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近日,某学校的一名老师报警,称有人在班级微信群里冒充他的身份,通知家长交资料费,部分家长信以为真,按照要求发红包到群里,所幸及时发现异常,避免了更多家长被骗。
据该老师提供的微信群信息,原来骗子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了班级群的二维码,冒充班里一个孩子的父亲又邀请了两个人进群,然后其中一人把微信头像换成该老师的头像,昵称改成他的真实姓名,群里发收费通知,同伙冒充家长群里先发了一个缴费的红包,被领取。陆续有家长跟着发缴费的红包,被两个骗子领取,后来一位家长妈妈发现不对劲,帮忙领了几个,也有家长发现不对劲自己及时领回去了,等该老师下课之后,看到群消息发现骗局,及时把没来得及领的红包领了。但是防不胜防,还是有12位家长被骗。
“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诈骗的威胁无处不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诈骗的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学会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该老师说。学校和家长也应该联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让学生们了解到,网络世界并非无害,而是充满风险。我们需要教育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在面对可能的网络诈骗时,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
此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骗子利用了人们对老师的信任心理。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老师是不会欺骗他们的。另一方面,这也暴露出大家对个人信息保护的不足。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个人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这就给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同时,对于微信群里的“老师”,家长们也不能盲目地信任。在涉及到金钱交易的问题上,大家需要多加小心,确认对方的身份,避免上当受骗。
最后,本报呼吁家长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要随意将陌生人拉入微信群。如果微信群里有陌生人,尤其是声称是学校或老师的人发布消息,应该提高警惕,进行核实。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要轻易进行转账等涉及金钱的操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防止网络诈骗的发生,保护我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本报记者 郭宏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