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老中医:日常的这5个行为最伤肾!第2个你就经常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05 09:17:00 来源:美丽育儿说

老中医:日常的这5个行为最伤肾!第2个你就经常做!

1、滥服药物导致肾脏死亡

祖先告诉我们“是药三分毒”而有一些朋友有时甚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服用许多的药物,那么这些药物里的毒性到了那里去了呢?它们之中有一小部分通过尿液被排出体外,还有一大部分却留在了身体之中,这些毒素长期的留在肾脏之中就会被肾脏慢慢的吸收,长期吸收到这些毒素的影响,可能有时做一些运动是就会导致肾脏功能突然性的衰竭,要是没有及时的得到救治便是死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滥用药物后果严重如此还请小心谨慎。

老中医:日常的这5个行为最伤肾!第2个你就经常做!

3、过度劳累:首先是体劳,强度较大的工作导致身体疲劳,从而引发肾虚症状。其次是劳神,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精神无法放松,脑力劳动累,想得过多,也容易伤肾

老中医:日常的这5个行为最伤肾!第2个你就经常做!

4、不爱喝水

多喝水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的常识,无论是生病了,还是日常生活中多喝水,对于健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喝水也是一直被公认的好习惯,多喝水主要是可以冲淡尿液,让尿液快速排出,不仅能预防结石,摄食太多盐时也有利于尿液变淡,从而保护肾脏,不过饮水过多会造成水肿,甚至水中毒,而肾功能差有水肿,现在大部分人都是不愿意多喝水,觉得自己不渴就不喝,这是错误的行为,那么我们正常人要喝多少水呢,首先人体每天能从食物中和体内新陈代谢中补充的水分只有1000毫升左右,所以正常人每天至少需要喝1500毫升水,大约8杯左右,才能达到身体的需求,当然了,如果经常出汗运动之类的,就要适当补充水分了。

老中医:日常的这5个行为最伤肾!第2个你就经常做!

5、经常吸烟:因为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这些有害物质可以对男性的肾脏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

老中医:日常的这5个行为最伤肾!第2个你就经常做!

护肾小妙招:

1.勤喝白开水

勤喝白开水有助于促进肾脏排泄废物,可缓解高尿酸血症、肾结石患者病情。

2.经常锻炼,控制BMI值

合理科学地锻炼有助于身体健康,控制BMI值降低体脂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要注意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避免造成肾脏急性损伤。

