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曾几何时,有关补钙的信息,铺天盖地。好似从小儿到老人,个个都需要补钙。以为别人都在补,自己不补,心里不踏实,怕骨头软。但是,全家补钙后,有谁能说清,到底缺不缺?不缺,为何要补?真缺,应该如何补?钙会不会补过头,会带来什么健康问题呢?咱们现在逐个剖析。
钙,其实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矿物质,主要用于骨骼构成,同时,对细胞功能的调节也有着重要作用。通常认为,儿童在生长期缺钙,会导致骨骼钙化不良,生长发良迟缓,带来骨结构异常,严重者出现佝偻病及骨骼变形。成年人缺钙,会加剧骨质疏松,使骨骼的承重能力降低,并容易出现骨折。此外,钙的缺乏,也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医疗服务普及,儿童缺钙,其实已经不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只要科学哺育,正常饮食,多晒太阳,通常是不会发生补钙的,也不需要额外补充。对于成年人来讲,补充钙和维生素D,曾被认为是预防年龄相关性骨丢失和骨质疏松骨折的方法。但是,这类观点,近年来充满争议。
在2011年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经发表了1份重磅论文,来自瑞典的1项长期随访队列研究,分析了食物中钙摄入量与骨折风险的关系。结果发现,当每日累计钙摄入量小于800毫克的时候,钙摄入量越低,骨折风险越高;但是,当每日钙摄入量超过800毫克的时候,钙摄入量越高,骨折的风险也越高。
学者们分析了多个国家的骨质疏松防治指南后发现,几乎无一例外地将钙剂作为基本的骨骼健康补充剂。其出发点是,认为机体骨钙的负平衡,是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因此,期望通过补充钙剂进行纠正。咱们这儿规定,绝经后女性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毫克。而且,明确说明,目前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单纯补钙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简单点说,不要幻想只吃点钙片,就能抗骨质疏松或者减少骨折。
补钙并非多多益善,补钙过量的严重隐忧是加速血管钙化。血管钙化主要是钙与磷在动脉管壁上沉积造成的,钙磷沉积的程度取决于钙、磷、羟基离子的浓度,高水平的钙,可以导致大量羟基离子磷灰石结晶的形成;高水平的无机磷,则诱导成骨细胞标志分子表达,激活多种途径来促进血管钙化。因此,大量补钙是可能导致血管钙化的。当前的相关规定是,将钙的最大可耐受剂量设定在每天2000到2500毫克。食物来源是获得钙的首选,钙剂补充可以纠正钙摄入量不足,但仅在食物摄取不足的情况,才考虑使用。
缺不缺钙,不能凭感觉,而是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和评估。首先是进行膳食钙摄入营养评价,然后,需要做钙平衡试验,检测血、尿的钙及相关代谢产物的水平,并通过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测量来评价骨的健康状况。补钙可以选择奶类、豆类、深色蔬菜等食物,其中奶类是最理想的补钙来源。此外需要注意,长期的高盐、高脂饮食,过分节食,蔬菜摄入量过少等,会加速钙的流失。因此,食物补钙,要讲究开源节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7 18: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