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漫评:唤醒“沉睡”文物,传递“有声”文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10 09:42: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文/郭素娇 图/玉峰鹿鸣工作室

漫评:唤醒“沉睡”文物,传递“有声”文化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文物,是历史的“解码器”和文化的“存储卡”,只有不遗余力答好文物保护和传承的“时代命题”,才能让文化“声声不息”更“生生不息”。

“跫音不绝”实现文化“赓续绵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如一本读不完的“大书”。青铜器方寸之间重千钧,能够近距离感受“何以中国”;古时玉器显石之美,能够从中感受古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寄托;从古运河的浪潮涌动之中,能够感受到“千载润中华”的深厚内涵......那些陈列厅的文物熠熠闪烁着历史的光辉,那些矗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亭台楼阁传诵着文人骚客的诗篇,那些古籍里的文字传承着文脉、诉说着故事,无不蕴含着历史的记忆、先人的智慧,拨动着我们的心弦。青铜、美玉、陶器,每一件文物都是故事,每一件文物都塑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民族气质、神韵,都映照出上下五千年的深沉博大、真实生动。让我们把文物保护好,把文化传承好,守住民族根和魂,舒展中华文明长卷。

“腾云驾数”实现文化“破壁升级”。赴一场“历史之约”,风穿越千年在耳边“呼啸”,大雪四散成花瓣在眼前“飘落”,沁润精神的奔涌力量在身临其境中直抵内心,“还原”让我们与历史同频,让我们与古人的精神共振,让文物“活起来”。科技赋能、智慧加码让文物更添风采,特别是裸眼3D、AI等技术的加持,让我们能在“一瞬间”穿越时空隧道,文物也延展出更多“形态”,让我们时而眼前一亮,时而眼眶湿润,时而心中大江奔流,时而心中响起哀婉之曲,文物在“数字化”的运用下被赋予了更多元的表达方式,让我们透过这扇窗看到了别样天地。从三星堆用科技还原青铜面像实现的“数字重生”到“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的惊艳亮相,再到南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体验”,当现代科技与文物“撞个满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出彩”中“出圈”。

“逸兴云飞”实现文化“百花齐放”。文物的美是多元的,无法一言以蔽之。苏绣穿花纳锦,美得含蓄;战国编钟古朴深沉,美得雄壮;薄胎瓷玲珑剔透,美得雅致;敦煌石窟翩若惊鸿,美得轻盈,不同的文物之美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诠释着中华文化的饱满盈实。“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对待新生和外来事物求同存异、兼容并包,让文化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得以形成,这种“海纳百川”的智慧在时代的长河中得以延续。近段时间,《黑神话:悟空》爆火,游戏中不仅对山西彩塑、斗拱等文化瑰宝的独特韵味进行了复刻,也融入了陕北说书、石刻雕塑等非遗文化的元素,更充盈着重庆大足石刻、五台山南禅寺等历史古迹的生命力,文物的多元之美“入画来”,展开了风华万千的锦绣长卷,述说着“中国式浪漫”。这种“美美与共”不断焕发出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0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圆明园被烧毁前有多美,英国罕见曝光这些照片,美得让人窒息
...使得我们丧失了大量的金银珠宝。那个时候,我国的很多文物都流失海外。在这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圆明园的破坏。我们都知道,圆明园的修建也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当初慈禧修建
2023-09-11 10:37:00
【大学生评论大赛·理论评论】以文物宝藏之蕴强文化自信之基
从《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成功“出圈”,到《国家宝藏》《上线了文物》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以破竹之势不断壮大,文物的展现形式开始一改过往难以接近、束之高阁的威严感
2024-01-08 20:02:0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来山西考察调研,为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殷殷嘱托,砥砺前行。近年来,山西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
2023-07-14 22:23:00
...吴云青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今年适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我市举办了非遗表演、非遗市集等“文化和自
2023-06-11 10:58:00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浩如烟海、璀璨夺目的中国文物,是从古至今
2023-07-09 22:40:00
李群委员: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讨热点现象,展现新时代文艺脉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根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提高公
2024-03-10 10:25:00
浙江将开展456场文博活动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456场,让民众感受形式多样、多点开花的文博美好生活。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展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胸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此次活动以“保
2024-06-03 16:39:00
...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着力文物阐释能力的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
2024-06-26 06:11:00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湖州安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州安吉举行
...动重要组成部分,当天,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安吉县人民政府、湖州市文物局承办,安吉县文物局、安吉县人民政府递铺街道办事处执行承办的“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
2023-06-10 19: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5日电 据“海南市场监管”微信号,5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关于防范台风“麦德姆”提供放心消费服务的倡议书
2025-10-05 13:37:00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