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8 01: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走进政和云根书院——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云根书院夕照(宋观辉 摄)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云根书院门坊 (宋观辉 摄)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朱子孝道馆(资料图片)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重修的云根书院坐落在政和城南高高的状元峰上(李隆智 摄)

书院名片

政和云根书院,由宋政和县尉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创建于宋徽宗政和间,原址在尉署西,明嘉靖二十年(1541),知县俞时歆改建于熊山福庆堂右。隆庆间遭回禄。万历十九年(1591)重建,规模扩大,有大厅、书房、振衣亭、门楼及长池、小桥等建筑。因年久损毁,至清雍正三年(1725)及乾隆二十四年(1759)两次重建,嘉庆十二年(1807)又重修,其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闽北地区重要的书院之一。

“云根”,古人解说: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根也。用“云根”来作为书院的名字,寄托着书院创建者的殷切期盼,期盼在书院求学的学子为人如云之高洁,治学有石之根柢。

云根书院是由一代大儒朱熹的父亲,时任政和县尉的朱松创办,历经沧桑,从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进行6次重建、扩建,经多次修葺,最后毁于清朝末年。朱松到政和后,兴利除弊,治理有方,尤其兴办教育,政绩显著。在政和城内创办了云根书院,并亲自授课,为政和教育先河。

重建的政和云根书院,坐落在青龙山的“龙脊”上,俯视着熊城。沿着洁白的大理石台阶向上登,两边是整齐、青翠的松柏,抬眼看到两只威武的石狮镇守院门。站在书院中,城区景观尽收眼底。沐浴着清爽的风,远眺着青翠的山,这里分明就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走进书院,朱子阁、先贤祠、碑廊最吸引人们的眼球。

朱子阁巍然耸立,虽然称不上金碧辉煌,但是外形古朴庄重,线条简洁流畅,整体气宇轩昂,是书院的核心建筑。置身其间,平添一种厚重、一分豪壮、一丝气量。两层式建筑,一楼供奉朱松雕刻画像,二楼悬挂着朱森、朱松、朱熹三代人的石刻影雕画像,阁内陈列着朱松撰写其父亲的行状以及朱熹的传记、朱熹撰写其父亲朱松的行状等,悬挂有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古图,和朱子笔迹,以及“三字经”“弟子规”等儒教经典。昔日政和人民建启贤祠以祀朱森,建韦斋室以拜朱松,建朱子祠以敬朱熹。现朱子阁已成为政和人民纪念、祭祀朱子三代的重要场所,表达他们在政和兴办教育,传播文化功绩的怀念和崇敬。

先贤祠是书院的核心建筑之一,分成三个部分,主殿中央“大儒世泽”的牌匾之下供奉着朱森、朱松、朱熹三人的铜像,内有韦斋与政和的壁画和文字,以及由朱熹门人黄榦撰写的《晦庵先生行状》(摘录)。朱松到政和后,看到了政和由于地域偏僻,教学荒疏,文化滞后,他秉承父嘱,先后在城北黄熊山麓创办云根书院,为讲学之所;在城南正拜山下(今飞凤山)创办星溪书院,为藏书之所。朱熹幼年时,常就学于云根书院;成年后,每年到政和拜谒先祖之墓,常在云根书院驻留讲学。从绍兴至咸淳七年的百多年中,政和出了7名进士,元明清三代又出8名进士、45名举人和381名贡生。政和因此获“先贤过化之乡”美称。

朱熹的《观书有感》大家都耳熟能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就是天光云影楼名称的由来,楼边的半亩方塘,一年四季活水不断,绿意盎然。方塘边的复廊至今还是政和学子感受天光云影,感悟理学真谛的好地方。方塘中鲤鱼石像期盼莘莘学子学有所成,有朝一日,鲤鱼跃龙门,金榜题名。

木本水源,慎终追远,高山南北齐仰止,人间两圣世同尊。先贤祠左殿为历史名人室,展现了政和五大开拓者叶延一、许延二、范公辅、张世豪、颜虬松的风采,还有政和从唐末到清初的27位历史人物。他们身份虽异,但德行同彪,都以各自人生方式,为政和的历史书写了精彩的一页,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人由此产生种种爱国爱乡情思。先贤祠右殿为革命人物室,展示了政和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为革命付出了重大牺牲,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原中央苏区和老区的光荣称号。本室选二十二位已故革命人物悬像,并作简介,其中本籍有杨则士、陈贵芳等十一位,外籍以叶飞、黄立贵、饶守坤、左丰美等为二战时期参加党和苏维埃政府工作的先期革命者。他们对革命忠贞不屈,浩然正气、英勇献身的业绩,光同日月,气贯山河,彪炳史册,万古长青。

