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8 01: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走进政和云根书院——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云根书院夕照(宋观辉 摄)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云根书院门坊 (宋观辉 摄)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朱子孝道馆(资料图片)

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重修的云根书院坐落在政和城南高高的状元峰上(李隆智 摄)

书院名片

政和云根书院,由宋政和县尉朱松(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创建于宋徽宗政和间,原址在尉署西,明嘉靖二十年(1541),知县俞时歆改建于熊山福庆堂右。隆庆间遭回禄。万历十九年(1591)重建,规模扩大,有大厅、书房、振衣亭、门楼及长池、小桥等建筑。因年久损毁,至清雍正三年(1725)及乾隆二十四年(1759)两次重建,嘉庆十二年(1807)又重修,其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闽北地区重要的书院之一。

“云根”,古人解说:五岳之云触石出者,云根也。用“云根”来作为书院的名字,寄托着书院创建者的殷切期盼,期盼在书院求学的学子为人如云之高洁,治学有石之根柢。

云根书院是由一代大儒朱熹的父亲,时任政和县尉的朱松创办,历经沧桑,从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进行6次重建、扩建,经多次修葺,最后毁于清朝末年。朱松到政和后,兴利除弊,治理有方,尤其兴办教育,政绩显著。在政和城内创办了云根书院,并亲自授课,为政和教育先河。

重建的政和云根书院,坐落在青龙山的“龙脊”上,俯视着熊城。沿着洁白的大理石台阶向上登,两边是整齐、青翠的松柏,抬眼看到两只威武的石狮镇守院门。站在书院中,城区景观尽收眼底。沐浴着清爽的风,远眺着青翠的山,这里分明就是修身养性的好去处。

走进书院,朱子阁、先贤祠、碑廊最吸引人们的眼球。

朱子阁巍然耸立,虽然称不上金碧辉煌,但是外形古朴庄重,线条简洁流畅,整体气宇轩昂,是书院的核心建筑。置身其间,平添一种厚重、一分豪壮、一丝气量。两层式建筑,一楼供奉朱松雕刻画像,二楼悬挂着朱森、朱松、朱熹三代人的石刻影雕画像,阁内陈列着朱松撰写其父亲的行状以及朱熹的传记、朱熹撰写其父亲朱松的行状等,悬挂有云根书院和星溪书院古图,和朱子笔迹,以及“三字经”“弟子规”等儒教经典。昔日政和人民建启贤祠以祀朱森,建韦斋室以拜朱松,建朱子祠以敬朱熹。现朱子阁已成为政和人民纪念、祭祀朱子三代的重要场所,表达他们在政和兴办教育,传播文化功绩的怀念和崇敬。

先贤祠是书院的核心建筑之一,分成三个部分,主殿中央“大儒世泽”的牌匾之下供奉着朱森、朱松、朱熹三人的铜像,内有韦斋与政和的壁画和文字,以及由朱熹门人黄榦撰写的《晦庵先生行状》(摘录)。朱松到政和后,看到了政和由于地域偏僻,教学荒疏,文化滞后,他秉承父嘱,先后在城北黄熊山麓创办云根书院,为讲学之所;在城南正拜山下(今飞凤山)创办星溪书院,为藏书之所。朱熹幼年时,常就学于云根书院;成年后,每年到政和拜谒先祖之墓,常在云根书院驻留讲学。从绍兴至咸淳七年的百多年中,政和出了7名进士,元明清三代又出8名进士、45名举人和381名贡生。政和因此获“先贤过化之乡”美称。

朱熹的《观书有感》大家都耳熟能详: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就是天光云影楼名称的由来,楼边的半亩方塘,一年四季活水不断,绿意盎然。方塘边的复廊至今还是政和学子感受天光云影,感悟理学真谛的好地方。方塘中鲤鱼石像期盼莘莘学子学有所成,有朝一日,鲤鱼跃龙门,金榜题名。

木本水源,慎终追远,高山南北齐仰止,人间两圣世同尊。先贤祠左殿为历史名人室,展现了政和五大开拓者叶延一、许延二、范公辅、张世豪、颜虬松的风采,还有政和从唐末到清初的27位历史人物。他们身份虽异,但德行同彪,都以各自人生方式,为政和的历史书写了精彩的一页,留给后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人由此产生种种爱国爱乡情思。先贤祠右殿为革命人物室,展示了政和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百折不挠,浴血奋战,前仆后继,为革命付出了重大牺牲,演绎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赢得了“红旗不倒”的原中央苏区和老区的光荣称号。本室选二十二位已故革命人物悬像,并作简介,其中本籍有杨则士、陈贵芳等十一位,外籍以叶飞、黄立贵、饶守坤、左丰美等为二战时期参加党和苏维埃政府工作的先期革命者。他们对革命忠贞不屈,浩然正气、英勇献身的业绩,光同日月,气贯山河,彪炳史册,万古长青。

