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全国人大代表,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讲述创业故事。
“大学毕业后,我在一家外企工作,年薪近百万元,后来想着为家乡做点事,于是回乡创业……”3月6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培坤讲起他的创业故事,引发媒体关注。
郑培坤(左二)查看乳猪饲养情况。
2012年,郑培坤放弃外企百万年薪的工作,毅然返乡当“猪倌”。他认为:“一个人富不算富,带动全体村民一起富,才是真的富。”通过12年的努力,他带领村民把塔山村从“空壳村”变成“亿元村”,他自己也成长为村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推行党组织联经济组织、经济组织联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联家庭经济、家庭经济联保险金融,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和农户增收的‘四联双增’模式,采取‘联合党委+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共同组建两家公司抱团发展生猪和肉牛产业,实现了各村发展互惠共赢。”郑培坤说。
郑培坤观察牛群生长情况。
目前,大有镇12个村(社区)合作社全部入股塔山村生猪、肉牛养殖项目。2个公司现有资产5200余万元,累计兑现分红1181万元,带动9个村集体经济累计分红均超过70万元,带动130名村民实现就近创业就业,塔山村农业产值达7000万元。
“塔山村从贫到富的精彩蝶变,离不开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爱农村的能人队伍。”郑培坤介绍,乡村产业的发展,“能人”是抓手,目前该村已聘任2名本村优秀大学毕业生作为职业经理人,有52名能人带头发展产业,还把366名传统农民培养成了产业骨干,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乡村产业的发展,关键还是要靠党建。”郑培坤表示,特别是“强双基”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现在广大村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来抓产业谋发展,保障也更加有力了,工资待遇有了很大提升,特别优秀的都晋升入编当了副科级干部。他说:“我们现在干事创业更有盼头、更有激情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编辑 刘思博
二审 李劼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6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