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国产葡萄酒为什么不行?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9-15 11:33:00 来源:斑马消费
国产葡萄酒为什么不行?

同样是酒,红酒与白酒、啤酒乃至黄酒的命运大不相同。

2022年,白酒量升价跌,规模以上企业整体利润增长30%;啤酒销量触底反弹,整体业绩增长超过20%;黄酒虽然品类承压,但三大龙头,相对稳健。

唯有红酒,产量跌跌不休,10年缩水八成以上,头部企业们大面积亏损,上市公司数量不少,能打的几乎一个都没有。

今年上半年,这种冷暖差异,更为明显。这么多红酒上市公司,除了张裕,基本都没挣到钱。

何以至此?要知道,这可是中国传统酒饮品类,中国市场也曾经历过红酒热。十几年前,葡萄酒板块群星璀璨,一度令白酒公司们羡慕不已,纷纷跨界而来。

国产葡萄酒为什么不行?

不进反退

与白酒和黄酒一样,葡萄酒,算是中国最老牌的酒饮品类。

两千多年前,中国便有了葡萄酒。唐代诗人王翰那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想必很多人印象深刻。

此后,葡萄酒便如白酒和黄酒一样,隐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上世纪形成产业。

1978年-2000年左右,全国刮起了“干红热”,王朝、长城、张裕三足鼎立。2000年以后,国内葡萄酒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此后十余年,国产葡萄酒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7%。

这一时期,中国葡萄酒市场,群星璀璨:张裕营收60.27亿元,王朝销售高达16.15亿元;长城、新天、通化、威龙、丰收,亦是风光无限。

彼时,红酒才是酒饮市场最靓的仔,吸引众多白酒企业跨界而来。现在很多白酒巨头旗下的红酒业务,大多是那个时候播下的种子。

国产葡萄酒为什么不行?

然后,之后的十余年,酒类市场周期跌宕最终又王者归来,白酒站上C位,啤酒引领增长,黄酒虽然体量不大但深耕核心市场;只有葡萄酒,不进反退,再也没回到过去的辉煌。

2022年业绩显示,葡萄酒板块集体沉沦,头部企业张裕营收仅有39.19亿,仅恢复到2011年营收高点的2/3。2023年上半年,张裕虽然实现盈利,但增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中葡股份微利,ST通葡、威龙股份、莫高股份、楼兰酒庄等六家企业悉数亏损。

并且,行业分化态势也在进一步扩大。龙头张裕上半年营收近20亿元,断层式第一,规模第二的通葡,仅有4个亿。

值得一提的是,张裕业绩突出的主要原因是高端化背景下的单价提升,实际销量,较为萎靡;ST通葡的主要营收来源,是其白酒销售公司九润源在电商平台售卖白酒。

从整个产业来看,自2012年以138.2万吨的产量数据登顶后,国产葡萄酒已连续走了10年的下坡路。这种局面不禁让人发问:国产葡萄酒到底怎么了?

国产葡萄酒为什么不行?

话语困境

葡萄酒未能成为酒类消费主流,首先是缺乏文化基础。尽管葡萄酒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这种底蕴对消费的拉动,并不如白酒行业贴近。

近年,葡萄酒多是作为舶来品出现,很多国产葡萄酒品牌在对产品进行宣传时,均将侧重点放在了西式文化上。

比如,张裕葡萄酒宣传时强调“品酒犹如艺术鉴赏”“更多的是生活品位”,长城葡萄酒的广告语为“它必是葡园中的贵族”等。

这种话术虽然能提升品牌的高级感,但也加深了葡萄酒与洋酒的关联。长此以往,形成进口葡萄酒优于国产葡萄酒的认知误区。当性价比更高的国外葡萄酒进入市场时,消费者自然选择用脚投票。

国产葡萄酒为什么不行?

