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百姓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27 07: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潮新闻·浙江日报 记者 阮帅 肖淙文 共享联盟·嵊州 闾高桥 陈链芳

百姓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嵊州市三恒工具有限公司驻企服务员金煊弈(右)在企业车间走访。 嵊州市委组织部供图

“民情日记”,常写常新。

时代的发展,对“访民舍、记民情、想民心、议民事、解民难、帮民富”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下,面对日益丰富和多元的民生需求,面临抢先机、拼经济的热潮,“民情日记”如何第一时间跟进群众和企业的所急所盼?借力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民情日记”又如何升级蝶变,实现高效处理、效能跃升?带着一连串疑问,记者来到嵊州,探访“民情日记”的新变化。

精准丈量民情,聚焦民生重点事项

上任半年,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驻村干部丁树鑫已写下许多篇关于该村的“民情日记”。不久前,在走访串门的过程中,他观察到不少村嫂赋闲在家,既没有收入,生活也比较单调,随即在“民情日记”中写下一个新计划:邀请专业老师,组织村嫂学习制作手工编织品,再进行集中展销。“这样不仅能给村嫂们增添收入,还能丰富她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百姓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雅璜村“80后”驻村指导员丁树鑫(右)正在村民家中走访。

翻开日记本,满满的民生需求映入眼帘。修水龙头、补墙缝、添砖瓦……无论多么细小的事项,都得到了认真解决,这背后,是基层干部们扎实的脚步和作风。

不过,日记中的“鸡毛蒜皮”越来越多,也引发嵊州人的思考:如何制度化解决繁复的同质化内容?

对此,嵊州在全市划出了1072个网格、7103个微网格,建立起网格常态化走访、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挂联”、民情“微心愿”认领等机制,将八成的“琐事杂事”解决在一线。高效的制度运转,解放了干部们的手脚,让他们腾出更多精力,得以走得更深、看得更细。

不少人发现,如今的“民情日记”,总是直击民情痛点、难点问题。提升群众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村文旅、推动精神富裕等事项,成为干部解题的聚焦点。

“我们对百姓急难愁盼的了解清晰多了,也抓住了村庄发展的牛鼻子。”雅璜村党委书记朱光军说,了解到村民普遍希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村里立即谋划把“民情日记”发源地这张“金名片”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建成“民情日记”纪念馆、民情广场、民情长廊等,打造绍兴市党员干部红色教育基地,引来了“流量”,村中还顺势而动修建了游客中心和慢生活古街。如今靠着农家乐和精品民宿,不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

聚焦这些重点事项的同时,“一老一小”、残疾人、低保户等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被“民情日记”不断推到台前。

百姓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嵊州党员干部曾经使用的民情日记本。

最近,家住嵊州浦口街道桃源社区、90岁高龄的沈老太收到了一份礼物,此前,社工宋玲洁走访时发现老人腿脚不便,在“民情日记”中记下后,为她申请了一把轮椅,并上门辅助她练习使用。近年来,高龄、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在“民情日记”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专职网格员每日联系、每周走访、每月陪护,及时记录、处置老人们的急事难事。据“民情日记”的记录,自2022年初至今,嵊州党员干部已探访老年人37.4万人次,办理为老民生小事5.9万件,处置涉老安全隐患事件480余起。

“‘民情日记’的初心没变,而服务形式一直在完善升级。”嵊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建立了全市机关干部“民情大走访”、“固定下村日”等制度体系,“点对点”开展走访、对接。嵊州还通过举办“民情日记”大讲堂、“民情周”等系列活动,鼓励党员干部“沉”入百姓,用脚步精准丈量民情。

