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为雄安新区建设,“加电”!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24 04:4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报记者 刘少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24日 第 05 版)

为雄安新区建设,“加电”!

雄安新区廊桥翠谷—110千伏河谷变电站外景。

郁苏龙摄

为雄安新区建设,“加电”!

雄安新区1+5+X剧村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与周边城市风貌融为一体。

孙梅丹摄

为雄安新区建设,“加电”!

从空中俯瞰雄安站站房屋顶分布式光伏设施。

马千里摄

一个场景,曾在雄安新区的各类报道中不断出现。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建设过程中,数万名建设者在现场忙碌,1000多台塔吊在夜里同时运行,即便夜里也是灯火通明。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这一幕引发了人们对雄安新区建设的赞叹。

摄制这个视频的,是国家电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的几名员工。其中一位参与者牛理达告诉记者,拍摄这个视频时,自己心里在想,“无论灯火通明还是塔吊林立都离不开电,我们在为雄安新区建设‘加电’”。

事实上,在雄安新区建设过程中,电力作为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也迎来了改革创新的最佳机会。雄安,成为了电力人最好的试验田。尽管漫步雄安大街小巷,看不见电线,更看不到传统的变电站,但电力在这座“未来之城”,正创造着绿色和智慧生活的无限可能。

一座能发清洁电力的高铁站

坐高铁进雄安,第一站是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这是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第一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2020年12月开通运行。目前,京雄城际每日开行多对列车,雄安站到北京西站最快只需49分钟。在设计过程中,这个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辐射全国的交通枢纽,采取了多项措施,尽显生态环保理念。

俯瞰雄安站,水滴状椭圆造型,设计时以“淀泊之上的一颗露珠泛起的片片涟漪”为整体理念。屋顶上,是一片精心设计过的太阳能板,采用建筑一体化设计,与雄安站整体效果统一。阳光打在光伏板上,泛着深蓝色的光。

走进雄安站,光线柔和自然,空气清新怡人。工作人员指了指顶棚:“秘密都在这里。”原来,雄安站的部分空调和照明用的是太阳能板自发电,候车厅尽量采用自然光,白天几乎不用开灯,真正实现了绿色低碳运营。

电控室墙上,写着“10kV雄安高铁明珠分布式光伏电站”。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罗晓东告诉记者,“这是一座能发电的高铁站,一天平均能发一万多度电,提供的是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这意味着,雄安站站房约有50%的用电来自屋顶的太阳能。

这一设计真正的价值在于绿色低碳。罗晓东介绍,这里屋面发电系统敷设面积约为4.2万平方米,总容量为5.97MW,每年可为雄安高铁站提供58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年节约标准煤18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相当于植树12公顷。

罗晓东清晰地记得,正式并网发电那天是2020年12月25日,比雄安站开通都早两天。而且,这里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的并网模式,多出来的电还可以通过电网卖出去。

“雄安站光伏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营模式,已成为全路客站建设的标杆之一。”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雄安站项目负责人杜昱霖说。

这种绿色低碳的模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受到了认可。

2021年7月29日,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签发获得675张国际绿证形成的碳资产出售给澳大利亚YNIWM公司,这是雄安新区首笔碳资产全球交易及首笔国际绿证业务;2021年9月3日,参加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的绿电交易,交易电量15万千瓦时,这是雄安新区达成的首笔绿电交易;2022年11月9日,在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埃及峰会(COP27)上,国家电网公司在中国气候行动展区发布《国家电网绿色低碳发展报告》,其中“雄安高铁站房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为案例之一。

电脑上,是一个虚拟的雄安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依托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CIEMS)打造了包含光伏电站概览、能源监测、能源分析、能源服务等功能的光伏BIM可视化运维监控系统。这套系统将云、大、物、移、智等技术相结合,把运维、监控的每一个环节都变成数字,融入智慧大脑,实现光伏电站数字孪生场景的构建,保证了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在雄安站探索出的经验,正在惠及更多地方。

如今,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城市智慧能源管控系统(CIEMS)布署至雄安电建智汇城、商务服务中心、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等多个园区,实现能源的综合监测、智慧调控、智慧运维,从能源生产到能源消费每一个环节,都精益化管理起来。这些项目的建成都将成为雄安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公园“兼职”做变电站

