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如果说卫青是汉武帝手中的一把宝剑,那这霍去病定然是汉武帝手中的刺刀。他用兵如神,所向披靡,以少年之姿英勇出击,直插敌人心脏,直至封狼居胥。
霍去病自小跟随舅舅卫青学习带兵打仗,不及弱冠,就独自领兵作战。在其短暂的生命中,立下战功无数,得众人敬佩。
不过,令大家不解的是,在他一次出征时,汉武帝为犒劳士兵,特意赏赐数十车好肉。但直至放臭,霍去病都不曾食用。
这到底有何缘故,这么多的好肉宁愿浪费也不愿意分给士兵食用,其中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顾虑呢?少年将军,初战封侯
小时候的霍去病生活很是艰苦,还是由于姑姑卫子夫被汉武帝宠幸,这才彻底改变了他们一家的命运。
霍去病自幼就喜欢跟在舅舅卫青身边,听舅舅讲战场上的故事,跟舅舅学习带兵打仗的本领。在少年时期,他就已经凭借着擅长骑马射箭而闻名于当时了。
或许也是爱屋及乌吧,对于霍去病这个外甥,汉武帝也表现得很是喜欢。不仅让其跟随在自己身边侍奉,甚至还想要亲自教导他兵法。
在十八岁那年,霍去病第一次上了战场,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在这场战斗中,霍去病表现极为出色。虽然这是他第一次领兵出战,却大大的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
只见他率领八百士兵,一路奔袭数百公里,打了敌军一个措手不及。仅仅以八百的兵力便斩杀俘虏2000多人!
首战告捷的霍去病因此进入了大家的眼帘,皇帝也很是欣喜,直接将其加封为冠军侯。还常常在早朝上称赞道:“善哉!卫青之后又有后人了啊!”
由于霍去病所展现出来的军事才华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很快他就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并单独率领军队攻打盘踞在河西地区的匈奴势力。
霍去病欣然领命,直接带领一万军队从陇西出发。一路上经过河西五个小国,带着无数辎重,对匈奴正式展开了追击。
匈奴单于的儿子被活捉,多位贵族被直接斩于马下,数不清的普通士兵更是被斩杀了头颅。霍去病再一次用自己的实力展现了他所具备的才华,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说他是卫青的外甥,而是把卫青叫做霍去病的舅舅。
尽管如此,匈奴方面仍旧没有收敛嚣张的行为,甚至仍然在边境地区挑衅。在汉武帝的命令下,霍去病带领大军渡过黄河,抵达匈奴军营附近。
匈奴大军不敌,不敢与之硬碰硬。一些人悄悄逃跑,而另外一些人却有了投降大汉的意思。
霍去病在得知对方有投降的念头之后,他便与匈奴内部贵族取得联系,商量好了投降事宜。又率领军队出击,斩杀想要逃跑的士兵,另外俘虏了四万多人。
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了任何隐患,残余的匈奴力量根本不敢来犯。此后汉朝正式的控制了河西地区,这也为之后丝绸之路的打开奠定了基础,而这便是霍去病所努力的结果。皇帝宠爱,赐下好肉
在霍去病与其他将领的共同努力之下,汉朝与匈奴方面的交战可谓是处在上风状态,而剩下的那些匈奴部队也只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基于此,汉武帝有了一举歼灭、完全驱逐匈奴的雄伟意愿。
在收复河西走廊之后,汉武帝认为时机到了。因此他从全国各地召集来十万精锐的骑兵以及经验丰富的十万步兵,准备与匈奴来一场最后的决战。
这场战争不管是对于汉朝也好,还是对于匈奴也好,都极其重要,因此汉武帝决定将霍去病任命为主帅。
在霍去病正式的出征之前,汉武帝为了奖励霍去病,也为了犒劳士兵,特意给他准备了数十车好肉。甚至还从自己的御膳房里挑选了一名大厨给霍去病随军,希望他能在征战的同时,有美食可吃。
霍去病高高兴兴的接受了赏赐,然后就带领着几十万大军上路了。而那些赏赐因为是皇帝当着所有士兵的面给予的,因此大家都知道。
在那个年代,吃饱都成问题,更何况是吃肉了,那么多的肉自然也引起了士兵们的关注。在平时行军的过程中,他们都恨不得顶替那些负责押肉车的士兵,哪怕吃不着,在旁边闻一闻肉的味道也是好的。
他们本想着在霍去病食用的时候,看看能不能有点肉汤喝。却不料令他们意外的是,已经出发了十来天,眼看着肉都已经快要臭了,霍去病仍然没有下令让伙夫将这些肉做了吃。
有士兵对此感到疑惑不已,有人壮着胆子前去询问霍去病:“将军,皇上当初赏赐了您如此多的好肉,如若再不食用,怕是要放坏了。”
对此,霍去病沉默良久,然后摇着头回答说:“此肉不能食用,我自然有我的道理。”
士兵们更加不解,但也不敢再去询问。又过了半个月,霍去病一行人即将抵达前线,而这个时候那数十车肉已经臭气轰天了,根本就不能食用了。
士兵们也是颇有怨言,认为霍去病宁愿把这么多好好的肉给放坏,也不愿意给他们吃,实在是太过吝啬了。
霍去病的心腹见此情况,便找到霍去病,对他说:“将军,如今肉已放坏,不能食用,将士们私下有所怨言,此事应该如何是好?”
