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何以中国·我家乡的文明遗存】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9 22:40:00 来源:杭州网

光明网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浩如烟海、璀璨夺目的中国文物,是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文化之根、民族之魂。良渚古城遗址、云冈石窟等已经静立千百年;人头壶、贾湖骨笛、陶鹰鼎,不仅是历史长河中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更是文明演进的记载。透过它们,我们看到悠悠的历史长河从我们面前奔涌而过,闪烁着潋滟的水光。

目前,我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多处,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6处。祖先的思想、创造和精神,都沉淀在一件件无语的文物中,就如同河床上的石子,告诉我们这条河曾走过怎样的路、我们的先人有过怎样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告诉我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何谓“源远”,何以“流长”。

文物不言,自有春秋。一石、一丝、一画、一瓷,铺陈的是传奇,激荡的是国魂。历史文物最珍贵的莫过于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倘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研究、传承,也就很难实现“价值外溢”,更谈不上价值增值。吉光片羽、一眼千年,《国家宝藏》以现代视角解读文物,让历史文化遗产生动述说过去,映照出中华文化的万千气象;探源溯流,叩问来路,很多的文物工作者,用温情细腻的拍摄,和有人情味的语言,大胆揭去文物们神秘而严肃的面纱,带领千年后的我们去赴一场穿越时光,触摸岁月的约会。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但不是尘封的古董。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深入挖掘文物藏品蕴涵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推动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展览展示,推出更多富有知识性、原创性的主题展览。在水墨丹青中感受“弦歌不绝”的传承,在龟甲木牍里激起“思接千载”的心绪……对我们而言,参观每件历史文物,都意味着开启了一个与文明对话的时空,触摸历史发展的脉搏,聆听了不起的中国故事。

在时光画卷中,文物凝结了先人的智慧和民族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深入挖掘文物蕴含的文化记忆。革命文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淮海战役中的小推车、渡江战役中的大木船、上甘岭阵地取回的一捧焦土,虽然看似普通,却沉淀着厚重的精神意蕴,揭示着胜利的独特密码。中华大地上每一处遗迹、书写在典籍里的每一页历史、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每一件文物,都是启迪当代我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激发民族自尊自豪的生动教材。

文物,记录过去,映照当下,启迪未来。挖掘文物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脉在创新中绵延悠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2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陈辛华)“晋·见中国”第二季短视频首映礼,5月16日在山西博物院举办。本季共35集短视频,将继续探索文物的背后故事,感受它们承载的灿烂华夏文明。
2024-05-17 07:08:00
...除了借助短视频旅游博主、美食博主推介,还可与“文化中国行”等重大活动同频共振。从“考古中国”到“探访中国”,从“游历中国”到“非遗中国”……一个个重点篇章,都是书写精彩文化故
2024-07-02 06:36:00
电影《金剑行动》定档5月18日全国公映
...象为主旨,以图用电影的形式给人民警察树碑立传,讲好中国故事,讲好陕西故事,积极弘扬正能量和爱国精神。《金剑行动》是一部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四十周年,宣扬人民
2024-05-08 15:14:00
...所“大学校”里,增长“何以文明”的见识,触发“何以中国”的深思,思接千载、鉴往知来,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底气,我们一定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汇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
2024-05-20 07:47:00
情境剧《古色·国宝辽宁》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郭倩玫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情境剧《古色·国宝辽宁》在广东佛山大剧院上演。该剧以国宝为载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
2025-09-02 23:17:00
260余件(套)文物展示中华礼乐文明史 “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开展
...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1月3日上午,“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展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16展厅正式启幕。260余件(套)文物展示中华礼乐文明史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本次展
2023-11-03 22:56:00
百万热度见证,千年文明“复活”,评《匠造千年》,赢汉酱好酒
近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指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出品、贵州茅台公益赞助的纪录片《匠造千年・跟着汉酱修文物》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天眼新闻首发后,引发热烈反响,点击量成功突
2025-06-17 18:07:00
失落的文明:数据起底中国文物盗失
“你要带我回中国吗?”之前热映的网络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馆》,让“文物回国”这一有些酸楚的议题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事实上,文物盗失,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考验。文物的盗窃盗
2023-11-06 10:46:00
郑州博物馆“大河文明展”入选重点推介项目
...化当代价值的挖掘阐发。突出原创性,“让文物说话,讲中国故事”。展览组织和策展机制健全,内容严谨,形式新颖。鼓励馆际合作的联展、巡展,促进资源整合与交流协作。倡导社会参与,积极
2023-05-19 16:5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咪豆音乐节吸引超6万乐迷,预计带动旅游收入1.68亿元余韵悠长,“小票根”延长消费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胡英华 通讯员金飞陈岑国庆中秋黄金周前两天
2025-10-05 07:07:00
特色活动聚人气,“苏超”观赛引人流,假期前4天——南京百家商贸企业实现营业额19.6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黄琳燕通讯员宁商轩)10月4日
2025-10-05 07:07:00
江苏南京:“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
看球赛、逛市集、品文化,“三进城”文明实践热潮涌——“苏超”第二现场升级“文化客厅”十月四日,“苏超”四分之一决赛上演
2025-10-05 07:07:00
全国糖酒会开幕在即,江苏园博园内烟花大会点亮夜空相迎南京“秋糖”夜,火树银花开南报网讯(记者张甜甜)10月1日—2日,作为全国糖酒会“秋糖季”重要活动之一的烟花大会在江苏园博园举行
2025-10-05 07:0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陈燕飞 通讯员苗竹欣陶燕10月4日早上7时,滁州市来安县碧桂园城市花园小区的公交站台上,李阿姨拎着刚蒸好的玉米
2025-10-05 07:07:00
国庆中秋假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每天演绎60余场节目“穿越”明朝“赚银票”,让游客“赚”足快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秉印国庆中秋假期首日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集体采写10月4日的南京奥体中心,战火重燃——“苏超”淘汰赛首战,南京队迎战连云港队,争夺四强席位
2025-10-05 07:0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邓露洁钟山风景区作为南京的“地标”景区之一,每逢节假日都会迎来众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10月1日起
2025-10-05 07:08:00
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
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吸引近5000名选手齐聚江北新区活力迸发,“潮赛事”拉动新消费假期里,2025年全国腰旗橄榄球公开赛在南京乐创汇体育场举行
2025-10-05 07:08:00
国庆中秋假期,“文博游”依旧火爆。我市多个博物馆每天都会迎来大量游客,以致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晋祠博物馆先后发布了“限流提示”
2025-10-05 07:29:00
国庆中秋假期,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义井街道精心策划的“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文化惠民活动,在当代城MOMA小区成功举办
2025-10-05 07:30:00
国庆期间,大众旅游需求迎来集中释放。这些年来,太原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以文旅融合为路径,不断夯实硬件基础,持续提升服务能级
2025-10-05 07:30:00
近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安厅、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胜利号角的回响”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省公安厅机关举行
2025-10-05 07:30:00
唐山以基层善治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困难有帮扶 矛盾有调解 有事找组织河北日报讯(记者师源 见习记者安洋)“蒸饺皮薄馅儿大
2025-10-05 07:44:00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
塞罕坝点“碳”成金续写绿色奇迹——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一)近日航拍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河北日报记者 李佳泽摄10月的塞罕坝
2025-10-05 0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