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4名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文职人员的爱民故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19 21:17:00 来源:锋行天下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风雨中,我为你而来

——4名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文职人员的爱民故事

一个“我成为你”的故事

■第78集团军某旅舟桥四连中士 韩 旭

4名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文职人员的爱民故事

韩 旭。赵伟志摄

8月4日凌晨4时30分,我部接到抗洪抢险预令。

这一天,终于来了。

橘红的救生衣、红色的条幅、军绿色的运输车……眼前的一切,瞬间让我想起2010年的那个夏天。

2010年8月,我的家乡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因持续强降雨引发洪灾。那年,我12岁。我清晰地记得,洪水冲进镇子的那一刻,奶奶抱紧我时绝望的眼神。

年迈的奶奶带着我躲进家里位置最高的仓房。在暴雨倾盆的深夜,远处手电筒的微光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两名抗洪官兵来到我家搜索救援。他们爬上仓房,背起我和奶奶,将我们送到安置点。从那天起,橘红的救生衣和绿色的迷彩服,成为我眼中最美的色彩。

装载物资、人员登车、编队出发……13年后,我坐在前往灾区的车厢里。曾经向往的救生衣和迷彩服,如今穿在了我的身上。

越接近任务地域黑龙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镇,雨下得越大。我们的车队好似一条长龙,在一片汪洋上向险而行。

因路基冲毁,在距离沙河子镇一公里处,车辆无法前行。“徒步进村救人!”8月5日凌晨4时,副连长岳清龙带着我们绕路5公里,徒步挺进沙河子镇。

“那边养老院里有老人还没出来!”

听见消息,我和战友立即向养老院飞奔。这里的老人大多年龄在75岁以上,超过半数或卧床不起、或行动不便。我们将老人们小心地背出,悉心安抚。

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我们成功将养老院的47名老人全部转移至安全区域。

洪水还在肆虐。上游有个村子仍是“孤岛”,断水断电,食物紧缺,80多户、180多名村民被困4天。继续冲锋!8月6日下午4时左右,我们坐上运输车前往下一个任务地域。

“人员下车,快速行动!”道路泥泞,运输车无法前行,我们只能徒手将操舟机、冲锋舟抬到可以行舟的水库里。机体重上百斤,蹚着没膝的泥浆,我们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组装冲锋舟、搜索救援、应急转移……看到穿着救生衣的解放军赶来救援,许多群众激动不已。我看到他们期盼的神情,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只是现在,我成为了那个伸出援手、背起大娘、抱起孩子的子弟兵。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群众安全转移到安置点。

忙碌了一天,大雨终于停了。看着安置点里群众安然入睡,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今天,我终于“成为了你”。

(迟博、王麒淞整理)

一条为使命而往的路

■联勤保障部队第984医院门诊部护士长 周武红

4名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文职人员的爱民故事

周武红。照片由作者提供。

7月31日晚,大雨如注。22点,我接到医院的电话:“速来医院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受台风“杜苏芮”带来的强降雨影响,北京市门头沟区不少群众受困,还有人受伤急需就医。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医院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我们随时做好出征准备。挂了电话,我赶忙冒雨往医院集结。

一路上,雨不停地拍打着车窗,低洼地带积水已漫过半个车轮。看着模糊的前路,我深深担忧——不是担心路况危险,而是担心山区群众受灾严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军队文职人员、护士长,我深知,这是一条为使命而往的路。

8月3日上午,我们第二批医疗队正式接到出征通知,开赴受灾严重的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

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把这里冲得七零八落,被吹倒的树木横在路上,到处是山体滑坡。道路被冲毁,救护车和物资车根本无法通行,我们只能下车,背着物资在水中徒步。雨还没停,大家的衣服湿透了,脚上裹着泥巴,但都步履匆匆。

8月3日18点,我们抵达王平镇卫生院。听说解放军来了,受灾群众早早来到义诊现场,排起长长的队伍。

70多岁的王大爷,在洪水中不慎被铁丝划伤了腿,一瘸一拐赶来。我赶紧将大爷扶到椅子上,为他检查伤口,发现伤口感染严重,整条腿红肿得厉害。我立即为大爷清理伤口,上药包扎,并把消炎药等药物服用注意事项向他一一交代清楚。