解难题出点子,打造创业创新沃土

去年,嵊州市集中签约、开工、投产的重大项目合计48个,总投资超317亿元,比亚迪、长鸿生物、贝达药业、晶越半导体等优质项目陆续入驻,新能源、新材料、高端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势头强劲。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这些重点企业和项目也迎来了赶订单的热潮。然而在生产的“黄金期”,不少企业却碰到了招工难等问题。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抢抓“开门红”,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浙江省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背景下,“民情日记”扮演起了为企业“雪中送炭”的角色。为了帮助市场主体把握机遇,嵊州进一步扩大“民情日记”的服务范围,900余名党员干部把服务从田间地头延伸至企业的厂房和车间,成为驻企服务员,记录、传达企业的诉求,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打造创业创新沃土。

“新厂房预计今年5月就能投入生产!”近日,浙江海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在嵊州的新厂房即将迎来首批设备,董事长王承永连连为“民情日记”点赞。去年年底,该企业急需扩充产能,但生产场地有限,项目进展受阻。通过驻企服务员的记录和反馈,嵊州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仅用时两周,就帮企业找到了一个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新厂房。

百姓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嵊州市森诚纺织有限公司驻企服务员史遇佳(右)正在企业车间开展工作。

如今,驻企服务员们正扎根企业生产一线走访调研,针对产能恢复、后勤保障、资源供给等内容,写下一篇篇“工厂日记”“车间日记”,为企业巧解难题、出“金点子”,助力扩产增效。“驻企服务员都经过精挑细选,可以实现重点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嵊州市企业服务员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他们会优先选派了解经济工作、熟悉企业情况的干部,在“面对面”传达惠企政策,协助企业兑现政策红利的基础上,精准记录企业碰到的难题,及时联络、反馈,协同相关部门解决。

新年伊始,绍兴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为了提升产能,急需一批工人,但短期内的“用工荒”阻碍了进展,企业管理者十分着急。通过驻企服务团队了解情况后,嵊州市人社局第一时间在线“接单”,迅速为企业“一对一”定制解决方案。很快,一辆辆招工大巴整装出发,帮助企业去省外定向招工,市人社局还通过组织专场招聘会、开放“零工市场”等方式,邀请企业摆摊,精准招收工人。

随着“民情日记”的领域和内涵越拓越宽,其书写者也早已不再“单打独斗”。近年来,嵊州组建起涉及投资、数字经济、法律保障等10方面的65个专家团组,形成“智囊团”,针对驻企服务员提交的“民情日记”内容,定向答疑,并帮助企业解读政策、出谋划策,积极保障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为企业安心发展营造优良氛围。相对复杂的问题则会“坐上直通车”,由市领导挂联“坐诊”,各部门专题研商集中“会诊”,并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企情收集、记录、上报、交办、反馈全流程移动化、信息化。

据统计,自组团服务启动以来,已开展活动近400场次,实现1100余个涉企问题100%回应。

数字化提速度,多跨协同高效解决

把日记搬到“云”上去!从借助微博、微信组建“民情微群”,实时发布民情动态,实现在线互动沟通,到“浙里民情”应用正式上线,重塑传统“笔上纸上”的工作体系……利用数字化理念和技术,“民情日记”的新形态不断涌现。

百姓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在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的“浙里民情”应用驾驶舱,“00后”驻村选调生胡佳薇(右)和村干部通过实时更新的数据和关键词,分析近期民情热点。

“就和发朋友圈一样,非常方便。”在雅璜村,00后驻村选调生胡佳薇工作不满4个月,“浙里民情”应用已成为她扎根乡村的“云助手”。在她的记录中,有反映村民手工筛选香榧效率低、土特产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也有发现偏远自然村取水难,提出打井取水的点子,她打开手机就能随时翻看思考。

更多心得和“金点子”,也在平台上集中收录、实时共享。系统后台自动抓取干部日记中的高频关键词,智能分析实事热点。每日热帖还会登上平台的“最热”版块,帮助党员干部互相学习、参考交流。

“工作中碰到难题,我常会刷一刷民情动态,或者在线向别人请教。”嵊州市三江街道丹桂社区党总支书记沈爽上任不到三周,就和居民打成一片,秘籍便是翻阅前任书记留下的电子日记。社区的外出务工人员、空巢老人等详细情况在日记里一应俱全,充足的功课让她接手时不会“两眼一抹黑”,和居民沟通时也更能产生共情。