在雄安新区流传着一句话,“张北的风点亮雄安的灯”。通过特高压电网,来自张北的清洁能源,持续不断地输往雄安新区,提供着绿色的电能。

其实,在雄安,电力同样是以非常绿色的方式送往千家万户的。

在容东片区剧村,如今矗立着一座很漂亮的城市公园。草木林立中是美轮美奂的亭台楼阁,在轻柔的秋风与虫鸣声中,许多人在这里散步。一对准新人,正在公园里拍照。在屋顶花园上远眺雄安新区,许多崭新的建筑已拔地而起。

除了是一个受市民喜欢的公园,这里还承担着很多功能。比如,底下有对市民开放的游泳池,有可以全流程无人化的智能泊车区,有北斗授时站、环境监测点、5G基站、无人机机巢……

然而规划之初,这里其实是一个变电站。传统变电站的功能,这里一点都没少。只是名字不再叫变电站,而是叫剧村“1+5+X”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

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市场拓展中心主任刘敬文告诉记者,这是一个覆土空间综合利用的变电站,上下一共三层。“我们复合利用新模式,拓展电力服务的五大功能区,并且融合了许多种新业态。”

地下,是碳管理服务中心。这里是河北首个“双碳”监测平台,可以通过电力大数据折算碳排放量,实时监测河北省的碳排放、碳减排、碳汇等情况,为河北能源转型、绿色发展提供精准量化数据支撑。

监测平台上,采用的方法是“以电折碳”,以用电量来折算碳排放量,覆盖63个行业,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大屏幕上,展示着各行业日碳排放排行前五的行业列表;也展示着碳汇的监测情况,包括农田、湿地、草原、森林、海洋五项自然碳汇。

除此之外,地下还有多个功能区。比如,创新功能区主要展示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再如,共享功能区既有靠地源热泵维护的游泳池,也有智能充电站。还有,开放功能区里,市民可以通过游戏方式了解低碳生活常识,而这里全天候全业务自助办理的电力驿站,在全国也并不多见。在未来生活体验空间里,则展示着什么是新型电力系统,如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支撑下未来生活是什么样子,等等。

地上,凉亭间的走廊内设有压电步道,人们走在上面可以“边走边发电”,通过压电陶瓷将行走的动能转化成电能,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步道的发电量和减碳量,让人直观感受到绿色低碳生活带来的切实效益。屋顶铺设了光伏板,建设了光储零碳能源微系统。而在“5G+北斗”无人机巡检中心,还准备了太空造型的座椅和环形影院,雄安新区市民可以坐在这里,观看无人机实时拍摄的新区标志性建设场景的画面。

在雄安新区,像这样新型的变电站还有许多。

这些变电站共同的特点是,都以主题公园的形式点缀于城市各处。每座变电站都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山水城市”“桃园梦境”“廊桥翠谷”……它们分布在雄安新区市民身边,从过去冰冷的工业建筑,到充满生活乐趣的便民场所,这些地方既为人们提供着必不可少的电力,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白洋淀里开启一场探索

白洋淀水波粼粼,这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更是雄安新区发展的重要生态水体。从位于安新县城东的码头坐船,20分钟就能抵达王家寨村。这是白洋淀唯一不通陆路的纯水区村,由1个主村和17个小岛辅村组成,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船近王家寨,开阔、整洁的村前广场上,白墙灰瓦的传统建筑迎面而来。当地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指了指白墙后说,这就是储能电站。

过去,王家寨只有一条10千伏的线路供电。岛上2000多户、5500多人时不时面对停电的风险,且冬季取暖主要依靠燃煤,对环境有很大污染。为了落实清洁取暖要求,2021年开始对王家寨进行电代煤改造。

改造并不容易。煤改电后,王家寨最大负荷将达到4.4MW,原有线路无法满足煤改电后功率输送要求。从传统方式看,有两种思路。一是架空改造方案,水区立塔,投资高,穿越白洋淀生态保护红线;二是电缆方案,投资相对低些,但破坏白洋淀生态,容易发生故障,巡检和抢修困难。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多方论证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两种方式,都会对白洋淀的生态造成破坏,必须舍弃。最终,谋划了王家寨绿色智能微网示范工程,创新解决淀中孤岛供电困难问题。而这,也是国内首个乡村级新型电力系统项目。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电源侧,安装300千瓦光伏,4千瓦风机,为王家寨绿色智能微网运行提供电源保障;在电网侧,打造村级、邻里级、家庭级3个层级微网,构建微电网控制系统和数字孪生全景系统,显著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在负荷侧,通过基于“国网芯”的自研控制器和群调群控策略实现了对1196台空气源热泵的柔性调控,削峰填谷效果显著;在储能侧,在码头广场、农庄、学校3个子微网以及辅村布置共3300千瓦时的储能装置,为离网运行提供电能保障。