3.不听信某些“滋补”偏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5 12: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量喝水,对肾脏有害吗?老中医告诉你真相,其危害不止肾脏
...闻,大量饮水对肾脏有害。这种说法到底有无科学依据?老中医给出了答案,大量饮水影响的不止肾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喝水背后的真相。一、大量饮水对肾脏的影响很多人觉得多喝水能够促
2024-05-26 22:03:00
肾结石高发的原因找到了,它才是“罪魁祸首”!用好名医组方,帮你排结石、护尿路
...。所以认识和预防肾结石很有必要。我们请到了国家级名老中医、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的李平主任,为大家讲解。1石淋即泌尿系结石,2大病因需警惕泌尿系疾病,中医称之为“淋症”,最早见于
2023-09-07 18:09:00
成都知名的老中医刘煌清,少精症症状有哪些?
成都宝芝堂名老中医刘煌清指出:孕育自己的宝宝是很多夫妻的梦想,然而不幸的是,不孕不育的现象时有发生,在这其中男性患有少精症就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也许很多男性看到这个疾病的名字就知道
2024-11-23 14:07:00
50岁大叔听信网上偏方治男性疾病,被吹上天的“神药”究竟是什么东西?
...通过广告信息加上了对方的微信号对方告诉鲁卫明自己是老中医的助理鲁卫明向对方讲述自己的身体情况对方说他这种病情很正常老中医已经帮助过很多类似的病人这位助理给他详细讲解了治疗男性
2023-07-10 17:24:00
中老年人,牙痛、吃饭塞牙、牙齿松动,中医一个小妙方值得一试
...的牙周炎是由牙菌斑造成的,用这个中药刷牙可以吗? 老中医说你之前去医院做牙齿方面的治疗,牙齿刷的也很干净,牙周炎怎么还不好呢,其实牙齿出现上火牙疼,吃饭塞牙,出血这些问题通
2024-06-28 10:24:00
广元一药店销售“老中医补肾丸”等假药:含西地那非成分,被罚万元
药店销售“金枪不倒”、虫草强肾王、“美国V8”及“老中医补肾丸”等假药,被罚款10000元……近日,为有效排查化解药品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有力震慑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四川广元
2023-10-31 16:56:00
“吃姜不去皮,吃错一生疾”,吃生姜用不用去皮?老中医这样说
俗话说,冬季吃萝卜,夏天吃姜,没有医生处方,姜是厨房里最常见的调味品,虽然滋味辛辣,但在烹饪或汤时,放两片姜,能够让滋味更甘旨。姜的价格一般不贵,在5到5之间,不会有很大的浮动,
2024-04-13 11:48:00
老中医建议:湿气重的人经常用它泡水喝,排湿气,健脾养胃不发胖
...气,很多时候效果都不是很好,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老中医建议:湿气重的人经常用它泡水喝,排湿气,健脾养胃不发胖。其实体内湿气太重的话呢,皮不是很好,好好的补脾,才能够有效的祛
2024-01-10 16:39:00
红薯不能随便吃?老中医警告:这4类人千万碰不得
...,长期吃红薯,便秘会得到明显改善。红薯不能随便吃?老中医警告:这4类人千万碰不得,赶快提醒家人1.脾胃虚弱人群红薯属于粗纤维食物,对于本身有脾胃虚弱的人群而言,如果一次性吃太
2024-10-11 12: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正式落户南京,为市民健康注入“传统动能”
近日,一家致力于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专业医疗机构——南京铭医堂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铭医堂”)正式落户南京
2025-11-13 17:14:00
打好防治“组合拳”,抵御流感病毒“年年变”
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感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许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流感似乎每年都会出现,甚至在同一年内也可能多次感染。为什么流感病毒总能“卷土重来”
2025-11-13 16:35:00
禾伊希凭 280 道尔顿 “超级肽”,掀起口服抗衰技术革命
当 “分子量”“吸收率”成为口服抗衰的核心评判标准,人们早已告别 “盲目跟风”,转而追求 “科学精准”的护肤方案。禾伊希 PQQ 鲟鱼子酱胶原蛋白三肽凭借一项核心技术突破 ——280 道尔顿鱼胶原蛋白三肽
2025-11-13 11:50:00
以专业与爱心守护肌肤健康!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用仁心仁术点亮患者康复希望
在白癜风等皮肤顽疾诊疗领域,杭州丽都白癜风皮肤病医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都白癜风医院”)凭借十余年深耕积累的专科优势与人文关怀
2025-11-13 10:33:00
胃癌预防,从了解胃镜筛查开始
日常生活中,“胃不舒服”是常有的事。吃点东西就肚子胀气、胃里反酸灼烧、动不动就腹部痛,大家往往习惯买点药对付一下,但需要警惕的是
2025-11-13 06:45:00
全面解析慢性胃炎的防治与护理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就像食品加工厂,日夜不停地处理人体摄入的各类食物。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慢性胃炎成了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
2025-11-13 06:45:00
癫痫患者的记忆力为何会越来越差
癫痫是以脑内异常放电引起的周期性惊厥为特点的一类神经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记忆减退是癫痫病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损害
2025-11-13 06:45:00
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何正确服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又称甲减症,是一种甲状腺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就目前甲减症的治疗方法与大家进行分享
2025-11-13 06:45:00
脑梗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脑梗,也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因为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者脑软化,导致大脑供血不畅,造成局部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等情况
2025-11-13 06:46:00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石辉兵:直肠癌如何进行科学防控,应注意什么
直肠癌病因复杂,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及遗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多数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癌变过程涉及多阶段染色体改变与基因参与
2025-11-12 14:06:00
脚后跟开裂、皮肤粗糙皲裂,不只是缺水!东城中医医院杜兵主任提醒:防治遵照这三步
近日,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寒冷干燥,皮肤不知不觉间变得粗糙皲裂,尤其是脚后跟,不仅干燥起皮,有些地方甚至还开裂了!通常认知是觉得缺水了
2025-11-12 14:08:00
专访上海都市医院“保宫”专家杨冰:帮女性患者保全子宫,是我的毕生追求!
在妇科肿瘤领域,如何在高质高效解除病痛的同时,完整地保留女性的器官功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一直是医学专家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2025-11-12 14:09: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杜若桑:经期大便干结难排,多是“津亏肠燥”
杜若桑,针灸推拿学博士。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房繁恭主任,房繁恭卵巢早衰&盆底病工作室成员。擅长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卵巢早衰
2025-11-12 14:38:00
全科医生的专业选择:新西兰籍医生在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成功接受CAR-T治疗
近日,上海嘉会国际肿瘤中心再传佳音:一位罹患多发性骨髓瘤的国际患者,在接受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AR-T治疗后康复良好,已于10月底出院
2025-11-12 15:57:00
深圳永福医院:便秘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便秘问题的困扰。根据研究,大约有15%的人口受到便秘影响,而这个比例在老年人和长期久坐的人群中更高
2025-11-12 15: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