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季轮转,我们又携手经历了世界的变动。洪流翻涌,我们渴求更新知识和视野,更需要坦荡和冷冽的情操。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隐”者之力,让连接得以构建,让前路得以明澈。
行至水穷,坐看云起。通过阅读,我们无数次地回应内心之“隐”,在芜杂中坚定辨识的勇气,进而获得生活的激情和经世的行动力。
2024年12月,“搜狐文化年度好书”评选活动如约开启。这一年,出版界英华荟萃,编辑部联合好书顾问评审团18位专业老师,按照九大类目,分别甄选出十大佳作。
本篇为“纪实”类的书目和推荐理由。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送“历史·文明(中国史)” “历史·文明(世界史)”“社科·哲学”“经管·商业”“科学·新知”“艺术·生活”“绘本·童书”等类。
以下是已发布的类别:
https://www.sohu.com/a/843506812_120005162
最终,“搜狐文化年度好书”总榜单将于2025年1月8日“搜狐文化年度阅读沙龙”现场揭晓,期待与读者朋友们在阅读中“看”见时代之声。

#1

杨素秋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作为一个高校文学教师,在西安市碑林区文旅局挂职一年,主持碑林区图书馆的建设。为了心目中“理想图书馆”的建成,她可以毫不犹豫地弯下腰,该道歉道歉,该妥协妥协,只为坚守在50位好友帮助下选出的图书馆书目。如果这本书的出版,能让读者在理想的道路上再坚持一下,就善莫大焉。
书评人:刘宇婷|图书编辑
#2

书中的文字带我驻足于废墟间,入口处明亮,但越走越深遂,在历史的血腥与当下甜腻的空气中游荡、微醺、沉思、举笔,一笔把人生刀劈两半,一半是血,一半是蜜……子超做着我想做不能做的事:回望历史、凝视当下、点醒未来。
书评人:朱迅|央视主持人
#3

这本书用小说一般流畅的文字,写下了五位来访者接受心理治疗的真实经历,也给我们带来了生动的心理学课程。你会看到他们如何勇敢面对过去的创伤,打开压抑已久的情感,放下自责和恐惧,重新建立自我价值感和健康的人际关系。这本书会给我们带来深深的鼓舞,让我们看到,哪怕如此严重的伤害,也不能消灭一个人内心的力量。
书评人:沙沙|图书编辑
#4

《猫鱼》是电影人陈冲的长篇非虚构作品,该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文学意义上独特又深沉的陈冲。作者以克制内敛的笔法向着家族历史征进,写祖辈与母亲的故事、平江路老房子的岁月,通过众多日常的生活细节完成了对家人形象的刻写和赋形。同时书中也有《小花》到《末代皇帝》《意》《太阳照常升起》等等的银幕前后,是电影艺术家的传记,从上海的童年,到异国他乡的拼搏,一段段人生旅程在陈冲的自述里饱含柔情。
书评人:多西|搜狐文化编辑
#5

这是在英语文学中很常见,在德语文学中却不多见的后殖民题材:前殖民地人民到宗主国生活,面对各种艰辛和苦难,即便有了一定物质保障,也仍然处于漂泊无根的状态,与新家园格格不入,却很难回到故乡……《娜斯佳的眼泪》讲述的是柏林墙倒塌之后一位乌克兰妇女在德国生活的种种心酸,小人物命运的背后则阴森森地矗立着20世纪层出不穷的大悲剧。
书评人:陆大鹏|德国史研究者
#6

《逃走的人》象征着新一代纪实作者的某种态度。“逃”,有时是故作决绝的牵绊,是看似毁弃的重建。在这场时代造就的游戏当中,规则、路径、方法、主张,无一明确,常常是还未声张就已经气馁。一切都尚未完成,甚至连写作本身都带有失败的气息。我确信这个文本的意义在于未来。
书评人:袁长庚|云大社会学系副教授
人类学学者
#7

本书收录了波拉尼奥1976年至2003年间所撰写的报刊专栏、讲演文稿及其他非虚构作品。作者的好友称该书为一本作者的“支离破碎的自传”。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听到波拉尼奥真实的声音。即便大多数作家的非虚构都是在美化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波拉尼奥不会做这种事。他的非虚构鲜活可爱,对喜爱的作家极尽溢美之词,对讨厌的一方则不留情面,聊起文学爱憎分明,说起生活琐事也足够坦诚。这里的波拉尼奥把拉美文学、西语文学和智利文学的各种姿态如洪水般滴进读者的掌心。
书评人:不其|搜狐文化编辑
#8

这本书是作者2021年受邀给博洛尼亚大学写的三篇关于写作和阅读的演讲合集,外加一篇她写但丁的阅读心得。书中她几乎把自己所有小说背后的创作动机和写作风格的有意识演化都和盘托出,她认为虚构文学是一种能够将真相通过虚构绝对忠诚地表达出来的方式。联系到她的大热作品《那不勒斯四部曲》,可见埃莱娜•费兰特对于虚构文学的运用与思考,为她的文字赋予了无限魅力。
书评人:多西|搜狐文化编辑
#9

这不仅是关于一个特殊的小区和生活在其间的人物的历史,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徐泓生于斯,长于斯,写的全部是亲知,知根知底,内容情辞丰腴,事皆可徵,铺叙宛转,寄兴深微。文章中很多细节都是此前不知道的,由此保存下来,是当前文史领域的一部有着深厚底蕴的佳作,给读者以激励,促人奋进,也留下了些许遗憾和去思。
书评人:方汉奇|中国新闻史学家
#10

阿尔诺用恐惧和羞耻制造沉默,这种沉默又进一步使受害者和知情人相信,他围绕“论坛”和瑞典文学院建立起的人脉足以使发声者付出惨重代价。直到古斯塔夫松的调查揭开尘封的盖子,受害者不再沉默,人们才终于发现,阿尔诺的“轻浮”行为早已达到犯罪的程度。本书记录了一系列性丑闻曝光的过程,并由此暴露出瑞典文学院内部乃至整个瑞典文化界的诸多弊病。
书评人:常剑心|图书编辑

在纪实的篇章中,我们观察着社会的变迁。
编辑部邀读者朋友们一同奔赴阅读盛宴,聆听时代之声,感受文字魅力。
“中国史十大佳作”将于明日公布。“搜狐文化年度好书”将于2025年1月8日公布,敬请期待。

出 品|搜狐文化
统 筹 | 钱琪瑶
编 辑|Kean、多西、不其、薛惟淼、张天娇
渠 道 | 袁立聪、张天娇
鸣 谢 | 林肯汽车
2024年,出版界英华荟萃,纵尽心网罗,亦难免遗珠之憾。更多好书分享,欢迎关注“搜狐文化书单”栏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3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