“解放军来了,我们就不怕了!”处理完毕,大爷感激地握着我的手,反复向医疗队员们道谢。

我们知道,还有许多像王大爷这样的群众在等着我们。我们来这里,就是要送医到最远的地方去,到受灾最重的村子去。

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我和医疗队员们翻山越岭,攀登近乎垂直的崖壁、越过水流湍急的深沟,徒步走进十几个村子。通往这些失联村庄的许多道路出现严重塌方,有些断裂的道路下方就是湍急的、正在行洪的河水。我们翻越一座座山,每到一处村落,就把医疗服务带到那里。

在雁翅镇巡诊时,队友孙冠勇为一位阿姨诊疗结束,开好了药方,阿姨却迟迟不肯拿药,小心地问:“这药贵吗?”孙医生连忙说:“您不用担心,这药是免费的,解放军救治受伤群众不收费。”听完孙医生解释,阿姨脸上的神情一下子轻松起来。我赶紧将药递到阿姨的手里。

阿姨接过药,我听到她喃喃地说:“感谢党、感谢亲人解放军……”

(郑新红、解放军报特约记者王均波整理)

一次双向奔赴的救援

■河北省保定军分区干事 孙传宗

4名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文职人员的爱民故事

孙传宗。苏英凡摄

“涿州市码头镇告急!大批群众急需救援转移!”

8月1日清晨,风雨交加,我所在的保定军分区接到上级命令,前往开展救援行动。14台运输车、37条冲锋舟、185名官兵和民兵立即出动。

到达受困人员集中的某社区时,水流仍在急速涌入社区。水下到处都是被淹没的车辆和树木,螺旋桨一旦撞到水下的障碍物,冲锋舟随时可能失控。

看到部队救援队伍赶到,许多党员群众立刻主动要求担任向导。在我这艘冲锋舟上当向导的,是2002年出生的码头镇政府工作人员张众。得知部队展开救援,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就在这里工作,熟悉路况,跟我走!”

“前面水下是栅栏门,注意减速慢行!”前进过程中,他不时提醒操作手,避让已经被水淹没的障碍物。

在他的指引下,我们安全抵达房屋集中区。洪水淹没了房屋的一楼,1名老人、1对夫妻和他们襁褓中的婴儿被困在二楼。待冲锋舟停稳,我们将牵引绳绑在二楼窗台的栏杆上,接过他们递下来的行李,引导他们登船。“翻出来,手抓紧栏杆和绳子,脚踩在我肩膀上!”在我们合力搀扶下,4名群众顺利登船。

连续奋战到2日凌晨5时,我们在指挥部稍作休整。脱下被水浸泡一天一夜的鞋袜,双脚早已泡得浮肿泛白。

“还坚持得住吗?”我问张众。

“你们军人没一个说不行的,我年纪轻轻,没问题!”他的回答十分坚定。

天刚放亮,我们准备再次进入灾区救援时,遇上一对中年夫妇推着三轮车,带着煮好的面条、肉丸和蔬菜,在马路边为救援人员和群众发放餐食。三轮车上挂着一个简易的纸板,上面写着“免费”。“小伙子,你辛苦了,多吃点儿!”端着热腾腾的面条,我瞬间眼眶湿润了。后来我才知道,这对夫妇在附近村里经营餐馆。听说这里是转移安置点,他们专门做好饭送来,只为让救援人员和群众吃上一餐热饭。

在码头镇的救援持续到8月4日,我们军分区救援队一共成功转移群众3200余人。回撤那天,许多群众自发站在道路两边送别。回忆起和我并肩作战的张众、给部队送来热食的夫妇,看着眼前以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感谢的群众,我的心里满是感动。这次救援,是一场军民的双向奔赴。为了这样可爱的人民,再辛苦也值得;有这样坚如磐石的军民团结,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定能够战胜。

(刘杨、赵大永整理)

一场风雨中的“成人礼”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上等兵 程 帅

4名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文职人员的爱民故事

程 帅。李鸿宇摄

下了几天的暴雨,终于停了。

8月2日凌晨4点,我们支队接到任务,组建先遣侦察队前往勘测109国道65公里路段受灾情况,为后续救援部队提供最佳抢通路线和用兵建议。我和13名战友带了一天的干粮,立即动身出发。这是自去年3月入伍以来,我第一次执行重大任务。