数字化的应用,也为系统治理、制度创新打下了基础。相比传统从走访记录到落实办理的“直线型”流程,“民情日记”触网后,将这条直线变成了一个圆,打开了事项办理多跨协同、“全周期”闭环处理的新格局。

不久前,在嵊州市剡湖街道龙会社区,驻社指导员许兰娟走访时,有沿街经营户向她反映,自己多承担了公共设施的水费。由于牵涉部门多,许兰娟立即通过“浙里民情”应用上报,通过平台的统筹调度,环卫、城投、水务等单位协同配合,迅速落实解决方案,最终为经营户挽回了经济损失。

如今,村社工作人员和网格团队在现场无法立刻解决的问题,能够在掌上“一键转发”求助,通过系统后台及时分流、赋分“派单”,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共建单位、乡贤、志愿者等力量,“抱团”合作高效解决。

“‘民情日记’连通大数据,像是抛出了一块‘试金石’,不仅能够检验干部作风,还能营造良好的比拼氛围,更好地为民服务。”嵊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浙里民情”应用已打通公安、民政、农业农村等多部门数据库,“民情触发”“民情处置”等功能在线开放,还推出了民情评价、民情榜单等版块,鼓励全体党员干部亮出“足迹”,同台竞技。

百姓事,一本通!嵊州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

雅璜村新貌。

据统计,“浙里民情”应用上线至今,已记录干部走访情况28.8万余次,归集民情日记31.8万余篇、民情事项17.9万余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4100余个。接下来,嵊州计划进一步推动“民情日记”与“浙里兴村治社”等数字化应用有机融合,提升整体运行效能,让“民情日记”写出更多新故事。

【新闻+】

“民情日记”的精神实质

刘力锐

嵊州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揣着“民情日记”走街串巷,了解群众实际需求,解决了实际问题,密切了干群关系。“民情日记”书写20多年,其精神实质是为民办实事。

“民情日记”改进工作作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掌握民情,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双向增进感情,这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也是一个向人民学习、接受教育的过程。

“民情日记”的生命力在于管用有效。2022年,“民情日记”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一连串的数据背后,是嵊州群众从“民请日记”实践中得到的真实惠。遇到难题时,刷“民情日记”找方法,同行交流长本领,党员干部也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能力。

“民情日记”发展的秘诀是与时俱进和创新。坚守为民服务,但不固步自封。从纸质日记到数字场景,从日常琐事到共富大计,从“民情日记”到“企情日记”,从“单打独斗”到组团服务,载体在升级、内涵在转变、领域在拓展、力量在增强,民情日记始终在创新,始终与时代同步。在未来发展中,“民情日记”也要继续用好效果导向的数字赋能,避免可能出现的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