出了先贤祠,长长的碑廊吸引游人驻足,其间,省、市、县政府和文化界的许多名人题词,各种笔迹的题词精彩纷呈,如锦上添花,提升了书院的品位。

清末民初,云根书院因多年失修,加之战乱破坏,多数建筑已毁圮,至新中国成立初,云根书院仅存遗址。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朱子文化,2004年3月,政和县委、县政府决定采取民办公助、以民间集资为主的办法,在城南青龙山重建云根书院。2004年到2006年,云根书院进行第七次易址重建,仿照宋朝建筑风格,主体建筑包括天光云影阁(即书院的戏台)、先贤祠、朱子阁等七部分。2018年建设云根书院“涵修楼”,2020年建设云根书院朱氏入闽展馆、朱子孝道馆等。2020年,云根书院被中国朱子学会授予朱子孝文化教育基地,该书院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氏入闽馆以朱森到政和任职为主线,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朱氏入闽的轨迹的沙画,以及朱松入闽政和的点点滴滴。政和是朱氏家族入闽首站,朱子一家三代人与政和有很深的渊源。宋政和八年(1118),朱子之父朱松出任政和县尉,一家八口举家迁居政和。宋代之前,政和由于地域偏僻,教育文化水平落后。朱松在任及寓居政和期间,非常注重教育事业发展,创办书院。公元1130年,朱松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赴尤溪上任。仅过月余,朱子就出生了,因此政和也被称为“朱子孕育地”。

2020年新建朱子孝道馆,此展馆共分为前言、溯源尧舜、道绪孔孟、铭记父训、奉敬母亲、尊师敬祖、志存高远、弘扬孝道、构建家礼、孝行天下、孝道传承、历代褒封共12个部分,系统全面阐明了朱子“孝”文化的内涵。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云根书院成为朱子文化的承载、传播场所,吸引游客、市民前来探寻朱子孝道文化的根源。政和县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实践养成,在全县营造好朱子文化氛围,评选弘扬孝道文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感悟朱子理学 探寻传统文化”朱子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广使用朱子文化中小学读本,中小学校开辟“朱子文化专栏”“朱子文化主题黑板报”,让中小学生受到朱子文化思想的滋养。

此外,政和县持续开展朱子文化研究与探源工作,出版《韦斋与政和》《朱子孝道文化专辑》《朱子三代与政和》等朱子文化书籍;召开朱子孝道文化弘扬大会,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朱子孝道文化品牌,形成了“朱子孝道,政和出发,孝行天下,福满人间”的共识。

(温翠梅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仰止之心   使之向学
...——仰止之心 使之向学星溪书院全景星溪书院书院正门 政和县是朱氏入闽首站和朱子祖居地。公元1118年,也就是宋政和八年的时候,朱子的父亲朱松进士及第,授迪功郎、任建州政和县
2024-05-13 03:19:00
跟着赛事游南平
...进行发掘,发现唐代龙窑基一座,出土遗物数百件。③ 政和县中小学生足球赛【赛事信息】1.活动 时间: 12月16 日上午8:302
2023-12-04 03:04:00
云根白茶在北京举办品牌推介会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政和白茶在北京参展本报讯(裴礼辉 高妙钦 文/摄)盛夏六月,繁花似景。6月8日,“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暨云根白茶·真正高山好白茶品牌推介会在北京展览馆友谊
2024-06-13 03:34:00
艺术家田七将启动“万福中华”书法创作计划
...书法作品据了解,田七先生近年来扎根基层福建闽北山区政和县打造中华紫薇园、恢复建设朱子书院、编撰《朱子家训》多体字帖。作为福建省慈善总会理事、南平市人民政府顾问、政和经济文化发
2024-01-01 19:00:00
从“尤溪”到“沈川”
...为,应该与一个人有关。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松由政和调任尤溪县尉,七年后即建炎四年(1130年),他的儿子朱熹在尤溪郑安道别墅出生,并取乳名曰“沈郎”。可以看出,朱松似
2024-01-26 00:18:00
寄情山水   潜心静学
...森之墓,路经湛卢山时,他登上了这座欧冶子铸祭炼成“天下第一剑”的名山。朱熹一生,仕途坎坷,后弃官讲学,凡名山大川,奇峰胜境,无不登览,其目的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将以尽天下大观
2023-12-04 03:06:00
第四届白茶大会在福建政和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5月18日,第四届白茶大会——暨2024政和白茶交易大会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中国白茶城举行。此次活动以“三茶统筹、乡村振兴”绽放中国茶为主题,推动聚力打牢乡村全面
2024-05-20 19:40:00
沈溪还是尤溪
...案。实际上,“沈溪”这一叫法,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宋政和年间尤溪县尉朱松在《林文挽诗》中称“尤溪”(县)为“沈溪”:“沈溪耆旧半丘墟,犹有期颐隐市区。未展武侯床下拜,已传颜子梦
2024-03-29 00:43:00
朱熹《观书有感》作于淳安瀛山书院考
...首以昭后世。熹受阅之,顾谓先生曰:此虽家教,实可教天下者也。姜氏能藏此书,真能绳其祖武,超出寻常矣。敬书‘传家至宝’于其简首云”。落款:“新安晦翁朱熹拜撰。”上述所记载的各时
2024-08-09 17: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