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河湖纵横,灵秀江南。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拥有着发达的水系、丰饶的土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也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地带。然而,受城市化进程加快、气候变化、长江径流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长三角地区洪涝灾害防御、水资源调配、水生态环境复苏等方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如何科学治水,全力保障水安全成为科研人员的必答问卷。
治水安邦,兴水利民。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数据与智慧水利研究中心主任范子武立足“智水”难题,带领其团队科研突破,为长三角水安全保障研究创新谱写了治水华章,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成立的长三角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是一支以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为契机、以服务水利行业中心工作为目标的青年团队。范子武是这支青年创新团队的负责人。立足长三角水安全技术瓶颈,他们以新时代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智慧在防洪减灾、水环境治理和智慧水利建设等方面做足了科技文章。
提出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理论技术体系
科技创新,理论先行。范子武和团队结合长三角水安全现状,创新提出了长三角地区洪涝风险可控、水资源调配均衡、水环境容量提升的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在长三角地区水循环演变、平原河网和浅水湖泊水动力与水环境响应机制及复杂江河湖多尺度水资源协同调度上进行了理论创新,为水安全技术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
根据长三角水安全保障技术问题,范子武和团队创建了长三角地区多尺度水网分级模拟、江河湖库联合调度、水工程智能调控的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新、推广应用长三角水安全保障系统性解决方案,建成了长三角复杂江河湖水资源联合调度工程、城市防洪与水环境提升工程以及海岛水资源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实现了枯水季节供水保障率提高10%、河网水体流动性提高10%以上,形成15亿m3以上水资源当量效益,显著提升了长三角地区防洪、供水、水生态环境保障能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长三角地区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获2021年度大禹特等奖。至今,该成果已经推广应用至全国20多个城市。
为洪涝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
立足防洪安全所需,范子武和团队进行了洪水风险图编制、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动态洪涝风险图管理与实时预报预警系统开发、长三角地区水网多尺度分级嵌套智能模拟技术研发、太湖流域-区域-城市-圩区联合调度以及苏南运河沿线高水位成因剖析等,为江苏省洪涝预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力保障了江苏省在2020年“大洪无大灾”,提高了区域防洪减灾能力,为减轻或避免生命财产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范子武在防洪水力学方面取得了科研突破和成就。他开展了洪涝风险分析方法和设防标准研究,创建了水工程风险时变分析及寿命评定、服役风险预警指标和准则的拟定方法,攻克了区域洪涝风险和水工程服役风险的定量评定和预警的难题,成果获2004年度、2010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促进长三角地区水环境显著提升
范子武带领创新团队致力于创新理论技术应用,解决长三角地区水安全实际问题,用实际成果回馈国家战略与行业中心工作所需。
平原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贡献是范子武和创新团队的出彩华章。这里不仅凝结了青年团队的创新智慧,还闪耀着新时代青年耐劳肯干的耀眼光芒。为了做好长三角平原河网区城市水环境提升方面的科研攻关工作,他们踏下心来,深入一线,不辞劳苦,将足迹遍布上海、无锡、常州、常熟、吴江……尤其是在开展“苏州市古城区自流活水”项目科研中,团队带头人与主要成员常驻苏州,逐条河道排查和诊断,全力破解了苏州古城河道黑臭难题,打造出服务百姓的民心工程。一项项科研成果彰显了民心所向。一项项殊荣激发了青年力量。创新团队用辛勤和智慧赢得了褒奖和鼓励。范子武和创新团队用科技助力的“苏州市古城区自流活水”工程荣获2013年度苏州十大新闻、苏州市“十大民心”工程等荣誉,在江苏省环境委员会关于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评估中苏州荣获第一名。
范子武和团队连续七年承担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区域水环境品质保障工作。他和团队现场实地踏勘调研,兼顾系统整体和重点保障两个层面,由点及面,推进区域成片治理,提出了控源治污、活水畅流、生态复苏、长效保障等综合治理思路,选定“引水、控水、活水、净水”的系统治水方案。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团队围绕生态化、绿色化和智慧化进行创新研发,以先进技术和实施方案确保了进博会区域水环境提升工作不断升级,重点区域实现水生态修复全覆盖,水体自净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城市水环境智能调控。范子武和创新团队所取得创新成果“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理论技术创新与应用”荣获2018年度大禹奖特等奖,成果“长三角地区城市河网水环境提升技术与应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核心“大脑”
围绕科技服务江苏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范子武带领大数据与智慧水利研究中心团队先后承担了数字孪生太湖典型水网工程、淮河入海水道防汛抗旱预警、平陆运河全生命周期数字孪平台、秦淮河流域智慧调度辅助决策、特大暴雨城市防洪排涝预警调度模型、太湖地区水资源预警调度模型等科研、集成开发工作,聚焦数据底板、专业模型、可视化模型、智能模型、知识平台研发,围绕防洪“四预”、水资源调配、水生态环境治理等多场景业务开展系统性探索研究,形成了适用省级数字孪生水网建设的总体解决方案。
范子武和团队创建了水网多尺度分级智能模型理论框架,构建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水文水动力模型,为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了核心“大脑”,并成功研制城市河网区水环境联调联控系统,大大提高了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时效性和精准程度,实现了流域、区域、城市、圩区多场景水安全保障的“四预”业务应用。范子武牵头编制《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总体技术指南》地方标准,构建了数字孪生水利通用平台,形成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总体解决方案,获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的优秀案例与典型案例,正在全国示范推广。
发挥榜样力量为国培育行业科技人才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长三角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能够取得创新成果,固然离不开团队带头人——范子武的榜样力量。殊不知,这也正是他教书育人的独到之处。
范子武坚持用自己的行为和贡献,鼓舞学生扎根专业学习,实现科学探索上的突破。作为水利领军人才,范子武长期从事洪水风险、城市水力学及智慧水利方向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不论是在学术,还是科研上,他都做出了重大突破和贡献。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4项、三等奖4项,出版专著7部,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登记软件著作权30余项。范子武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水利系统先进个人等。
范子武发自肺腑的勉励话语,至今让学生们记忆深刻。正是这些勉励之词,激发学生能够既能沉下心来专心实验,还能阔步向前专注于现场查勘,用脚步丈量科技的分量。长三角水安全保障创新团队作为第17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在范子武教授的带领下,1人获水利部青年拔尖人才,4人获江苏省333人才称号(1人为二层次),1人获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获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员,1人被评为上海市“河道整治攻坚战优秀个人”。至今,范子武已培养博士5人、硕士10人,目前在读研究生15人。
智慧水利,未来已来。立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范子武和团队将不断创新科研,把论文写在祖国的江河湖泊上,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插上科技的翅膀。(文/王超)
责任编辑:杨永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2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