行进途中,道路两侧泥石流、滑坡严重,脚下积水深浅不一,有的地方淤泥深度没过膝盖,我们一路艰难摸索着向前。

早上6点,途经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附近,大家隐约听到山上的村庄里有群众的呼救声。

群众的呼唤,就是我们冲锋的号音!先遣侦察队队长下达命令,先将求援群众转移到安全地点。

山体湿滑,我们一边用手电筒照着脚下的路,一边相互扶助,向上攀爬。来到村庄,我们挨家挨户在村子里搜寻被困群众,很快确认有9名群众滞留在此,其中包括3名老人和1名10岁的女孩。

考虑到我们上山的路陡峭湿滑,还不时有石块滑落,我们决定选择另一条路,多走2公里送群众下山。

我护送着那名10岁的女孩转移。途经一段因路基冲走而近乎悬空的铁轨,我搀扶着她,提醒她一定要注意脚下。这时,她突然说:“叔叔,我有点害怕。”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今年20岁,还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叔叔。那一刻,一种自豪油然而生——如今,我是一名军人,我必须成为一名可以依靠的“解放军叔叔”。

通过铁轨后,女孩笑着问我:“叔叔,你当兵几年了?”

我说,就一年多。我以为是自己不够老练,让她看出了我是队伍中兵龄最短、年龄最小的一个。没想到,她说:“叔叔这么勇敢,当兵才一年,真看不出来!”

将群众暂时安置到我们的临时营地,我们准备返回继续执行勘测路况任务。考虑到几名群众被困时间已经很长,我们将携带的部分干粮和水留给他们。他们眼里含着泪花,不停地向我们道谢。

“你们是人民的好兵娃娃!”目送着我们离开,群众喊出了心里话。我们听见了,一起转过身来同他们挥手告别。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往返跋涉,我们顺利完成109国道路况勘测任务回到营地。没想到,9位获救的群众一下子认出了我们,立即围了过来。大家抑制不住见到我们的喜悦,激动地紧握着我们的手。

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群众发自内心的话语,最真实、最感人,一声“叔叔”、一声“子弟兵”就是对我们最深的感情、最大的信任。

(刘彰、解放军报特约记者朱朝阳整理)