(作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百姓提供订单式服务。服务场景从乡村拓展到企业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民情日记”如何持续焕发出新生?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看来,关键在于见实情、出实招、求
2025-01-08 06: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传承发展“民情日记”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浙江绍兴嵊州市坚持传承和发展“民情日记”王永昌  周  勇  姜金涛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025-03-12 05:51:00
本文转自:法治时报2023年以来,浙江省嵊州市石璜镇以“民情日记”为载体,充分运用“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成果,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石璜镇将全镇16个行政村
2024-02-24 01:41:00
...的笔记本,就是“民情日记”。1998年,民情日记从绍兴嵊州市石璜镇雅璜村(原雅璜乡)发源,主张干部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乡干部们揣
2024-07-15 13:25:00
三天,村民的供水难题解决了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浙江嵊州市政协“民生议事堂”助解群众急难愁盼三天,村民的供水难题解决了记者 鲍蔓华 通讯员 赵琳 金律《&
2023-10-13 02:50:00
嵊州:用心践行,点滴温暖
...群众烦心事、忧心事。党建引领,直播助农显担当为写好新时代“民情日记”,今年7月底,嵊州市烟草专卖局携手电力部门,以党建联建为契机,组织“香溢”志愿者,前往嵊州市金庭镇,开展“
2024-09-23 12:03:00
...民李秀芬老人连连向青年志愿者郭鑫道谢。带着一支笔、一本《民情日记》,入户走访、聆听民意,这是社区网格员们的工作常态。高楼社区的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意见,梳
2023-04-19 04:45:00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本报讯 近日,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司组织员工来到石璜镇雅磺村,对该村用电线路和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日常“体检”。其间,工作人员征求村民对供电服务的意见建议,指导大家安全
2023-07-22 01:56:00
...反映的各种问题。在宜黄县每名人大代表手里,都有这样一本“民情日记”。据了解,今年年初,宜黄县人大常委会不断创新代表活动方式,提出要在全体代表中推行“民情日记”制度,深化人大代
2023-10-09 21:0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假期山水游 感受汾河生态之美》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在这个假期正式开放的老龙头景区不仅为游客假期出行增添了一份选择
2025-10-06 07:12:00
10月5日下午,“月满榕城·福韵流长”福州市2025中秋惠民公益演出在福州鄢家花厅举行。
2025-10-06 07:44:00
定了!连续三天!海军某部军舰来福州邀请您“舰”一面!
开放!快来福州和军舰“舰”一面!为进一步促进军地双拥共建成果发挥海军部队特有资源优势持续增强群众海防意识、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10月17日—19日舰艇开放活动将在船政文化城船政码头举行欢迎广大市民预约登舰参观
2025-10-06 07:44:00
“第一次近距离看这么大的龙车,太震撼了。”“精彩!每一个方阵都很有特色。”金秋的吴桥,杂技艺术的光芒点亮了这座古城。从东方大赛场的专业竞技到街头巷尾的花车巡游
2025-10-06 07:49:00
海洋三所翔安基地:多工种协同作战抢抓工期
海洋三所翔安基地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国庆中秋假期,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翔安基地内建设工地一如往常
2025-10-06 08:5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特派记者 黄树金 通讯员 戴吉源)昨日,记者从漳州市角美轨道公司获悉,厦门地铁6号线角美延伸段多个施工现场假期依然火热
2025-10-06 08:50:00
机场建设加速度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航站楼装修进入收官冲刺阶段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致力于打造零碳机场,所有指廊的上方全部都铺设了光伏发电系统。(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航站楼前的张拉膜雨棚已显雏形
2025-10-06 08:5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雯)国庆中秋假期,厦门海湾公园中秋游园会盛大开启,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沉浸式文旅嘉年华。昨天傍晚
2025-10-06 08:50:00
地铁3号线南延段四座车站已封顶 沙坡尾站建设提速
地铁3号线南延段沙坡尾站目前正全力推进基坑开挖。(厦门日报记者 陈立新 摄)地铁3号线南延段沙坡尾站目前正全力推进基坑开挖
2025-10-06 08:50:00
翔安港区将新添一条快速路 国道G228翔安大道至翔安东路段开工建设
国道G228翔安大道至翔安东路段项目区位示意图。(受访单位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 通讯员 高丰瑾)记者从厦门市政集团开发公司了解到
2025-10-06 08:5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 通讯员 余丽清)堵了应急车道?空中“高速交警”立马逮到你!国庆中秋假期,厦门高速交警全面启动守护模式
2025-10-06 08:50:00
咱村的新鲜事丨艺术赋能文旅融合 铜陵犁桥水镇吹来“青春风”
大皖新闻讯 表演专业师生推出黄梅戏沉浸式演出、方塘马头墙上展现量身定制的“3D建筑投影”、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主播为当地农产品开展带货直播……国庆期间
2025-10-06 09:38:00
“这是我在中山陵景区度过的第十六个国庆长假”
中山门大街博爱路路口是钟山风景区交通压力最大的入口,交警马萧10月1日以来都值守在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茸通讯员宁交轩“路口不能停车
2025-10-06 0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