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棣迁都北京是重大战略失误?我认为反而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壮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8 09:30:00 来源:戏说三国

朱棣迁都北京是重大战略失误?我认为反而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壮举

明成祖朱棣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这件事有错吗?最近网络上突然出现这种争论,说朱棣如果不把都城迁到北京,明朝也不至于在后期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

其实我们翻阅明朝资料也可以发现,明成祖迁都北京这件事儿在明朝的时候就被人给吐槽过,在《明史纪事本末》当中就提到说“大宁既弃,天寿山与异域为邻,而宣府、辽东断左右臂……复设东胜中、前、后三所千户于怀仁等处守备。然诸部落已列我门庭矣。

这个天寿山就是明十三陵风水局当中的主峰。

这话的意思大概就是明朝的祖坟都已经快成边境线了,这种都城放到敌人眼皮子底下的情况,在历史上其它任何一个正常的封建政权那里面,肯定是不会也不敢承担这种威胁的。

像西汉景帝的时候,匈奴人都已经打到延安了,距离都城长安不到300里,整个朝廷都惶惶不安,等到汉武帝攒够钱之后就立马重拳出击将匈奴彻底打垮。

可是明朝就不一样了,哪怕永乐朝北伐了好几次,但是也没有改变京师周围的环境。

到了明英宗以后,北京城受到的境外威胁就越来越严重,而这也是很多人诟病朱棣迁都的原因之一。

但是如果我们看明朝建立时期国内的情况,就会发现当时的明朝其实还要面对一个比长城外的游牧人更可怕的威胁,大家看看我下面说的内容对不对。

朱棣迁都北京是重大战略失误?我认为反而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壮举

明朝实际上是从一个南方政权发展起来的,他的统治阶级主要也是来自于南方,而那个时期的南北差异可比我们今天的南北地域差异要严重多了。

南北差异这件事儿其实回溯到唐朝安史之乱被平顶之后,南北方的分裂就已经开始了。唐代南方的人把安禄山当做魔鬼,可是在北方一些地区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还在祭祀安禄山(公元773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为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父子四人建立祠堂,称他们为四圣)。

五代十国结束之后,宋朝没有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黄河北部相当一部分的区域是被辽国占领的,再后来整个北方就成了金国人占领的地方,这种分裂贯穿了整个宋朝300年的历史,就连宋朝的自己人,他也把北方人当做外人。

是南宋与金在1141年订立绍兴和议和约时就提出了“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明确的表示了北方的汉人已经不是宋朝的子民了,甚至南方的汉人还非常的鄙视北方汉人,认为他们是和蛮夷搅和到了一起的叛徒。

而北方的汉人在被南宋抛弃之候,也不把南方当自己人了,在元朝灭南宋的时候,有很多能征善战的将领都是北方的汉人世家大族。

比方元朝初期大将张弘范,他在率领大军南下灭南宋的时候,就写了一首诗:铁甲珊珊渡汉江,南蛮犹自不归降

在他们这些北方汉人的眼里,南宋和南蛮那是划等号的。

朱棣迁都北京是重大战略失误?我认为反而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壮举

所以当明朝实现南北统一的时候,当时南北方的汉人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差距那是非常大的,以至于在洪武年间还爆发了震惊朝野的南北榜案。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由翰林学士刘三吾主持,录取了51名考生,全部来自南方,因此被称为南榜。北方学子全部落榜,这在历科中是从未有过的。因为这件事,朱元璋举起大刀还砍了一大堆人。

但是这种南北的意识分裂不是砍人就能够解决的,尤其是在建文朝的时候朱允文因为听了南方大臣的建议,取消了北方的科举分榜,让北方学子跟着一起考南方卷,那结果虽然不是南北榜案那么严重,但是北方学子的出头机会依然很渺茫,这结果就导致了靖难之役的时候,文化阶层很多人都愿意跟着燕王打朝廷。

这种南北方不对付的局面,直到永乐朝迁都之后,用了很长的时间搞人口迁移,搞北方的城市建设,才一点一点的被缝合,这也是明代初期对历史发展最大的一个贡献。

虽然迁都北方导致的问题就是明朝花的钱也越来越多,毕竟当时北方粮食以及其它物资都需要花大价钱从南方运过来,可是这些比起南北方的分化,成本也就不算太大了。

无论朱棣有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我认为迁都北京这件事的实际结果就是缝合了当时已经分裂几百年的南北汉人意识,重新把全国的汉人整合成大一统。