霍去病依旧沉默良久,背着手回答道:“坏了便坏了,所幸此肉也发挥了它的作用,让人给扔了吧。”
这位将领还想要继续问,但霍去病也没了解说的想法,便摆摆手让这位将领出去了。
那这到底是为何?霍去病难道真的是吝啬的人吗?这么多肉宁可放坏也不愿意给士兵们吃,他到底是有何想法?大局出发,一视同仁
其实霍去病并不是吝啬之人,在每次出战的时候,他会细心地记下战士们的功劳。等到班师回朝之后,再一一给皇帝禀明,为他们讨取奖励。而如今宁愿将这些肉给放坏,也不愿意给士兵吃,是因为他实在是有太多的顾虑了。
在战场中,“兵贵神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如果带了太多的物质辎重,那就会拖全军的后腿,在战争中或许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对于这一点,身经百战的霍去病自然是了解的。因此他干脆利落地处理掉了那些肉,从而减轻了物资辎重,加快了军队的行军速度,极大地提高了士兵们的行进效率。
更为重要的是,在当时霍去病已经深受皇帝宠幸,皇帝也将他看作亲外甥一样对待。但霍去病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知道如果自己在军队中的威信过重,那或许他与皇帝之间的和谐就会被打破,甚至还会连累家族。
霍去病不愿如此,更不想通过分肉来收揽人心。如果他真的如此,那等待他的也只有死路一条了。虽然只是武将,但霍去病心思缜密,他不愿意走到那一步,便放弃了分肉的想法。
此外,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十多车肉听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当时霍去病手下统帅的军队有几十万之多。这十多车的肉,在如此多的士兵面前,不过如同螳臂挡车一样,想要大家共同分食,怎么能够分得清!
如果一些人吃肉的时候,而另外一些人却连口肉汤都没有,这样的话自然会引起士兵之中的不满,不利于军队团结,那定然也会影响后续作战的。还不如一视同仁,所有人都不吃。
那要是霍去病自己悄悄给吃了,那士兵们则会认为将军不能与他们共患难,自然也不能从心里面服从他。对于他的命令,自然也是阳奉阴违的,如此一来又何谈取胜!
出于种种考虑,霍去病最终选择了宁愿浪费这些肉也不愿意吃了。但为了不让士兵们心中的不满进一步激化,霍去病在出战前一晚特意召集了大家,向他们表明了自己不愿独自享受,惟愿与众将士同甘共苦的决心。
将士们这才醒悟过来,大家都愧疚不已,觉得自己辜负了将军的一番好心。都在心里发誓明天一定好好表现,报答将军的恩情。
事实证明,霍去病的举措是正确的。他的及时解释好比是一剂强心针,将士们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各个骁勇善战,爆发了极强的战斗力,竟然一举斩杀七万余人。
在他们团结一心下,他们一路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甚至还在这里举行了祭天大典!此后,残余匈奴出逃漠北,漠南无王庭。
这霍去病果然是天生的将帅之才啊,他武能带兵取胜,击退匈奴;文能洞悉皇帝顾虑,及时做出调整,也实在是难得了。
而这虽然是十多车肉的事情,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霍去病非同一般的心智。他能够巧妙利用这些肉,再一次激发了士兵们心中的血性,也实在是难得啊!
如此才华,如此智慧,在他的带领下,何愁外敌入侵?奈何天妒英才,霍去病不幸英年早逝,终年二十四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9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