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皇帝是人间最高的统治者,对于天下黎民而言,皇帝是万民君父,所谓“天生蒸民,不能相治,为立王者以统理之”。因此,无论是天还是人,都使君王的尊贵无以复加。那么,是否皇权的至高无上就足以使它随心所欲、无所顾忌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来说,皇帝也有“三怕”。
其一是畏惧皇天。隋唐时期,依然宣传君权神授,皇帝作为天子的身份愈加不容动摇。在唐代的国家礼制中,对昊天上帝之祭祀礼仪空前完备。每逢祭天,皇帝都要向皇天昭告,并自称为“臣”。唐高祖李渊登基之初,即行设坛祭天大典,尔后嗣立皇帝无不依时设祭。
唐高宗、玄宗之时,又行封禅大典,以臣子身份昭告上天,谢成于天,归功德于天。至于唐朝皇帝封嵩岳、封华山之属,都系以帝王之尊向上天致敬,感上帝眷佑,使四海晏然。为了在祭天祝辞之中有所功绩奉告,皇帝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所节制,这是史书中屡见不鲜的。
同样出于对上天的敬畏,灾异之变也往往能使皇帝警觉,反省理政当中的过失,减少施政当中的失误。往往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也能容易听从臣下的劝谏,天意、人事并非截然分开。
由于皇帝之所敬畏者尚有高高在上的天,使得皇权的至高无上有了某种限制,甚至皇帝有时把自己的生命也与皇天后土联系在一起,像唐高宗临终前于洛阳说:“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
从另一种意义上讲,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一定程度也体现着天的意志与品格。也就是说,敬天思想的深入人心,使皇帝权力更加牢固,皇帝的祭天以及封禅大典中的独特身份,使其权力与人格进一步被神圣化与神秘化。
其二是畏惧群臣。皇权运作过程中,为了维护国家体统,同时也是为了保障皇权的顺利运行,则要求皇权须遵循国家现行的体制规范,遵循现有的政治秩序,因此皇权的行使要受到某种限制。《贞观政要》一书中,大量记载了唐太宗对“为君之道”的探讨,很多都包含了这方面的意思。如《贞观政要》卷六《谦让》就记载: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人言作天子则得自尊崇,无所畏惧。朕则以为正合自守谦恭,常怀畏惧。凡为天子,若惟自尊崇,不守谦恭者,则身倘有不是之事,谁肯犯颜谏奏?朕每思出一言,行一事,必上畏皇天,下惧群臣。”
唐太宗的这番话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畏皇天,二是惧群臣,对于群臣之惧,其实就是唐太宗之求谏、纳谏与对国家法令制度的信守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唐太宗所以能成为历史上善于纳谏的开明皇帝,正是基于所认识到的“常谦常惧”的为君之道。皇帝之求谏、纳谏,对于皇帝的行动自然要产生某种限制,特别对于有违于现有典制的言行,群臣的劝谏往往能起到限制作用。但不可否认,群臣并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权。
其三是对“后事”的畏惧。皇帝常因对“后事”的担忧而能自觉地接受来自国家体制中的制约。所谓的“后事”有两层意思,一是顾虑身后江山社稷的前途,二是身后世人对自己的评价,即青史之上的名声。
注重修史与秉笔直书,是我国古代的优良传统。按照古礼,设左史、右史,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隋唐时期,设起舍郎与起居舍人,职当左、右史之责。此外,国家又设史馆,宰相往往监修国史。像所修之起居注、实录、国史以及时政记等,都对皇帝具有规诫警示作用。《贞观政要》卷七《文史》记载了魏征的话说:“臣闻人主位居尊极,无所忌惮,惟有国史,用为惩恶劝善。”
起居注、实录、国史等均据实记录人君言行,善恶之迹均无虚隐,对帝王确可起到警示,使之有所忌惮。皇帝要想在青史上留下好名声,必然要注意对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有所检点,做到谨言慎行。
应该说,修史制度对于皇帝的制约较为明显,皇帝接受这一制约也较为自觉。但归根结底皇权受到制约的力度并不大,历史同样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昏君、暴君,对于他们来说,皇天后土、群臣黎民,乃至青史丹书都无法限制他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