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漫评:唤醒“沉睡”文物,传递“有声”文化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10 09:42:00 来源:苏州新闻网

□文/郭素娇 图/玉峰鹿鸣工作室

漫评:唤醒“沉睡”文物,传递“有声”文化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云梦县博物馆,了解当地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文物,是历史的“解码器”和文化的“存储卡”,只有不遗余力答好文物保护和传承的“时代命题”,才能让文化“声声不息”更“生生不息”。

“跫音不绝”实现文化“赓续绵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如一本读不完的“大书”。青铜器方寸之间重千钧,能够近距离感受“何以中国”;古时玉器显石之美,能够从中感受古人“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寄托;从古运河的浪潮涌动之中,能够感受到“千载润中华”的深厚内涵......那些陈列厅的文物熠熠闪烁着历史的光辉,那些矗立在中华大地上的亭台楼阁传诵着文人骚客的诗篇,那些古籍里的文字传承着文脉、诉说着故事,无不蕴含着历史的记忆、先人的智慧,拨动着我们的心弦。青铜、美玉、陶器,每一件文物都是故事,每一件文物都塑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民族气质、神韵,都映照出上下五千年的深沉博大、真实生动。让我们把文物保护好,把文化传承好,守住民族根和魂,舒展中华文明长卷。

“腾云驾数”实现文化“破壁升级”。赴一场“历史之约”,风穿越千年在耳边“呼啸”,大雪四散成花瓣在眼前“飘落”,沁润精神的奔涌力量在身临其境中直抵内心,“还原”让我们与历史同频,让我们与古人的精神共振,让文物“活起来”。科技赋能、智慧加码让文物更添风采,特别是裸眼3D、AI等技术的加持,让我们能在“一瞬间”穿越时空隧道,文物也延展出更多“形态”,让我们时而眼前一亮,时而眼眶湿润,时而心中大江奔流,时而心中响起哀婉之曲,文物在“数字化”的运用下被赋予了更多元的表达方式,让我们透过这扇窗看到了别样天地。从三星堆用科技还原青铜面像实现的“数字重生”到“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的惊艳亮相,再到南京博物馆里的“沉浸式体验”,当现代科技与文物“撞个满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出彩”中“出圈”。