出了先贤祠,长长的碑廊吸引游人驻足,其间,省、市、县政府和文化界的许多名人题词,各种笔迹的题词精彩纷呈,如锦上添花,提升了书院的品位。

清末民初,云根书院因多年失修,加之战乱破坏,多数建筑已毁圮,至新中国成立初,云根书院仅存遗址。为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朱子文化,2004年3月,政和县委、县政府决定采取民办公助、以民间集资为主的办法,在城南青龙山重建云根书院。2004年到2006年,云根书院进行第七次易址重建,仿照宋朝建筑风格,主体建筑包括天光云影阁(即书院的戏台)、先贤祠、朱子阁等七部分。2018年建设云根书院“涵修楼”,2020年建设云根书院朱氏入闽展馆、朱子孝道馆等。2020年,云根书院被中国朱子学会授予朱子孝文化教育基地,该书院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氏入闽馆以朱森到政和任职为主线,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朱氏入闽的轨迹的沙画,以及朱松入闽政和的点点滴滴。政和是朱氏家族入闽首站,朱子一家三代人与政和有很深的渊源。宋政和八年(1118),朱子之父朱松出任政和县尉,一家八口举家迁居政和。宋代之前,政和由于地域偏僻,教育文化水平落后。朱松在任及寓居政和期间,非常注重教育事业发展,创办书院。公元1130年,朱松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赴尤溪上任。仅过月余,朱子就出生了,因此政和也被称为“朱子孕育地”。

2020年新建朱子孝道馆,此展馆共分为前言、溯源尧舜、道绪孔孟、铭记父训、奉敬母亲、尊师敬祖、志存高远、弘扬孝道、构建家礼、孝行天下、孝道传承、历代褒封共12个部分,系统全面阐明了朱子“孝”文化的内涵。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云根书院成为朱子文化的承载、传播场所,吸引游客、市民前来探寻朱子孝道文化的根源。政和县以朱子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实践养成,在全县营造好朱子文化氛围,评选弘扬孝道文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开展“感悟朱子理学 探寻传统文化”朱子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广使用朱子文化中小学读本,中小学校开辟“朱子文化专栏”“朱子文化主题黑板报”,让中小学生受到朱子文化思想的滋养。

此外,政和县持续开展朱子文化研究与探源工作,出版《韦斋与政和》《朱子孝道文化专辑》《朱子三代与政和》等朱子文化书籍;召开朱子孝道文化弘扬大会,推动朱子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朱子孝道文化品牌,形成了“朱子孝道,政和出发,孝行天下,福满人间”的共识。

(温翠梅 整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仰止之心   使之向学
...——仰止之心 使之向学星溪书院全景星溪书院书院正门 政和县是朱氏入闽首站和朱子祖居地。公元1118年,也就是宋政和八年的时候,朱子的父亲朱松进士及第,授迪功郎、任建州政和县
2024-05-13 03:19:00
跟着赛事游南平
...进行发掘,发现唐代龙窑基一座,出土遗物数百件。③ 政和县中小学生足球赛【赛事信息】1.活动 时间: 12月16 日上午8:302
2023-12-04 03:04:00
云根白茶在北京举办品牌推介会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政和白茶在北京参展本报讯(裴礼辉 高妙钦 文/摄)盛夏六月,繁花似景。6月8日,“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暨云根白茶·真正高山好白茶品牌推介会在北京展览馆友谊
2024-06-13 03:34:00
艺术家田七将启动“万福中华”书法创作计划
...书法作品据了解,田七先生近年来扎根基层福建闽北山区政和县打造中华紫薇园、恢复建设朱子书院、编撰《朱子家训》多体字帖。作为福建省慈善总会理事、南平市人民政府顾问、政和经济文化发
2024-01-01 19:00:00
从“尤溪”到“沈川”
...为,应该与一个人有关。宋宣和五年(1123年),朱松由政和调任尤溪县尉,七年后即建炎四年(1130年),他的儿子朱熹在尤溪郑安道别墅出生,并取乳名曰“沈郎”。可以看出,朱松似
2024-01-26 00:18:00
寄情山水   潜心静学
...森之墓,路经湛卢山时,他登上了这座欧冶子铸祭炼成“天下第一剑”的名山。朱熹一生,仕途坎坷,后弃官讲学,凡名山大川,奇峰胜境,无不登览,其目的并非游山玩水,而是“将以尽天下大观
2023-12-04 03:06:00
第四届白茶大会在福建政和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网5月18日,第四届白茶大会——暨2024政和白茶交易大会在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中国白茶城举行。此次活动以“三茶统筹、乡村振兴”绽放中国茶为主题,推动聚力打牢乡村全面
2024-05-20 19:40:00
沈溪还是尤溪
...案。实际上,“沈溪”这一叫法,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宋政和年间尤溪县尉朱松在《林文挽诗》中称“尤溪”(县)为“沈溪”:“沈溪耆旧半丘墟,犹有期颐隐市区。未展武侯床下拜,已传颜子梦
2024-03-29 00:43:00
朱熹《观书有感》作于淳安瀛山书院考
...首以昭后世。熹受阅之,顾谓先生曰:此虽家教,实可教天下者也。姜氏能藏此书,真能绳其祖武,超出寻常矣。敬书‘传家至宝’于其简首云”。落款:“新安晦翁朱熹拜撰。”上述所记载的各时
2024-08-09 17: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