄纸质档案的周折。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190多家,首批疏解央企总部有序推进,中国星网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加快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完成总部选址。

雄安新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投资创业。眼神科技雄安事业部负责人说,2017年,他们作为一家北京中关村科技企业,深度参与雄安智能化的建设,这里开放的工作环境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18年将总部正式迁入雄安新区。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里创新应用层出不穷,是科技创新的试验田。在来雄安新区之前做了十几年研发,一直跟着项目在全国各地来回跑,漂泊感特别强。但是来到新区之后,内心有了扎根的想法。

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事关教育、医疗、住房、薪酬等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正在一项项落地见效。

“就是想让人们一提雄安,就想到创新、高质量发展;一到雄安,就感受到创新的氛围、创新的文化。”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人说。

孕育人民之城:积蓄破除城市病的“韧劲”

建设雄安新区不是只为了一个漂亮的新城,而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每天早上七点半,刘西多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看着路上一根根“智慧灯杆”,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孩子。清华大学毕业的刘西多是中电信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咨询师,主要从事雄安智慧道路运维工作。

一根“智慧灯杆”,安装了红绿灯、摄像头、雷达、5G网络以及各种传感器。有了这根灯杆,就能实现“绿波带”控制,帮助车辆实现一路绿灯或少遇红灯。目前,雄安新区在建数字道路200公里,未来将扩展到500公里。刘西多觉得,雄安离“一座不堵车的城市”,越来越近了。

“云上雄安”在拔节生长,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首次全域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

中国雄安集团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袁晓东说,数字城市可以追溯过去,对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实现跨领域共享,延伸出更多智慧化应用场景。独居老人是社区的重点监护对象,一旦独居老人家中长时间没有用水、用电,智慧社区管理平台会自动发出预警,社区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上门查看。

雄安史家胡同小学今年9月1日开学,校长张欣欣眼前的校园崭新而又熟悉:传统的红墙围院,和北京校区同样进门可见的和谐石、大槐树,别具特色的新生笑脸墙……回想起四年多的日子,他感慨万千:等到这一天,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一个新城要立得住,要传承好历史文脉。在基建大规模推进的同时,还有一支队伍与时间赛跑,将乡愁遗存登记造册,建档存根。据统计,目前雄安全域登记在册的物质类乡愁保护点总数2600余项。

在容东片区,绕过外形如魔方、充满现代气息的雄才大厦后,仿佛穿越到另外一个世界:古风古韵的戏台、庭院、连廊呈现眼前,周围绿竹环绕,古树葱郁。

这处民俗文化公园的建筑物由村民旧宅院拆下的旧砖旧瓦砌成。两棵长得亭亭如盖的古槐树,树龄超过百年,由村民家中移植而来。

在白洋淀高铁站站前广场一角,一个直饮水景观亭吸引来往游人的目光。该景观亭设有休息座椅,具备手机充电、夜间照明等功能,饮水平台可提供冷热水。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副局长赵勇说,新区计划到今年底在公共区域建设直饮水点100处,使人们在游览旅途中更加舒适方便。

