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三国志》记载,公元234年10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临终前,他安排杨仪和费祎带领着全军安全撤退。而魏延和姜维则在军队后方断后,确保大家能够安然无恙地撤离。诸葛亮额外提到,如果魏延不听话,那就任他自己去留,大家照计划撤退就是。
诸葛亮虽然去世了,但他们没急着报丧,反而姜维巧妙地用木头做了个“假诸葛亮”,成功地把司马懿给唬退了。追兵走后,杨仪就带领着队伍,继续按计划撤退。
杨仪让费祎去试探一下魏延的意图,魏延回答得既自信又倔强:“诸葛丞相虽然走了,但你看我魏延还在呢,怎么能因为一人之死就放弃大计?再说,我魏延岂是杨仪指挥挥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将军?”于是他跟费祎商量着,怎么安排部队留守,还让费祎帮他写了计划书,准备让大家都知道。
费祎说这计划要去汇报给长史杨仪,他军事上不如你魏延懂,一定会同意的。谁知,费祎刚一出营就马不停蹄地跑了,魏延后悔莫及,想追都追不上了。
魏延派人去打探,这才知道杨仪他们是真打算照诸葛亮的计划撤退。魏延一听这事,怒从心头起,夜以继日地赶路,一路上过去的地方,连阁道都烧个精光。杨仪和魏延互相在刘禅那儿告状,说对方谋反,刘禅这时候可犯难了,但是董允和蒋琬都站在杨仪这边。
魏延抢先一步占了南谷口,对杨仪的军队发起了攻击。杨仪命令王平阻击魏延,王平大骂魏延的先锋部队:“诸葛丞相才刚刚离世,你们竟然胆敢如此!”大家一听,都觉得错在魏延,纷纷不听他的命令了。
最后,失去部队的魏延带着几个孩子逃到了汉中,但是没能逃过命运的围堵。魏延被马岱追上并斩首,头颅被送到了杨仪那里。杨仪脚踩着魏延的头颅,愤怒地说:“看你还能作恶不?”魏延死后,魏延的家人也难逃一劫,被杨仪诛了三族。
就这样,一代名将魏延含恨而终,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争议的色彩。接下来,我们说说那位诛杀魏延的杨仪,他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说到诸葛亮,他对魏延虽然不算温柔,但也知道魏延的军事才能非凡,从没想过要真的对他下手。
至于和魏延有过节的杨仪,诸葛亮也是有自己的看法,不打算让杨仪担任什么大职。
诸葛亮生前也向刘禅密报过,说杨仪的性子急躁、眼界狭窄,打算让蒋琬担当大任。
于是,刘禅在后来给功臣们分配职位时,也考虑了诸葛亮生前的建议,没让杨仪如愿以偿。
蒋琬成了尚书令、益州刺史,而杨仪回到京城后,只被封为中军师,没什么实权,只能自行其是。
以前刘备在世时,杨仪曾经是刘备身边的尚书,而蒋琬只是个尚书郎。
跟着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杨仪和蒋琬都是丞相的参军长史,杨仪随军出征,蒋琬主管后勤。杨仪觉得自己资历比蒋琬深,能力超过蒋琬,所以总是不满,时常流露出怨言,责怪他人,心里满是不平。
当时,谁都不敢和杨仪过于亲近,生怕被他的尖酸刻薄伤到。只有后军师费祎不时去看望他,安慰他。
于是,后来杨仪向费祎吐露心声,满是怨恨和愤怒,还说如果当初诸葛亮去世后,他投靠了魏国,也许今天的境遇就不会这么落魄了。费祎私下把这些话报了上去。
到了公元235年的正月,杨仪被刘禅削去官职,流放到了汉嘉郡。
在流放地的杨仪还是没能忍住自己的愤恨,再次上书,言辞激烈地诽谤朝政。而这时朝廷已经对他失去耐心,派人将他捉拿。最后,杨仪选择了自尽,他的家人也只能悲伤地返回蜀中。
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唏嘘。杨仪的一生,从风光无限到最后的凄凉,也属于一出悲剧。他提醒着世人,权势争斗中的胜者,也许最终还是会成为故事中的一抹哀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8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