最终,用更加经济有效的手段解决了清洁取暖需求,形成了雄安高绿能、高可靠、高能效、高互动、高智能新型电力系统的乡村级示范。

变化是实实在在的。比如高绿能,在这次探索最重要的目的之一煤改电上,实现了年均减少燃煤2080吨,减碳5200吨。再比如高可靠,老百姓的感知最明显,供电可靠性提升了80%。

从王家寨探索中获得的经验,用到了进一步提升白洋淀核心景区供电可靠性上。

2022年,白洋淀微电网示范工程开始实施,将微电网电压等级从10千伏提升至35千伏,实现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从“村级”向“乡级”的升级。最终,白洋淀微电网改造完成,解决了白洋淀核心景区供电可靠性提升难题,在绿色低碳、民生保障和科技创新方面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这一项目,纳入了2023年国家能源局首批新型储能试点和绿色低碳转型案例。

国网河北电力雄安办主任齐金定告诉记者,白洋淀的示范工程,是全省4个验证性示范场景之一。下一步,针对河北省自然资源禀赋的实际情况,河北公司将紧扣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主题,制定相关建设方案,打造县乡村三级示范工程。“在雄安新区进行的创新实践,最终一定会惠及河北更多地方。”

从电力看雄安这片热土

“雄安新区发展,我们电力部门是参与者、建设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马国立说,国家电网正在点亮雄安。

从电力看雄安,数据最为直观。马国立告诉记者,从2017年新区成立开始,雄安新区全社会用电量由40.54亿增至59.26亿千瓦时,尤其是2021至2023年,年均用电增速达11.46%,高于河北全省6.21个百分点。“从用电量来看,雄安新区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热土。”

高质量发展的背后,需要电网高质量稳定运行。

短短几年间,雄安新区从无到有,紧锣密鼓地建设着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传统办电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需要。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服务新区发展为关键,以改革破题,依托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创新推出“获得电力马上办”服务模式,成立了“获得电力马上办”办公室。

在雄安新区规划设计阶段,国网河北电力即深入参与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确定电力管线点位布局。在启动区,在大规模建设尚未开始时,国网河北电力根据地块功能划分、人口规模,提前开展片区内负荷预测,开展片区内电力线路迁改的同时,完成施工电源网络架设,真正做到“施工道路发展到哪里,施工临电就架设到哪里”,并开展配套电源建设。因为想在前面,所以可以马上响应客户需求,过去几年中,新区300余个重点项目实现了落地就有电可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入驻雄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雄安定居,这一点电力部门感受尤为深刻。

国家电网容东供电服务中心,作为雄安新区首个围绕新建设片区城市、新客户群体和新建设目标电网下成立的供电服务中心,这里才成立2年多,已经在面对包括8.1万户居民、酒店、底商、城市计算中心等诸多用电客户的需求。就在这个片区内,规划建设了开关站99座、配电室600余座、10千伏及以下电缆4000余公里。

全新设立的雄安新区,也给了改革足够大的空间。比如服务方式,过去用户遇到一个问题,也许需要跑办多次才能解决。如今,无论居民还是企业用户,需要面对的就是一个客户经理,而在他背后是国网公司各专业团队的支撑,效率比过去更高。马国立打了个比方,客户经理就像“全科医生”,不再是“专科医生”。再如,过去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况,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但雄安新区正在建设成为“全透明配电网”示范城市,使用新一代配电物联感知平台,打通了目前国网公司在用的多个系统,结合了雄安综合管廊、电缆入地的建设现状,融合了数字孪生、透明配网等全新技术。

一个最新的例子是,今年8月19日,雄安面对短时大风强降水的对流天气,局部降水多达80毫米,但国网雄安新区供电服务中心的运维人员坐在监控室里就可以关注下辖600余座配电站室的运行情况,有条不紊地指挥调度现场的运维力量。

