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救猫咪》 张君怡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5年4月
我为猫写了一本纪实小说《救猫咪》,这是记述个人亲历事件的作品,而非田野调查式的非虚构。故事是这样的……
2020年冬天,北京比往年都要寒冷。我租住在北京积水潭地铁站附近,家中有三只猫。
冬天的一个深夜,我在积水潭地铁站捡到一只流浪猫,体检合格后隔离在次卧。却不想过了一周,猫瘟的潜伏期过去,新猫突然发了病,急救两天后离世。紧接着,家中其他的猫陆续发病。短短两周的时间,有三只猫失去了的生命。我们仅剩下一只猫。
面前是空荡荡的房间,猫食盆与猫砂盆还摆在原位,猫毛还粘在沙发布与床单上。一切都没有发生变化,一切却都变得与之前不同。猫咪的陪伴,点亮我过去那些难过的经历。但它们离开了,带着那些刚刚燃起的、被猫瘟这场洪水扑灭的人生希望。生活有待重启。
这给了我写作的情感冲动,这是我写作本书的最初力量。
写作,不能真的保存全部记忆
我试图回忆起送治的种种细节,却发现,如此近的记忆已被我淡忘。一阵冷汗,谴责自己愚笨的大脑。我必须书写,我要将猫咪发病的节点、救治的有效方式写下——纾解自己,保留记忆,也为其他养猫人示警。
创作中,我不断到手机上寻找之前拍下的影像,去找与其他人的聊天记录,试图复原属于过去的时间。可记忆好像会篡改记忆,它主动将一些故事进行了微调。写作,也不能真的保存全部记忆。不过我还是尽我所能地写下这些事情。
我写了想象中的责任与实际的责任的关系。若仅在想象中谈论深刻的话题,可能读者看不出失真,但我自己这一关无法过去。我更倾向于谈经验中切实的东西。
写下的,是从失败与犹豫中打捞出来的
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确实读过很多动物相关的资料,看过很多纪录片,也了解到很多猫咪救助的真实困境。这本书出版之后,有很多朋友向我表示,经历过与书中类似的猫瘟事件。甚至有位朋友,在收到书的当天,家里的猫咪得了猫瘟。我们分享了经验,她家的猫治愈了。经历书中事件之时,我首先感到的就是失败与犹豫。在疾病面前,人类引以为傲的一些东西,可能是失效的。在书写时,我还能以人类强有力的傲慢来谈论吗?文字的极限又在哪里?我希望我写下的部分,至少是失败与犹豫中打捞出来的,是我仍能相信的有效部分。
这不是一本答案之书,这是一本呈现之书,一本分享之书。因为我自己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具体经历与经验,只有相对的答案。
这部作品完成后,我重新阅读加缪的《鼠疫》,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而那些状况,我们后来才明白,是我们正要在此记述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前兆。”我将其作为《救猫咪》正文前的文摘,这也是整本书所有故事的开始。那时,我刚从积水潭地铁站救下那只可爱的三花猫,细微的前兆还未被发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