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我在杭州数花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2 05: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为花粉采样员当助理,记者体验花粉指数诞生过程——

我在杭州数花粉

本报记者 王柯宇

这个春天,杭州女孩徐妍希多了一个习惯:每天出门前,都要刷一刷中国天气网微信小程序里的花粉指数,这项指数每日更新,并提供相应的出行提醒。

“我有过敏性鼻炎,以往春天都挺难熬的。”她说,今年她关注到花粉指数,仿佛多了一个出行参谋。

去年7月上线的花粉指数,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的数据——目前,杭州是浙江省唯一能在中国天气网上查询到花粉指数的城市,该项数据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花粉采样团队负责监测。

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花粉如何被量化成数据?这背后离不开一个新岗位:花粉采样员。日前,我化身花粉采样员的工作助理,体验了采花粉、数花粉的过程。

小小花粉关乎国家重点课题

和多数岗位的工作时间不同,花粉采样员的工作,往往是从傍晚开始的。

“走,跟我去换载玻片。”下午5时,当我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碰到团队成员、该院耳鼻咽喉科规培生施涵青时,她手上正拿着一块全新的载玻片。载玻片呈长方形,大约一个大拇指大小。我接过来掂了掂,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施涵青带着我直奔医院9号楼楼顶,那是放置花粉取样器的地方。

取样器高1.65米左右,形似三脚架,顶部还倒扣着一个大圆盘。圆盘正下方约20厘米处,就是放载玻片的托盘。

“别看花粉取样器构造简单,其实很有讲究。”施涵青耐心地向我说明,比如,取样器要放在离地表15米左右的高处,尽可能减少低空尘埃的影响;场地要空旷,保证四面有风,花粉才能沉降下来。

见我一脸好奇,施涵青便把更换载玻片的任务交给了我。

正当我拿起载玻片靠近托盘时,施涵青从白大褂里掏出一小盒凡士林递了过来,“别急,第一步是往载玻片上涂抹凡士林,有了它才能黏住空气中的花粉。”

均匀涂抹好凡士林后,我先从托盘里取出前一天放置的载玻片,再调整好角度,把新的载玻片轻轻推入。只听“咔嗒”一声,新的载玻片顺利就位。

取回来的载玻片,就是稍后的重点研究对象,它“记载”着过去24小时的花粉数量。不过,这块载玻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等一会儿它就会‘现出原形’了。”施涵青先卖了个关子,在自己的工作日程表上勾掉了一项。施涵青告诉我,无论是不是节假日、天气如何,每天傍晚5时左右都要进行花粉采样。

目前,团队里像施涵青这样的花粉采样员共有3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是杭州唯一的采样点位。“这项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我们的采样点位地处杭州市中心,又靠近西湖,具有代表性。”施涵青解释。

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其实关乎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它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牵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旨在更深入地研究花粉与过敏性鼻炎之间的联系,并建立中国大气花粉监测网络。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团队去年6月加入这项课题。

一天最多数过上万个

采样,只是第一步。

“你不妨先活动活动手。”回到制片室,施涵青回头对我说了一句。一开始,我一头雾水,但几分钟后,我就明白了这句话的用意。

施涵青将涂抹上染色剂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直接进入“计数模式”——只见她右眼对准目镜,右手轻微调动粗准焦螺旋,左手不时按着计数器。看着计数器上不断向四位数靠近的数字,我意识到,今天的花粉数量不会少。

“让我也试试。”透过目镜,一个高清的“花粉世界”呈现在我眼前:一个个被染成紫红色的小圆点,星罗棋布。

不过,除了小圆点外,我还发现了一些长条状的物体。这些也能算花粉吗?“花粉长得比较规矩,呈圆形,有明显的细胞结构。形状不规则的通常是灰尘等杂质,属于干扰项。”施涵青解释。

数花粉看着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考验眼、手、脑的协调运作。我屏气凝神,每数完一个花粉,就按下一次计数器。数了近5分钟,便感觉到左手有些酸痛,因为长时间观察,还不自觉地流泪了。“数花粉是个细心活,高度集中注意力是最重要的。”施涵青在一旁提醒。

半个小时后,大家终于合力数出了花粉数量:1690个。施涵青向我扬了扬左手,“每天少则几千下,多则上万下。”她说,自己的最高纪录是一天数过上万个花粉,“3月30日那天,我数了近3个小时!”

数花粉,看似“笨功夫”,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背后的意义可不小。“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异常的花粉情况,这是工作中最兴奋的时候。”施涵青告诉我,3月底杭州的花粉个头普遍偏大,而进入4月,花粉明显小得多,这意味着花粉源头的植物有了变化。

诱发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众多,花粉正是其中之一。有调查显示,杭州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较高,因此引发的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咽喉炎等疾病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但关于花粉的具体信息,我们所知甚少。”该项目团队负责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马志祺认为,只有全方位了解花粉,才能拨开迷雾,不断完善它作为主要过敏原的研究。

目前,在花粉采样员的助力下,该团队已收集了超过300条花粉数据,一个杭州的花粉数据库雏形初现。

未来要布一张监测网

我们刚结束酸爽的数花粉体验,马志祺又开始在显微镜下忙活起来。“马医生要把今天的花粉数复核一遍,避免人工误差。”施涵青在一旁解释。

确认花粉数后,马志祺登录“花粉数据集采查询后台”,并输入了数据:1408。

是我数错了吗?