雄安新区的建设方兴未艾,电力系统的创新与改革也在持续进行中。

在雄安新区起步区东北部,一座全新的变电站复兴站正在建设中。这是一座圆形钢结构建筑,以清水水泥为外墙材料。

“这是一个‘三色工地’。”复兴站业主项目经理乔军告诉记者,分别是红色引领、绿色建造和金色品质。红色引领是指党建工作,就在项目上,因为涉及很多单位,现场成立了党建项目部,共同推进现场党建管理工作,大大促进了项目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绿色建造指的是在建设过程中对于低碳排放和节能的重视;金色品质则是建设过程中,对工程质量的追求。

“有没有感觉我们工地上人特别少?”乔军说,如今每天只需要12个人就能完成这个项目的正常建设。其实,很多过程早就在国产BIM平台上采用了全仿真的模拟,无论钢结构吊装还是其他工序,都事先在软件上实现了模拟。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数据是,在实施过程中,因为提前模拟得顺利,最终实现了6.9万个螺栓一次性对接成功。

“无创新,不雄安。”采访中,很多建设者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4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区城市建设现场、雄安城际站及国贸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和白洋淀参观、体验。看到雄安新区从“一张白纸”到雏形初现,大家纷纷感叹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韬伟略和非凡站位,并对雄安新区
2023-09-18 02:06:00
河北雄安新区加快打造全时段清洁电能供应城市电网
...寨村的光伏设备。新华社记者王昆摄王家寨村是雄安新区白洋淀唯一一个不通陆路的村庄,仅有一条10千伏线路向村民供电。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在这里实施绿色智能微网改造,安装300千瓦
2024-03-29 11:50:00
雄安早知道(2023年10月8日)
...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过蒲阳河、瀑河等退水闸,持续向白洋淀及上游河流进行生态补水。截至目前,累计向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补水达8.8亿立方米。白洋淀水位稳定保持在7米左右,淀区面积
2023-10-08 06:36:00
电力调度、智能巡检......北斗系统已在雄安新区实现广泛应用
...、通导遥融合发展提供支撑。围绕无人驾驶、数字交通、白洋淀、地下空间等场景,全面开展北斗、空天信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雄安新区通过建设覆盖全域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以
2023-07-31 17:33:00
...能力。在雄安新区,倪岳峰察看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检查白洋淀防汛备汛工作。他强调,要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全力做好汛期应急救援准备,配齐物资装备和救援力量,科学高效应对突发汛情。
2025-07-03 19:12:00
...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白洋淀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命题。自2017年以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抓住丹江口水库洪水资源黄金窗口期,发
2023-05-19 16:54:00
...日报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冰洋)4月29日,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鸟类科普馆举行开馆仪式,正式对公众开放。展馆内部设五大主题区域,通过大型白洋淀场景还原、多媒体数字演绎等形式,采用
2024-05-05 06:57:00
...护治理成效,树立优美环境城市典范,具体包括持续推进白洋淀生态修复、健全完善环境基础设施、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等。七是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树立绿色文化城市典范,具体包括强化生
2024-02-08 16:51:00
天空之眼瞰雄安:拔地而起的“未来之城”
...安新区的风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这是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旅游码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短短6年里,雄安新区从无到有、从蓝图到实景,一座高水平现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
2023-06-03 21: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望江县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为市民带来沉浸式夜间文化盛宴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日期间,望江县莲花湖公园内灯火璀璨,首届“绿洲科幻奇妙夜”灯展在这里拉开帷幕,展演通过“科技光影+民俗非遗”的创新形式
2025-10-05 18:36:00
4天12万人次!长春市总工会“幸福汇•惠民生活节”引爆参与热潮
由长春市总工会主办的“幸福汇·惠民生活节”,以精彩纷呈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惠民服务,为节日的春城再添一把“暖心火”。截至10月4日
2025-10-05 18:37:00
当3D裸眼大屏在钟楼街的青砖灰瓦间投下流动光影,当晋祠的古柏在灯光中勾勒出千年轮廓,当各种风味小吃在夜市里升腾起烟火气
2025-10-05 18:49:00
据@贵州交警消息,截至12时,全省高速公路因车流量大出现缓行的路段4处。一、贵阳辖区:1.G60沪昆高速1878km+600M红枫湖大桥至清镇E匝道段(贵阳往昆明方向)2
2025-10-05 19:19:00
鲁网10月5日讯在聚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设过程中,区市书记们奔忙的身影格外引人瞩目。他们,用奋斗践行初心使命;他们
2025-10-05 19:43:00
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丨激发消费活力 加速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魏俊 何旭)促消费是扩内需、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十堰通过优化消费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改善消费环境
2025-10-05 19:50:00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