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多数人都存在一个片面的通病:
“只要对他好,他也会对我好,关系也会长久。”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凡事过犹不及,做人做事,一旦突破了底线,剩下的只有破灭。
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以善处之,是没有错的。
但是,始终要提醒自己,不要毫无保留、毫无底线地用“好”来经营一段关系,“好”是没有标准、也没有上限的无限纵容,最终,伤害的总是自己。
做人要懂得三七分,永远给自己留一点余地。

01无底线的好,就是一种无声的“纵容”
养过孩子的人,应该都知道一个原则:
不能太纵容、溺爱孩子。
比如,有些父母坚持让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家务活、自理的事,都不让孩子干,在生活上,几乎包办了孩子的一切。
导致十几岁的孩子,连鞋带都不会系。
这便是无底线对别人好的后果。
亲子之间如此,情侣、朋友之间亦如是。
没有底线的对一个人好,既是对他人的纵容,也是对自己的“情感绑架”。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的本质,是有贪念的。
对自己有利、有益,获得良好的体验、人际关系,都会令人沉迷,从而,让自己迷失了方向。
就像一个人长期在舒适的环境下生活,突然转化到艰苦的条件里,便会难以适应,甚至放弃了求生的念头一样。
毫无底线地对一个人好,便是一点点切断关系互动的过程,直接这段关系失去了平衡,没有流动性。
比如:
一味对孩子好的父母,通常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一味对爱人好的伴侣,通常换不来体贴的爱人。
人只有懂得把握关系中的分寸,交出真诚的同时,也要留一部分主动权给自己。
在亲子之间,让孩子参与到家务活、家庭管理中,让孩子体会家务活的劳累与琐碎,感受家庭管理的不易,从中引导孩子,要感谢生活、感恩父母,耳濡目染,慢慢滋养。
在爱人之间,要会让彼此的爱流动,你对他好,也要给他对你好的机会,有来有往,方能不断升温。
始终要记住:物极必反。
过度对一个人好,一开始他或许会感激你,时间久了,便会体会到获得的“容易感”,无论什么小事,都会找到你,而且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一旦你想拒绝他,或者有求不得时,便会等到他们的反目。
助人要量力而行,爱人要留三分给自己。
适度付出,才是对关系的滋养,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

02得到得太容易,便不会珍惜
人都有一种成本计算的本能。
当一个东西、一个人、一件事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才得到手时,便会出于本能的重视与珍惜,就像捧着无价之宝似的,舍不得放手。
因为前期的投入成本太高,他亲身经历其中的不易,若是轻易放手或失去,再次想要同样的东西和人,便又要再经历一次,所以,便会更加珍惜此次的得到。
反过来,若是一个东西、一个人、一件事特别容易得到,简直是伸手便能拿到,时间长了,得到多了,自然会产生“疲劳感”,甚至会有些厌烦,不被珍惜,便是最终归宿。
有个做服装店的朋友,讲述了一段他与店员的相处日常:
店员很懒,每天到店,便是真实地“看店”,至于做卫生、理货、陈列这些活,叫一下便动一下,不叫便坐着玩手机,有时候客人进店了,她也爱搭不理。
好在,店员的性格特别好,无论朋友怎么说她,她总是一言不发、赔笑称是,就是屡教不改。
对此,朋友总是心软,想到别人不容易,一个人带孩子,夫妻关系不好,出来打工,就是想自食其力,愿意多给她一些时间。
大家总是劝朋友,不能对一个人太好,你没有原则,她便没有底线。

结果,真的被大家说中了,店员每个享受着店铺福利,成本价拿衣服、不差的底薪,做了一年多,却连每天交班时,清理衣服数量的工作都做不好。
前段时间,朋友终于忍无可忍,向店员发出了“辞退”通知,最后期限是做完那个月。
令朋友没想到的是,那个月店员在朋友店里,拿了十几件贵价衣服,却只花了成本价,因为出了这家店,就拿不到这么便宜的成本价了。
离开的那天,店员还跟朋友吵了几句,指责朋友要求太多、管理太严,谁都不会愿意来这里工作的。
人的贪念,是很可怕的。
你的每一寸无底线的原谅,都是对贪念的纵容。
无底线的对一个人好,她便会觉得你是应该的,而她也不会珍惜。
看过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对人的好,总不被珍惜?”
有一条回答这样说:“对于低价值的东西并不会长久关注和喜爱,只有对那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拥有的东西感到珍惜。”
人性,都是现实的。
你的不求回报,便是别人的不当回事。

03对一个人太好,你就输了
人们叫说,好人有好报。
其实,这只是一种正能量导向而已。
好人,通常得到的是伤害。
人要做好人,但是,要做一个聪明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老好人”,一定要摘掉那个“老”字。
好人是善,但老好人却是蠢。
心理学中,有一个叫“被动内疚”的概念。
说的是,处处替他人考虑,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找来的求助,都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不经思考得顺从他人、帮助他人,害怕拒绝别人,觉得这是对别人的伤害,明明自己没有做错,却总是认为自己处理不当。
这样的行为,看上去是善良,其实,就是陷入了“被动的内疚”。
要知道,大家都是普通人,自己的获得也不容易,更无法满足别人的所有需求。

对一个人好,要量力而行,适当留一点底线给自己。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人得寸进尺;
没有原则的付出,只会让人步步侵占。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好的关系,要让感情流动起来,而是一味卑微退让。
余生一定要记住,不要再无底线地对一个人好。
学会爱自己,比爱他人更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22: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