“你没数错,我现在输入的是花粉指数。”马志祺及时解惑,原来,收集花粉的载玻片面积是1200平方毫米,而花粉指数算的是每1000平方毫米内的花粉个数。

在后台,我看到花粉指数被划分为浅绿、墨绿、黄、橙、红、紫等六种颜色,紫色代表最高级别。当天的花粉指数1408,就呈现紫色,“这意味着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处于峰值,非常不适合敏感人群外出。”马志祺说。

马志祺介绍,他们每天通过花粉数据集采查询后台输入数据,后台更新后大家在中国天气网微信小程序上就能看到花粉指数了。

浏览历史数据,我发现,进入4月以来,杭州每天的花粉指数均超过了100,其中有5天突破了1000。经过半年多的实践,马志祺和团队摸出了些规律:花粉指数和天气情况直接呈正相关,并与来就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数量较为吻合。比如,我亲历的当天,天气晴好,花粉指数突破1000,过敏性鼻炎病人就占到了当天科室患者的一半。

不过,监测和统计花粉数,只是马志祺和团队与花粉“交手”的第一步。在他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了一个文件夹,里面按日期摆放着4月以来每天的载玻片。

“我们把载玻片定期寄往北京,那里会有专业分析人员对花粉进行后续研究。”马志祺说,比如杭州的花粉来自哪些植物?引发过敏性鼻炎的到底是花粉细胞核还是它的其他结构?这些疑问,都有待进一步解答。

我联系上了北京同仁医院团队的负责人,他告诉我,南北方地区气候、植被特点各不相同,要建立中国大气花粉监测网络,以杭州为代表的南方城市必不可少,“目前杭州的监测刚起步,等到这个数据库足够庞大,花粉指数有望细化到具体的花粉种属,指导大家的日常出行。”

目前,全国已有北京、杭州、广州、重庆等30多座城市提供花粉指数,而浙江大气花粉监测网络也在酝酿中。马志祺的团队计划,要把监测点位逐步扩展到省内其他地区,并跟当地的气象部门携手建立预报系统,形成全省大气花粉监测“一张网”。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花粉监测就和雨量监测一样,“手机上的花粉指数实时更新,还有预报功能,能真正解放大家的鼻子。”马志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2 0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早上,眼看着症状没有缓解,家人连忙把她送到了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诊室里,医生发现,悦悦本就是“敏感星人”,有特应性皮炎史,这次被花粉“贴脸攻击”,直接引发了“颜
2025-03-30 13:37:00
...皮肿得像核桃。第二天早上,家人连忙把她送到了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卜璋于发现,悦悦本就是“过敏星人”,有特应性皮炎史,这次被花粉“贴脸攻击”,直接引发了“颜
2025-03-27 09:01:00
咳咳咳!喝止咳药也没用 迁延不愈的咳嗽警惕是哮喘发作
本文转自:每日商报王柳盛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治医师 商报记者 叶歆 通讯员 李煦手绘 章丹丹指导专家 王柳盛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治医师
2024-04-27 06:14:00
0.1微克就足以致命 别给1岁以内婴儿吃蜂蜜
俞立飞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近日,河南一名仅52天的宝宝出现严重腹胀、呼吸困难的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医生通过询问,发现孩子的奶奶怕白开水没有味道,给孩子喝的水里加
2025-02-17 09:48:00
“水泥”封鼻五年多,一查鼻子里长满“荔枝”
...“荔枝肉”正当李阿姨心灰意冷时,经人推荐,她找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滕尧树主任医师。滕尧树仔细检查后发现,李阿姨得的不仅仅是单纯的鼻息肉,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
2025-06-10 07:43:00
这样应对春日“敏感”季
杭州日报讯“医生,我每天早晨起床就狂打喷嚏,眼睛痒得睁不开,这是感冒还是过敏?”近日,杭州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迎来了就诊高峰。诊室外的候诊椅上,几位患者不约而同
2025-03-12 07:13:00
...也要小心其他产地的陈皮冒充新会陈皮……”昨天上午,杭州公安以及多家企业在吴山广场举行了“3·15主题成果展暨涉案物品集中销毁活动”。杭州上城公安环境与食品药品、知识产权侦查大
2023-03-16 06:06:00
一到“雪花”纷飞的季节,鼻炎患者犯了难
...到还是败下阵来。于是他赶紧向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楚士东求助。见到这位“老熟人”的来访,楚士东一点也不惊讶,经过一番专科检查后,叮嘱李先
2024-04-20 06:15:00
3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高发 花粉过敏元凶往往不是“花”
上个周末,金女士从杭州太子湾公园爬到九曜山玩了一圈,没想到回来后过敏性鼻炎犯了。记者了解到,近期,浙江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三成左右患者都是因为过敏性疾病前去就诊。该院耳鼻咽喉科学科
2024-03-29 09:4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科普生活|泉城秋雨寒,护心正当时!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近期济南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市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寒意,更是一种“无孔不入”的湿冷
2025-10-16 13:44:00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