从直饮水景观亭,再到社区邻里中心、养老驿站等便民服务设施,雄安新区从细微之处入手,下好“绣花”功夫。

“未来之城”的伟大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雄安,不断谱写新征程上的奋斗旋律。

(新华社石家庄11月19日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安新区的风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这是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码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
2023-06-03 21:52:00
不久前,雄安新区白洋淀畔,国内首个以“荷花淀派”为主题的文学馆正式开馆。这座坐落于白洋淀荷花大观园的文学馆,不仅是雄安新区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更成为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它
2025-05-07 09:22:00
...,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体系正在运行。巨大的屏幕实时显示白洋淀的水质数据。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海梅指着屏幕上的图表说:“依托雄安的创新环境,我们构建了‘天空地淀’立体化前端感
2025-09-05 11:02:00
...宇“破土而出”,中央企业在雄安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白洋淀淀区水质稳定保持Ⅲ类,淀水清澈、鸥鸟翔集的美丽画卷徐徐铺展……雄安,正朝着“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稳步前行
2024-01-23 17:25:00
为雄安新区建设,“加电”!
...不可少的电力,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白洋淀里开启一场探索白洋淀水波粼粼,这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更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从位于安新县城东的码头坐船,20分
2024-09-24 04:41:00
本文转自:人民雄安网雄安新区设立8年来,白洋淀以润物无声的生态变革,重绘“华北明珠”碧水画卷,为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筑牢绿色基底。雄安新区设立前,这片水域曾数次经历严重缺水甚至“干淀
2025-03-27 09:44:00
...能力。在雄安新区,倪岳峰察看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检查白洋淀防汛备汛工作。他强调,要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全力做好汛期应急救援准备,配齐物资装备和救援力量,科学高效应对突发汛情。
2025-07-03 19:12:00
人民日报看河北|雄安新区街道名称的文化味
...前。力求让人循名可见、沿路可达,通往标志性自然景观白洋淀、与海岳大街交叉的主干道——白洋淀路便产生了。白洋淀淀区周边,有临淀路、淀安大街等特有的地理文化符号。白洋淀具有“上承
2024-03-20 17:52:00
雄安文化艺术展演季 | 现代京剧《雄安人家》在雄安新区精彩上演
“长堤漫漫白洋淀,水路弯弯清河川。苇荡连天水波滟,荷塘万顷绽笑颜……”6月3日晚,作为雄安文化艺术展演季的活动之一,现代京剧《雄安人家》在雄安新区容城体育馆精彩上演。京剧《雄安人
2024-06-06 10:5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唐槐电子与装备制造园区的阳光三极智能煤矿感知装备产业化项目钢结构厂房日前正式竣工,标志着这一省级重点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关键冲刺阶段
2025-11-02 06:46:00
摄制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王育民11月1日晚,唐山籍青年歌唱家吴琦独唱音乐会在唐山大剧院举办。她用歌声回报这片养育她的土地,用音乐诉说不变的乡情。
2025-11-02 06:54:00
10月31日下午,山西公安英模“五进”法治宣讲太原专场首场活动在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举行,为企业200余名职工代表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2025-11-02 07:17:00
第四届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终选会,10月28日在河南安阳落幕,遴选出精品案例30项、优胜案例67项。太原市博物馆“对望时空·探访古人”项目入选研学类优胜案例
2025-11-02 07:17:00
近日,小店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组织学生开展“阳光出行”社区实践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与生活场景,在观察
2025-11-02 07:17:00
奋进的河北·“十四五”答卷丨大数据里“读”河北(七):“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
雄安新区在全国率先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建设“数字孪生”让未来之城更“聪明”——大数据里“读”河北(七)10月27日傍晚时分
2025-11-02 07:3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从省统计局获悉,河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登记工作11月1日正式启动。本次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
2025-11-02 07:37:00
河北日报讯(记者马朝丽)10月31日,2025河北文旅京津宣传推广周走进天津街区活动在意式风情区举办。河北文旅推介官围绕“徒步长城观秋光”“泛舟运河感秋韵”“登临雄峰赏红叶”“浸润温泉秋康养”“穿越古城寻秋迹”五大主题
2025-11-02 07:41:00
串联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名城“星光·燕赵号”开启秋冬季全新运行计划河北日报讯(记者方素菊、陈正)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
2025-11-02 07:41:00
河北社银合作构建“15分钟社保服务圈”将高频业务延伸至群众家门口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0月28日,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与金融系统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02 07:42:00
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
11月1日,居民在宁晋县凤鸣湖公园赏景游玩。宁晋县不断加大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快城市更新改造高品位建设城市生态绿廊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城市11月1日
2025-11-02 07:43:00
“田间课堂”体验收获的快乐
10月29日,在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劳动实践拓展基地,学生们采挖红薯。当日邢台三中教育集团高新校区组织学生走进劳动实践拓展基地体验一场别开生面的秋日“田间课堂”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体验收获的快乐10月29日
2025-11-02 07:44:00
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开展“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 ”义诊活动
鲁网11月1日讯(记者 于胜涛 通讯员 韩丽丽)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守护老年人身心健康,10月28日,青岛市即墨区龙山街道晓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区政协与即墨民建举办“重阳送健康・中医护夕阳”主题活动
2025-11-01 15:40:00
青岛“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启幕,让老传承“潮”起来
鲁网11月1日讯10月31日,“国际海洋美食之都 青岛食材荟”系列活动之“老字号·新活力”焕新创新展在鑫复盛礼记酒店正式启幕
2025-11-01 15:40:00
家校同心育芳华 共话成长向未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二家校座谈会圆满举行
鲁网11月1日讯金风送爽,秋意正浓。为进一步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共促学生成长,10月31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行高二家校座谈会
2025-11-01 1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