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浙江日报杭州5月23日讯 (记者 全琳珉 通讯员 市闻) 23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推进会在浙江召开。会上,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分享了在创新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提升“破壁”效能方面的成功经验。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框架下,由《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所管辖的各种形式的非关税措施,包括有关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以及检验、检测、注册、认证等合格评定程序。不少企业切身感受过技术贸易措施“碰壁”之痛,比如产品出口临近通关,才知道进口国改变了检测标准,产品因不符合新规被“拒之门外”。
作为外贸大省,浙江是最早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的省份之一,近年创新建立了“风险预警+通报评议+特贸磋商+专题攻关”的全流程体系,为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枢纽提供重要保障。
以风险预警为例,为了能够获取最新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动向,及时向企业预警,浙江建立了国内外标准法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国外产品召回、国际贸易信息等12个专题数据库,目前累计入库数据超过300万条。同时,浙江依托“浙江标准在线”、之江标准化智库等综合载体,为政府部门、协会和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服务,目前已发布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红色、黄色预警60余项,涉及出口金额超6000亿美元。
浙江还首创了“国外技术壁垒红绿灯”数字大脑产品,智能研判风险等级,自动生成预警报告,已累计为2万多家出口企业精准实时预警30余万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4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