“逸兴云飞”实现文化“百花齐放”。文物的美是多元的,无法一言以蔽之。苏绣穿花纳锦,美得含蓄;战国编钟古朴深沉,美得雄壮;薄胎瓷玲珑剔透,美得雅致;敦煌石窟翩若惊鸿,美得轻盈,不同的文物之美呈现出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诠释着中华文化的饱满盈实。“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众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对待新生和外来事物求同存异、兼容并包,让文化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得以形成,这种“海纳百川”的智慧在时代的长河中得以延续。近段时间,《黑神话:悟空》爆火,游戏中不仅对山西彩塑、斗拱等文化瑰宝的独特韵味进行了复刻,也融入了陕北说书、石刻雕塑等非遗文化的元素,更充盈着重庆大足石刻、五台山南禅寺等历史古迹的生命力,文物的多元之美“入画来”,展开了风华万千的锦绣长卷,述说着“中国式浪漫”。这种“美美与共”不断焕发出中华文化的生机活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0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圆明园被烧毁前有多美,英国罕见曝光这些照片,美得让人窒息
...使得我们丧失了大量的金银珠宝。那个时候,我国的很多文物都流失海外。在这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圆明园的破坏。我们都知道,圆明园的修建也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当初慈禧修建
2023-09-11 10:37:00
【大学生评论大赛·理论评论】以文物宝藏之蕴强文化自信之基
从《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纪录片的成功“出圈”,到《国家宝藏》《上线了文物》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以破竹之势不断壮大,文物的展现形式开始一改过往难以接近、束之高阁的威严感
2024-01-08 20:02:00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四次来山西考察调研,为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殷殷嘱托,砥砺前行。近年来,山西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
2023-07-14 22:23:00
...吴云青6月10日是我国第1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今年适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我市举办了非遗表演、非遗市集等“文化和自
2023-06-11 10:58:00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浩如烟海、璀璨夺目的中国文物,是从古至今
2023-07-09 22:40:00
李群委员: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讨热点现象,展现新时代文艺脉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深厚根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提高公
2024-03-10 10:25:00
浙江将开展456场文博活动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456场,让民众感受形式多样、多点开花的文博美好生活。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展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胸怀,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此次活动以“保
2024-06-03 16:39:00
...他文明相互交流,与时代共进步,有着旺盛生命力。着力文物阐释能力的新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让文物真正活起
2024-06-26 06:11:00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主场(湖州安吉)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湖州安吉举行
...动重要组成部分,当天,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主办,安吉县人民政府、湖州市文物局承办,安吉县文物局、安吉县人民政府递铺街道办事处执行承办的“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
2023-06-10 19: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细“治”入微丨凉亭夜话
大河网讯凉亭之下,干群围坐,灯火可亲;围炉夜话,乡音织锦,民心可鉴。在河南省卢氏县木桐乡,经常可以看到干部群众围坐夜话
2025-08-15 06:11:00
全国生态日|贵州安顺:山水相依 “绿富”同频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近年来,安顺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与富民相结合,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美丽图景在安顺大地愈加清
2025-08-15 07:05:00
森林是集水库、粮库、钱库、碳库于一身的大宝库。近年来,我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有效途径
2025-08-15 07:05:00
南报网讯(黄伟)8月13日,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南京调研城市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
2025-08-15 07:11:00
奥体中心周边将释放超1万个车位比赛当天,有商场给盐城车主免费停车南报网讯(记者卫凌云通讯员建萱)昨天记者了解到,8月17日“苏超”当天
2025-08-15 07:42:00
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展演举办用纯真童声咏唱爱国之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1942年
2025-08-15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程锦欣)8月17日,“苏超”南京队将主场对阵盐城队。为进一步推动赛事经济,将球迷文化转化为沉浸式空间体验
2025-08-15 07:43:00
南报网讯(记者刘全民祝东秀)近日,省委党史工办联合设区市党史部门,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为依托,遴选推出13条抗战主题党史学习教育精品线路
2025-08-15 07:43:00
村里的“幸福小院”开餐啦
8月14日中午,老人们在高淳区金山下自然村的助餐点享用午餐,工作人员贴心地端上饭菜。当日,该村的“幸福小院”助餐点正式启用,每天将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就餐服务。通讯员高晓平
2025-08-15 07:43:00
南京推出盐城市民及“苏超”球迷专属“文旅大礼包”票根=通行证,吃住游玩“嗨”起来□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本周末
2025-08-15 07:44:00
江苏南京:石臼湖畔绽放“美丽经济”
“天空之镜”等“顶流”景点火爆出圈,上半年游客量超百万人次石臼湖畔绽放“美丽经济”石臼湖“天空之镜”景观。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段仁虎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胡英华 通讯员颜夏男郭小清杨国栋盛夏时节
2025-08-15 07:44:00
江心洲成立消防快处队
8月14日,江心洲街道洲岛家园、和园、兴园等3个社区的消防快速处置队正式授旗成立,标志着江心洲在安置房社区实现初期火灾“快反快处”力量全覆盖
2025-08-15 07:44:00
交通部门发布“苏超”赛事期间运输保障方案地铁延时运营,开通2条球迷接驳公交专线南报网讯(通讯员宁交宣记者吴春霞)昨天,南京交通部门联合多部门发布赛事期间交通运输保障方案
2025-08-15 07:44:00
“晋韵华章”主题短视频、微短剧产创大赛主题活动8月至9月举行,其中的“晋韵华章·文旅共生”系列活动在太原古县城进行,创作团队可签约太原古县城为拍摄地
2025-08-15 07:58:00
市政府办公室近日发布《太原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25年)实施方案》。其中提出,逐步开放城市各级各类绿色空间,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
2025-08-15 07: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