单凭这一点,我觉得迁都这件事利大于弊,你们认为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8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的南北之争,朱棣迁都北京与国家战略的转变
...纷纷效仿。例如北宋时,东京有开封府,西京有河南府,北京有大明府,南京有应天府。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他们被称为首都,但不能与汴梁相比。它们要么是纯粹的军事要塞,要么只是经济中心。
2023-09-15 01:44:00
明朝与北元的对峙:历史的争议与真相
...分别是瓦剌,鞑靼,兀良哈。3:朱棣曾经有五征蒙古的壮举,大部分都是为了削弱鞑靼我们都知道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当上了皇帝,他一改前两位皇帝的国策。面对瓦剌和鞑靼的挑衅,决定发起主动
2023-10-12 08:55:00
朱棣才是大明朝第一罪人,他不迁都就没有清朝了?
...可能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命运轨迹。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在两个世纪后成为明朝覆灭的导火索。如果朱棣没有迁都,明朝的结局会不会不同?没有这次迁都,清朝
2024-08-20 11:40:00
于谦为什么反对迁都,坚持在北京组织抵抗?
...南下,回避气势汹汹的瓦剌大军,也有的大臣坚持要求在北京抗敌,于是朝廷中斗争非常激烈。这个时候名臣于谦站了出来,他力排众议,坚持在北京组织军队抵抗,并且拥立郕王朱祁钰为新的皇帝
2023-05-15 21:55:00
满清是如何绕过统一北方这个步骤的?
...了南北统一,建立了清王朝。那么,满清是如何实现这种壮举的呢?一、满清之所以绕过统一北方这一步,直接进军中原,首先在于满清实施了一个非常好的对待蒙古的政策。当时,建州女真统一了
2023-08-20 06:42:00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从祖冲之到曹雪芹的传奇故事
...队的远洋航行,在我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壮举,大大增强了我国同亚洲、非洲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五、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1.人物生平曹雪芹,生于南京
2023-11-14 14:49:00
郑和下西洋:揭秘明朝的远洋雄心与真实目的
...究竟。郑和的七次远洋航海,不仅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更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要篇章。然而,《明史》中对郑和航行的记载,却让人产生了不少疑问。尤其是关于郑和航行的目的,历史上一
2024-04-08 13:55:00
唐宋两朝都收不服的云南,为什么会被明朝收服?
...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什么大明朝可以实现这样的壮举呢?01强大的决心在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对于云南地区的态度仍然是以“诏谕”为主,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获得云南地区的归附,然而
2023-07-03 14:46:00
揭秘朱棣为何坚持将都城定在北京
永历十九年四月某一日的深夜,北京城突遭风雨肆虐,雷声轰鸣。突如其来的自然力量,竟然接连轰向了北京皇宫,新修建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在雷击中起火,最终化为灰烬。在封建时代,人们常
2024-05-07 20: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
【图云关·跨越八十年的回响】援华医生后裔重访战地: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前行 Descenda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lief Corps revisited Tuyunguan
“我们为我们的先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百余件抗战实物见证血性抗争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武当山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了百余件与抗战紧密相关的实物
2025-08-30 20:37:00
1955年上映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以华北抗日根据地展开的反“扫荡”斗争为背景,讲述了游击队长李向阳奉命到平原地区牵制日军松井中队
2025-08-29 09:10:00
它们,遭侵占被迫更名;他们,勇战斗不曾屈服
1938年的中山路大中路口。(视觉厦门 供图)1940年,被日本占领的太古码头。(鹭客社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上世纪三十年代末
2025-08-29 09:19:00
大禹文化④丨大禹出身“顶级豪门”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29 10:12:00
玄武湖打造全省首家“诗词文化景区”绵延千年文脉“金陵诗仙馆”讲述李白的金陵往事□通讯员胡凯常成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子俊“诗仙”李白一生多次造访玄武湖
2025-08-29 11:59:00
互动H5丨中原丰碑
这是一段每个河南人都不能忘却的历史这是一曲用血与火写就的中原壮歌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现在
2025-08-29 14:01:00
组图: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在临沂展出
“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近日在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正式开幕。展览以“金色海昏”为主题,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国遗址出土的120余件(组)珍贵文物
2025-08-29 14:42:00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每当七夕临近,《古诗十九首》里这几句诗总会在心头流转。作为最具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
2025-08-29 16:39:00
郑玄与岳镇海渎:最早提出五岳四镇的具体指称
鲁网8月29日讯(记者 王玉龙)岳镇海渎是古代国家祭祀的“山川神”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作为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对儒家经典进行了详尽的注解
2025-08-29 17:14:00
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网红打卡墙引发热议。孙女士认为墙画可能误导青少年,建议修改;而众多热心人士则通过“12345市长热线”等渠道发声
2025-08-29 19:38:00