题图摄影:张涛、李明钟、宁春瑞 制图:扈 硕

4名抗洪抢险一线官兵和文职人员的爱民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8月9日解放军报导读
...逆行者”。头版为您带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积极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救灾纪实之四《风雨中逆行的青春面孔》。抗洪大堤,战斗队成了最有力的突击队;救灾一线,迷彩色成了最温暖的安全色。请看头
2023-08-09 19:38:00
...梁宗斌,武警某部卫生队主治医师、文职人员,先后参加抗洪抢险、疫情防控、魔鬼周极限训练等卫勤保障任务,多次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去年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记者:有战友曾提
2024-01-03 05:05: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南部战区海军某修理厂引导官兵和文职人员加强理论学习——结合任务加深理解感悟■张 毅 张 昀金秋的军港,来往战舰练兵繁忙。某修理任务接近尾声,南部战区海军某修理厂
2023-11-01 10:29:00
8月7日解放军报导读
...有力指挥,燕赵大地紧急动员、团结奋战,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救灾。敬请关注头版《众志成城同舟共济》。解放军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推动我军建设高质量发展——六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
2023-08-07 19:56:00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西部边陲,这里有“孔雀蓝”最执着的坚守
...最好的礼赞。当中秋遇上国庆,双节同庆之际,仍有许多文职人员坚守自己的战位。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深处,还是崇山峻岭、远海大洋,他们将青春挥洒在每一个晨曦与黄昏。当我们偶然把目光
2023-10-04 10:03:00
来源:新浪军事原标题:解放军来了!“迷彩绿”坚守抗洪一线“迷彩绿”坚守抗洪一线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北京市房山区、门头沟区多地道路损毁、桥梁垮塌,部分村落与外界失联。8月1日17时3
2023-08-04 17:01:00
实时更新|贵州省军区组织各级官兵民兵紧急驰援榕江县
...转移被困群众。经过数小时奋战,成功疏散大量群众,为抗洪救灾筑牢了坚实防线。锦屏县人武部组织民兵队伍迅速出动,携带装备赶赴现场。救援中,队员分工明确,用扩音器稳定群众情绪,深入
2025-06-29 07:30:00
军民情深,抗洪一线这些动人画面让人泪目
来源:中国军网 “一瞅军车来了,心里立刻就有底了!”获救老人紧紧拉住武警战士的手,哽咽难言这是发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长汀镇七山村的一幕出村桥梁被冲垮,71名村民被困武警黑龙江总队
2023-08-09 19:43:00
...奋斗的事业中。”作为军队建设的新鲜血液、新生力量,文职人员也要以雷锋精神为标杆,不断续写“人民军队雷锋多”的动人篇章。本期,我们听听几名文职人员对雷锋精神的学习感悟。——编
2023-03-01 05: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猴子闯进小区“飞檐走壁”6天未被捕获 物业回应:猴子暂未伤人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只“猴哥”不请自来,到访南宁市龙光玖誉城珺城小区。10月19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联系该小区物业获悉
2025-10-19 16:49:00
“我爸爸爱在楼道抽烟,还乱扔烟头,你们能不能批评他?”10月18日,荔竹社区举办亲子手工活动时,5岁男孩阳阳向网格员“举报”自己的爸爸
2025-10-19 17:08:00
“开路先锋杯”全国演讲邀请赛在合肥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合肥10月1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王磊)今天,“开路先锋杯”全国演讲邀请赛在安徽合肥落幕。以“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2025-10-19 18:20:00
十堰成功避险8起地质灾害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伟 通讯员 杨占鳌)持续性降雨天气,易引发地质灾害。十堰因地制宜全面施策,全力筑牢地质灾害防控“安全线”
2025-10-19 19:21:00
唐山市路南区:数字应用成果亮相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王育民)区域综合服务平台、钢铁智能社区、24小时应急响应专家AI安服数字员工安小龙、AI智能印章……10月17日至19日
2025-10-19 19:56:00
八旬老太出行遇困难,热心车长援手巧安排
大江新闻讯(通讯员:支翔)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为了领略这秋日的美景,乘车出门旅行的游客依旧热度不减……铁路部门在各方面做好准备积极应对
2025-10-19 21:08:00
“一双鞋”的传奇
鲁网10月19日讯聚焦产业创新引领,共绘高质量发展蓝图。10月18日,中国安防功能鞋高质量发展峰会暨海宇股份创业“四十华章·启航新征程”庆典活动在潍坊市高密市海宇股份有限公司举办
2025-10-19 20:38:00
“美丽中国万里行”(泰山站):艺术名家齐聚泰安共赴自然美育之约
通讯员 程珍媛 10月18日下午两点,由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和泰安市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美丽中国万里行”自然教育音乐舞蹈大师课在泰山景区天外村广场温情开讲
2025-10-19 20:17:00
孩子上了小学,全职妈妈想找一份离家近的工作,却屡次求职碰壁。网格员得知后,主动帮忙留意周边招聘信息。10月18日,这位居民与一家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2025-10-19 17:08:00
旗开得胜!U17女足世界杯中国队首战5∶0大胜挪威队
北京时间10月18日晚,2025年国际足联17岁以下女足世界杯小组赛C组首轮较量在中国队和挪威队之间展开。陈睿琳直接任意球破门首开记录
2025-10-19 06:15:00
“入住时每户都交了10800元,开发商说是用来通天然气和统一安装壁挂锅炉采暖。如今不仅壁挂锅炉没见到,连天然气管道都还没影
2025-10-18 08:11: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
河北斐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小宏聚集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强引擎”10月13日,梁小宏(左二)在实验室与同事们探讨产品研发计划
2025-10-18 08:33:00
10月17日,河北正定。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机器人堪称最强打工人,热舞后倒头就睡,原来它们也知道累,这躺平姿势真标准。
2025-10-18 08:35:00
什么样的中国文化符号,能既跨越山海影响全球,又穿透千年适配现代,更在科技浪潮中成为人类共同的智慧资源?答案藏在福建建阳考亭书院的黛瓦粉墙间
2025-10-18 08:48:00
【亮点】注入强劲政策动能●我市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数据流通、应用创新、发展环境等五大方面推出16条务实举措●单项最高奖补额度高达3000万元●提供“资金+政策+场景”三重保障
2025-10-18 0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