在这种品类氛围的影响下,中国市场的葡萄酒认知、品鉴方式以及教育体系,基本全盘西化,缺少白酒、啤酒和黄酒那种接地气的饮用场景。

数据显示,中国葡萄酒的主要消费场景是社交宴请,家庭饮用占比非常小,消费比例大约为9:1。

随着高端白酒的不断发力,过去属于红酒的高端宴请场景,逐渐被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所取代。

众多因素的叠加下,与白酒、啤酒等大众酒相比,葡萄酒的市场教育难度自然就更大,导致红酒消费越来越边缘化。

结构失衡

外界普遍认为,葡萄酒的衰落源自两大标志性事件——“三公消费改革与“洋红酒零关税政策”。其实,这只是外因。

最核心的内因,还是在于企业自身,特别是以张裕为首的头部本土葡萄酒企业,缺乏战略定力和培育市场的恒心。

其一是早年迟迟未能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进口葡萄酒采用酒庄式生产模式。彼时,张裕等国内生产商的生产模式,主要是向下游采购葡萄,短期内无法保证口感及其稳定性,缺乏竞争力。

其二是面对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张裕、长城和王朝的战略出现错位,一步错、步步错,最后毫无还手之力。

此前,张裕主打的是高端市场,2011年营收出现双降后,开始大力发展低档葡萄酒,将营销资源向大众产品倾斜。

2015年,又采取多酒种全面发展的战略,试图扭转业绩增长乏力的顽疾。最终结局也未能奏效,反而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和错失战略机遇。

与此同时,张裕开始加强海外布局,收购了四家海外酒庄的股权。但葡萄酒产业集合了一二三产业,属于长线项目,短期内很难立竿见影。再加上管理能力薄弱,投资的酒庄一直亏损。

国产葡萄酒为什么不行?

与张裕从高端转低端的打法不同,长城和王朝选择放弃低端市场,聚焦中高端品类。

不过,在大众层面没有形成葡萄酒饮用习惯的背景下,推动产品高端化势必会流失大众消费群体。

此后,国产葡萄酒“老三强”中,张裕一蹶不振;长城因长期亏损被作为“包袱”甩了出去;王朝深陷亏损泥潭,顶替王朝成为“新三强”的威龙经历多次换帅,一地鸡毛。

头部玩家阵脚大乱,无法形成“龙头带动+腰部起势”共同做大市场,葡萄酒市场自然无法培育出足够庞大且稳定的消费群体。

如今,排在头部的这些国产葡萄酒企业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折腾,张裕又回到了高端化的轨道上,其他小巨头也摩拳擦掌。只是,迷失了这么多年,中国葡萄酒产业和代表性企业们,能否找回自己的节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1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变味的股权激励,张裕小股东质疑:高管白捡钱
近日,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抛出一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以每股15.69元的价格向激励对象授685万股公司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1.00%。该份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被抛出后,有
2023-05-10 10:02:00
营收、利润双增!张裕2023年利润总额占行业333%
...为“最艰难年份”的2023年,张裕逆势增长,稳住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基本盘,创造了一个“好年份”!张裕的这份成绩单,进一步稳固了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对处于绝对艰难时刻的中国葡萄
2024-04-12 14:55:00
烟台芝罘税务“税春风”助力中国葡萄酒香飘万里
通讯员 于永辉烟台是中国葡萄酒工业的发祥地和国内最大的葡萄酒产区,获得国际葡萄·葡萄酒组织授予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称号。为助力葡萄酒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烟台市芝罘区税
2023-07-21 11:54:00
记者 闫丽君17日,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烟台葡萄酒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上,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协会会长、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健介绍了张裕2023年
2024-04-17 22:33:00
从对抗到抱团 国产葡萄酒产区化之路
随着产区化概念的加强,各葡萄酒产区也在推动国内葡萄酒市场发展。6月29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银川市政协围绕全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开展常委会专题协商议政。此外,烟台产区于6月成立了国
2023-06-29 20:07:00
晋升国家一级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有哪些宝藏?
...文化博物馆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为擦亮烟台“国际葡萄酒城”、讲好中国葡萄酒故事注入更强的力量。1992年张裕百年庆典之际,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正式启用,成为中国第一座专业化的葡
2024-05-22 21:04:00
OIV总干事约翰·巴克、GWTO主席何塞到访龙谕酒庄
胶东在线8月16日讯 日前,第四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在银川开幕,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总干事约翰·巴克(John Barker)
2024-08-16 23:15:00
张裕位列“全球最强葡萄酒&香槟品牌”榜第一名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张裕位列“全球最强葡萄酒&香槟品牌”榜第一名今年以来已斩获320枚奖牌张裕可雅白兰地酒庄。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衣玉林 摄影报道)近日
2023-08-02 09:30:00
从春糖会看张裕的思考与创变
...风向标”的第110届全国糖酒会在成都举办。近年来,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面对行业的发展困局和问题,张裕在本届糖酒会上用5场活动,展现出自身对行业创变破局的思考与担当
2024-03-27 15:5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